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張學友遇上瓊斯杯~誰在扼殺台灣球迷的權益
2007/07/03 10:32:00瀏覽827|回應0|推薦5

張學友改行當籃球選手?當然不是!而且這一次還被籃球迷恨得牙癢癢的!

 

一年一度的籃壇盛事瓊斯杯於7月2日正式開打,比賽場地「沒有意外」捨棄台北小巨蛋,改在新莊體育館。對於籃協這樣的決定,台灣的籃球迷雖早已見怪不怪,但看到小巨蛋這週末竟然是舉辦張學友的演唱會,還是難忍心中憤恨之氣。

 

自從中華體育館被鴻源集團一把火燒掉後,台北市一直沒有一座像樣的體育館,各項籃球比賽只好像游牧民族般在白館、台大體育館、新莊體育館和板橋體育館輪流舉行。好不容易擁有一萬五千席座位的台北小巨蛋終於在94年底落成啟用,然而一年半來在這座「豪華」體育館所舉行的籃球比賽次數「一隻手都可以數出來」。

 

台北小巨蛋體育活動次數過少的問題不時被體育界提出來抨擊,對照其英文名字「Taipei Arena」(台北競技場)可說是極為諷刺,應該改成「Taipei Opera」(台北歌劇院)。這一次剛好從瓊斯杯沒在小巨蛋舉辦的例子可以來探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場租太貴:台北市政府與東森巨蛋公司所簽訂之委託經營管理契約規定,不收門票之活動每天場租以15萬元計算;收取門票之活動,場租以門票收入15%計算,若不足50萬元以50萬元計算。由於場租過高,許多運動比賽或是藝文表演在考慮損益狀況後只好打退堂鼓,甚至批評東森巨蛋扼殺他們的生存空間,希望市府能從巨蛋權益金中撥出一定比例補助藝文及體育團體進駐巨蛋表演。其實這一點是東森巨蛋替台北市政府背了黑鍋,因為場租定價權在於台北市政府,東森巨蛋根本沒有調整的空間,如果東森沒照這個價錢收,就涉及違約。

 

二、台北市政府濫用45天的公益時段:根據契約規定,台北市政府全年度擁有45天的公益時段,可供安排市府各項公益活動,包括藝文或體育活動。然而去年和今年市府將公益時段用於體育活動的比例顯然偏低,台北市政府幾乎都用在綁樁、固票的活動上,譬如說客家義民祭這類原本應該在戶外大型運動場舉辦的活動,然而除了HBL(高中籃球聯賽)四強決賽之外,似乎看不出市府有藉小巨蛋推廣體育活動的規劃和企圖心。。

 

三、中華籃協和東森巨蛋勾心鬥角、私心自用:中華職籃轉型為SBL(超級籃球聯賽)之後,連兩年總冠軍賽引爆球迷觀賽熱潮,出現一票難求景象。這樣的盛況在國內體壇極為少見,只有2003年中華職棒象牛總冠軍賽可堪比擬。去年就有球迷抗議,為何總冠軍賽不在咫尺之遙的小巨蛋舉行,非得在破舊且擁擠不堪的白館舉行。溯及原因,今年度的SBL轉播權談判中,東森堅持小巨蛋場地和轉播權必須綁在一起談,由於牽扯緯來及ESPN既有轉播權協調,在東森內部意見紛歧下以及中華籃協的私心自用,SBL終究無法在小巨蛋比賽,而且連總冠軍也移師他處。當然,中華籃協主辦瓊斯杯也不會再將小巨蛋列入考量。

 

四、東森巨蛋凡事向錢看:這屆瓊斯杯比賽時間為7月2日至7月10日共九天,眼尖的球迷應該會注意到小巨蛋這星期五、六安排的活動是張學友的「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以張學友的魅力,每場吸引1萬名觀眾入場(兩場2萬名),平均票價2千元計算,東森巨蛋公司就可從中收取場租550萬(兩場門票收入4千萬,15%則為6百萬,但合約規定場租最高為275萬,兩天則為550萬)。再加上巨蛋表演燈光音響皆由其轉投資之鼎益鑫承包,兩場3、4百萬跑不掉,合計將近千萬。對照瓊斯杯籃球賽,九天下來的場租收入應該也不到550萬。巨蛋經營者會選擇張學友或是瓊斯杯可想而知。

 

五、葛福鴻因素:東森高層曾說,假使沒有葛福鴻,小巨蛋早就完蛋了。這句話一半對、一半錯。對的是葛福鴻的超級圓頂公司幾乎包辦了小巨蛋七、八成的大型表演活動,幫小巨蛋帶來大量營收;錯的是,若不是被超級圓頂卡光了、卡住了,許多活動是有機會進駐小巨蛋。葛福鴻是東森巨蛋的董事,當她的超級圓頂要辦表演,天王老子都要讓,何況是瓊斯杯。

 

最後歸咎一點,台灣的球迷太客氣了,應該學2003年象牛大戰向隅的球迷搞一些「激烈的抗議動作」,讓郝龍斌、王人達、王令麟(收押禁見中,應該聽不到)知道,台灣的籃球迷不是好惹的!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j696&aid=1065042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3 12:09 【udn】 這有其他商品!演唱會 光年 學友 台北 世界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