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市位於台北盆地西邊,整個地勢由南向北逐漸緩降。東邊隔著大漢溪和板橋市相鄰;西接泰山鄉;南沿樹林市往桃園;北經三重到台北市。境內西南方有林口台地和山仔腳山塊(此一地帶有一活動斷層,稱山腳斷層。其範圍南起樹林,北經泰山、五股、關渡到新北投,甚至延伸到金山一帶),其餘皆屬平原。主要道路有新莊路、中正路、公園路、復興路、幸福路、中原路、思源路、中港路、中華路、新泰路和新樹路等。河川則以十八份坑溪、啞口坑溪、塔寮坑溪和潭底溝為主。 本地最早稱為武嶗灣社,因為住著平埔族武嶗灣社的住民而得名。清朝乾隆時期,這裡稱為興直堡新莊街。「新莊」是指新形成的村莊。清朝初年,大量漢人來到這兒開墾,於是聚集形成了一個新的村莊。稱它為「街」,是因為新莊正好位於新莊平原上,人煙稠密的市街中心。日治時期大正九年,隸屬台北州新莊郡,稱為新莊街。光復後民國三十五年,屬於台北縣新莊區,稱為新莊鎮。民國六十九年,屬於台北縣,並升格為新莊市。此外,新莊境內仍有一些親切的地名,現在簡介如下:
新莊街部分 新莊街的興衰 : 清初北台開發時,大嵙崁溪因水深而成天然良港。當時最先發展的是碧江街,但因太靠近溪岸,容易淹水,故往後退五十公尺,發展出新莊街來。除河運便利外,在雍正十一年,龜崙嶺古道延十八份坑溪修築完成(約為現今壽山路),直通桃園。使新莊逐漸成為北台的商業中心。乾隆十五年,龜崙嶺新道延塔寮坑溪修築完成(約現今中正路),使新莊交通更為便利。乾隆三十二年,巡檢署移駐新莊。乾隆五十五年,縣丞再置於新莊,使新莊一躍成為北台的行政、商業中心。 嘉慶年間,大嵙崁溪逐漸淤積,新莊河運也漸漸沒落。嘉慶十四年,縣丞移往艋舺,新莊地位始被艋舺所取代。 幫會械鬥 : 道光十四年閩粵械鬥,粵人敗退,移往桃園、大溪一帶。此後,客家人所祭拜的三山國王廟,人潮也就大為減少。咸豐三年漳泉械鬥,死傷慘烈。有言:「土虱肉好吃,無死人骨頭這麼多」。就是最佳的寫照。咸豐十年也發生小規模漳泉械鬥。 老街回顧: 竹仔市 今文明里。從保元宮後面到化成路金合歡賓館一帶,靠大漢溪岸的茄苳腳,原來是新莊市販賣竹子的集散地,從前來自大溪的竹子,順著大漢溪流到新莊,就在這裡卸下,順流而下的竹子最長綿延約五、六米左右。這些竹子就在竹仔市集中出售,供應本地、泰山、五股、成州、蘆洲、樹林、丹鳳的住民,做為建築、米篩或燈籠的材料。 草點火 保元宮前面左邊約一百公尺處。賣煤油點燈的地方。 麵線埕 緊接草點火五十公尺的範圍。從新莊路117號到127號之間,從前這裡有一個大埕,販賣麵線的業者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會把麵線拿到這個地方來晒。所以晴天時,可看到一大片「麵海」的景像。 日本宿舍 新莊縣丞遺址。日據時期,改建為教師宿舍。 破城仔 舊郵局所在地。以前為林本源賣官鹽所在地。約在188號附近。 土車間仔 地點約在新莊路259巷。日據時代,這間土車間仔是新莊唯一民營的運輸公司,提供人力拉車,以載運貨為主,專門到臺北載南北貨回來新莊買賣。當時的拉車約有一百台左右。 郡役所 即前新莊分局,現保一總隊第八分隊所在地。日據時期統轄新莊、五股、林口、蘆洲等四個街莊。 街役場 今慈祐宮的右側,現為新莊農會辦事處。日治時代,這個機構負責管理新莊地區的政治事務,相當於現在的市公所。 五十六坎仔 從慈祐宮到武聖廟一帶,所開的五十六間店鋪。「坎」是河洛話「店仔」的意思。新莊舊街的形成從這裡開始。慈佑宮是新莊最早建築的廟,廟前的廣場拜臺北大湖之賜,使新莊成為一個深水良港,清朝時期,從大陸載運過來的貨物或船隻便在這裡的廣場前卸貨或停泊,整個大臺北平原所需的貨物在此形成一個批發市場,此處即為新莊從前的舊港。 當時有言:「鹽行進去,布店出來」,意思是指「鹹又澀」,吝嗇的謔稱。 鹹菜巷 此巷以醃製鹹菜出名。傳說這條巷子曾有兩、三戶人家以傳統古法,用很大的甕去醃製,這樣鹹菜才會好吃。但據訪談,其實此巷只有一戶以醃製鹹菜為業,因為其所醃製出來的鹹菜好吃又有名,甚至批發到中央市場去銷售,大家才會稱此巷子為『鹹菜巷』。 細姨巷 新莊後街仔(靠大漢溪、新莊大菜市場)在清朝時代,便住著有錢人家的姨太太,而且新莊的藝旦間仔又在附近,所以有錢人在此交際應酬,一旦遇到喜歡的藝旦,就在這裡金屋藏嬌,漸漸的數量越來越多,就形成了此地人們口中的『細姨仔巷』。另有一說,是指中正路263巷。稱此巷為細姨仔巷,有兩種說法:台灣光復初期時,這條巷子比起別條巷子起來,其狹窄就像細姨仔般的可憐,所以有人就把它稱為“細姨仔巷”;另一種說法是,以前真的有人在此養著小老婆,短短的一條街住滿了不能被元配夫人發現的姨太太,故稱之。只是這些說法可不可靠,已無從可考。 挑水巷 新莊路278巷較有名。專門從事挑水工作的有三人,已知兩名為阿溪仔、辮仔。新莊是在民國23年的時候才有自來水可以喝,在新莊還沒有自來水時,大漢溪便提供了新莊人的用水,當時就有賣水的行業了,只是賣水的人,都要到大漢溪去挑水,如果水質比較清澈、乾淨的話,就能賣到好價錢;相反的,較靠近岸邊的水質,因為品質不好,就不是能賣到好價錢,所以,時人有謂『好水賣好錢,好錢買好水』。其實挑水的人,也會走其它的巷子,只是這一條278巷大家比較常走,所以這條巷子,才會被叫做『挑水巷』。 戲館巷 新莊路359巷。日據時期,巷內聚集了很多教藝旦唱歌的曲仙(老師),教唱南北管、戲曲,藝旦們每於早上到此練唱,曲仙所教的曲子有南、北管之分,任藝旦們喜好,看要學哪一樣。故以此名為戲館巷。 米市巷 早期新莊街是新莊平原米糧的批發中心,自大陸來的商船,在慈祐宮前面的碼頭卸下貨物,苦力(扛運貨物的工人)便在這條巷子搬運米糧,而巷子裡也有批發米糧的商店,因為以米糧為主要貨物,故此條巷子,時人便稱為『米市巷』。『米市巷』的尾端,接近大漢溪的方向,有一座潮江寺,在清朝時期,樓下原為扛米苦力的寮房,後來因漳、泉械鬥,新莊人便把樓上改為瞭望臺,以防板橋的漳州人再攻打新莊,日據時期,再把瞭望台改為潮江寺。新莊路387巷。早期新莊街是新莊平原米糧的批發中心,商船在慈佑宮前的碼頭卸貨物,碼頭扛扛米的工人便在這條巷子搬運米糧,巷子裡面也有批發米糧的商店,故時人稱此巷道為米市巷。 豬哥巷 位於新莊路649巷。豬哥,公豬也。日據時期,這條巷子的人家大部份以養豬為業,而且以養公豬為主,公豬可以當種豬,外借配種還可以賺錢,因此當時也就產生了『牽豬哥』的行業,如果有人要配種,牽豬哥的人會將公豬帶到養母豬的人家家裡,所以外地人若有需要,當地人都會報之『豬哥巷』。另有一說,豬哥巷並非專養種豬為名,而是此巷人家偏好養公豬,但是仍以種肉豬為主,這些肉豬批發到當時有名的中央市場販售,市場中的肉販都會開玩笑的說,這些公豬肉都是來自新莊,於是人們慢慢的知道新莊有條專養公豬的巷子。隨著社會型態改變,這條巷子已經沒有養豬人家了,但仍留有荒廢的豬圈。 豬埔仔 新莊路775號變電所旁邊的巷子。越過公館溝所看到的蓮藕田,原來是一大片平坦的空地。在清朝光緒年間,它就是農家們帶著豬隻到此趕集的地方。以前的農家除了耕種外,也會養一些家禽家畜,尤其是養豬,當母豬的奶水不夠小豬吃時,農家們即牽著豬隻到此來做買賣,小的豬隻裝在大草袋裡;長大的豬隻則用兩枝長竹竿趕豬到豬埔仔。在此交易的農家,除了新莊本地的營盤、小田心仔、中港、頭前及丹鳳外,還有來自五股、泰山、林口與迴龍的豬農。 頂坡角 頂坡角是日本統治台灣的時候的“土名”,即住所的番地(今稱為住址),它包括了現在的丹鳳里(番所起迄為2-21)、合鳳里(番所起迄為53-73)、雙鳳里(番所起迄為82-364)。 武舉人故居 今「娃娃谷」。武舉人陳有成,人稱「俏老爹」,為人風氣、健談。武聖廟祭典時,陳武舉即為主祭人。 go to top
其他部分 海山頭 今天的海山里是海山頭的一部分,海山地名的由來乃因為新莊位於山仔腳斷層上,與相鄰的林口台地有200公尺的落差,林口台地曾被稱為平頂山,臺地的末端聳立在新莊平原西南的山仔腳山塊,山麓的堆積扇正好是海潮的末端,是海與山交會的地方,故稱為海山。鶯歌石、三角湧過去統稱為海山莊。海山頭,顧名思義就是在海山莊的入口處,故名之。海山頭包括了三角仔、石龜(二者今屬於營盤里)、柴橋頭(今屬於豐年里、國泰里及泰豐里)。 公館口 即現在的全安里。公館,在以前的農業社會裡,佃農都會到這裡來繳交地租給地主。此外,公館也是農人們聊天或族人商談保衛家園事務的地方。此地曾有張廣福家族所設的公館,全安里恰為於其外,故稱做『公館口』。台灣各地所稱的“公館”,其實與漢人的開墾有關,日本學者安倍名義認為「最初的漢人拓殖集團,把設有公館之地的地名,都叫做公館庄。拓殖集團多先設一租館,一方面處理向佃農收取田租之用;一方面也處理保衛家園的隘勇事務,(即設置隘寮以防止原住民或漢人盜匪入侵)。」因此就稱之為公館。『公館』具有公共場所的功能。 車仔頭 即現在的文衡里,新莊路關帝廟一帶,接近新泰路和新莊路的交叉口,略偏瓊林路的方向。日治時期,此處設有往泰山、林口和樹林的輕便車道,因總站就設在這裡,所以叫做車仔頭,是新莊以前陸路運輸的中心。日據時期,經營新莊輕便車道的公司有兩家,最早是民國6年的桃園輕鐵株式會社,行駛新莊~頂坡角(今丹鳳、後港之一部份),有15台台車;民國11年,台灣製糖所行駛新莊~橋頭、橋頭~和尚州(蘆州)兩條路線,共有53台台車。當時新莊種植甘蔗的面積有157甲,收穫的數量達6280000斤。據耆老表示,這些台車不但載運甘蔗,也有載人的功能,有時新娘要歸寧,大家就都會在跑出來爭著看新娘。因為台車載人或載貨或錯車都在這裡,故名之。 頭前 這是新莊最靠北邊的一個里。這個里位於新莊最前方的位置-頭前,從前是台北人經三重到新莊的入口,所以當時的人就把它叫做「頭前」。它包括現在的頭前、思源、化成和福基四個里。 化成里 化成里和化成路的地名,都是為了紀念出身於頭前庄的提督陳化成而命名的。陳化成本是一個沒有工作又賦閒在家的人,後來投效滿清的軍隊。由於他人高馬大,就被分派為掌軍旗的士兵。在他離開家鄉時,因為他的腳特別大,他的姑媽就特地為他縫製鞋子。有一次,清軍和太平天國的士兵打仗,清軍失利,準備撤退時,他一不小心鞋子脫落了,就掌著軍旗回頭去找鞋子。清兵只知尾隨軍旗,於是就跟他一起殺回去,擊退敵人。陳化成就這樣「一升升總兵」,衣錦榮歸,造福鄉里。 營盤 即現在輔仁大學門口一帶。雍正年間,龜崙嶺道路(中正路)開通,朝廷就在此處設營駐防,以維持來往旅客安全,因而稱為營盤。 瓊子林 即現在瓊林里及後港里的一部分。漢人開墾初期,本地長滿了瓊樹,所以就把它取名為瓊子林。瓊樹的葉子煮水,可以做為黑色的染料;皮也可以用來製造蠟燭。 從這些地名來源我們可以發現,以前的人在取地名時,常常與當時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例如一個事件、一個人名或一個生態環境等。比起現在的地名來,過去的地名顯得有感情多了。 go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