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08 21:37:36瀏覽3094|回應9|推薦22 | |
蔡英文黨主席如是說:「民進黨在立法院不到四分之一席次,提案權、審議權遭全面封殺,政府不顧慮選民感受和期待,沒有考慮民進黨對中國的立場,才是衝突的引爆點,民進黨為民眾發聲,責無旁貸,民進黨希望在體制內改善,真的不行,就要走上街頭。」 看起來相當麻煩,因為在完全根據民主制度運作的公平選舉之中,民進黨連續幾次大敗,所以不只是立法院,連各級民代與縣市長席次都很少。正面解讀應該是民意不支持這個政黨現階段的政策,或者他們的…品德!所以也就不太給這個黨舞台,但是這個黨卻說:「那我怎麼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非上街頭不可!」 糟糕了,民主制度受到考驗,原來此時『數人頭』的民主關鍵機制被刻意忽略了!蔡主席沒提到如果他們代表的民眾人數確實與他們代表的席次一樣少,是不是也一樣可以到街頭強制社會大眾傾聽,讓社會付出成本、甚至流血的代價? 我其實相信此次暴力事件並非民進黨規劃主使,部分警力也確實可能使用過當,但重點是這些激越的民眾到底代表了多少民意?是不是只要我有意見,不管代表的是幾個人都可以上街示威遊行?民進黨可能是錯估,或者刻意隱瞞本身立場並非主流民意的事實,硬是要進行街頭運動,當然這會激起一些更偏激的人士參與,民進黨很難拒絕這些人,因為他們自己也「有點」偏激,就很難區隔拒絕「更」偏激的民眾參加,那些汽油彈目前看來就是一些沒有特定組織的個別偏激份子所為,不是嗎? 我憂心的是根據蔡主席這種邏輯,即使民進黨只剩下1%的支持率,也還代表20多萬的台灣人,只要號召一半上街頭,就是10萬人,一樣可以讓一個如台北的大都市完全停擺。這會是我們期待的民主進步的社會嗎?我們如此嚴肅的投票選舉,希望選擇出負責任的政黨與政治人物,這種努力還有意義嗎?落選的人只要帶個幾百民眾上街頭,就會讓我們的選擇失去意義,不是嗎?據說蔡主席是『學者』,這個邏輯請幫忙釐清一下。 請注意,這次的街頭運動甚至相關延伸的靜坐和 20 年前的 520 等等很不一樣!那時並沒有公平公正且全面的民主機制,社會運動者是『被迫』採取激烈的行動,他們估計那是多數人要的正義,事後看看也沒猜錯太多。現在呢?台灣該有的民主與法律機制都齊備了,根本不需要刻意的違法靜坐,申請就可以不被驅離了嘛!同時間,民調等等媒體機制也很透明,而且已經顯示出近日街頭民眾的訴求並非多數民意,但他們還是堅持作一樣違法也不符合多數民意的動作,這就真的是『東施效顰』,相當不倫不類。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