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多頭馬車的貓纜,不出事才怪!
2007/07/23 15:44:05瀏覽910|回應0|推薦4

從貓空纜車構想出爐到興建完成、正式營運,期間歷經許多風風雨雨。台北市政府陸續克服居民質疑地質不夠穩定、貓空地區開發受限,以及承包商春原營造工程進度延誤等等問題,好不容易終於在今年暑假正式營運。然而由於貓纜被視為馬英九先生的重要政績之一,想當然爾會被用放大鏡檢視。再加上營運單位不爭氣,半個月來出現種種疏失,它多舛的命運早已注定。

根據捷運公司的說法,故障原因是轉角一站控制纜車進站的驅動橡皮輪胎因胎壓不足引起震動,導致螺絲鬆脫、驅動皮帶斷裂造成。但是卻有工作人員表示,事發之前已出現纜車進站時會有「叩囉、叩囉」的異常聲音,當時有向營造商春原營造及系統商POMA公司反映,但未獲重視,終於導致系統停擺嚴重後果。從此可證明,這次嚴重的故障停擺,其原因出於貓纜的運作存在多頭馬車亂象。

徹底解剖貓纜權責單位的組成結構,可說是相當複雜。貓纜定位為交通運輸工具,所以所有權單位是台北市政府交通局,負責編列預算,擬定運行路線;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工處負責工程發包及監造;工程營造商為春原營造;系統商為法商POMA公司;經營單位為台北捷運公司;營運顧問為台灣世曦顧問公司……。算一算,和貓纜運作有關的公民營單位,至少就有七個之多,難怪郝龍斌市長必須指派楊錫安副秘書長擔任應變小組召集人其實從貓纜營運之初,已經可以看出多頭馬車造成的營運問題。過去議員對馬市政府團隊常有「是團不是對」之譏,現在換成郝團隊也一樣適用。

但是種種的不幸之中,還是有可慶幸之處。原本當初市政府規劃貓纜將採委外經營方式(OT),但由於營運督導委員會制訂之票價過低,原本傳出有興趣的一家主題樂園集團,最後也打了退堂鼓。然而試想,捷運公司具有多年交通運輸經驗,又是市府單位有市政體系作為後盾,無論交通、消防、工程、救護都不成問題,卻還是栽在多頭馬車、溝通不良這個老問題;若今天貓纜按原計畫是由民間單位承包營運,出了事業者單單應付完這些官老爺,纜車裡的民眾早就成了「蒸粽子」!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j696&aid=110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