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24 14:01:28瀏覽2015|回應1|推薦3 | |
關於全球暖化,各位常聽到的一些名詞解釋 一、關於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 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總署(UNEP)和世界氣象組織(WMO)在1988年成立 。由IPCC提出的《2007氣候變遷報告》,是第4份報告,2500多名科學家累積6年研究成果。這份報告明確指出:氣候變暖證據90%,由人類活動造成。 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之一,可以吸收來自太陽的熱能,不讓其流失,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地球的平均溫度也會隨之上升,稱之為地球暖化。 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可攜帶熱能為二氧化碳的22倍。大氣中的甲烷約有八成來自人類活動,主要是畜牧業。在過去兩百年,大氣中甲烷濃度增加了一倍多。因為經濟發展肉食人口增加,亦帶動了畜牧業過度發展。根據美國華府智庫,世界觀察研究所報告:2006年生產2億7千6百萬公噸的肉品,全球約有60億以上人口,每人約食用43公斤,與1961年相比,約成長四倍。2005年全球漁業約生產1億4千1百萬公噸的海鮮,為1950年相比,約成長8倍。 飼料換肉率(Feed Conversion Rate, FCR). FCR 是每增重一個單位體重所需的飼料重量,若FCR是3/1,則代表需要使用3公斤的飼料來增加一公斤養殖生物的重量。每一種養殖動物的換肉率如下: l 9公斤穀物飼料生產1公斤牛肉 l 3.5公斤穀物飼料生產1公斤鴨肉 l 3公斤穀物飼料生產1公斤豬肉 l 1.8公斤穀物飼料生產1公斤雞肉 五、溫室效應: 白天,太陽光射到地球上,部分能量被大氣吸收,部份被反射到宇宙,大約47%左右的能量被地球表面吸收。夜晚,晚上地球表面以紅外線的方式向宇宙散發白天吸收的熱量,其中也有部分被大氣吸收。太陽幅射波長較短、大氣幅射、地面幅射波長較長,而大氣層對「長波」吸收力強。
聖嬰現象(西班牙語:El Nino,在西語是指「男孩」的意思),又稱為厄爾尼諾現象,主要是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的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個地區又降雨量過多。 反聖嬰現象(西班牙語:La Nina,在西語是指「女孩」的意思),又稱拉尼娜現象。太平洋東南部比正常海溫還要低,在太平洋中間造成了雲雨,特別在北半球的冬季時加強影響,行成比正常氣候還要濕冷的氣候;從中國西部向南延伸到澳洲、印尼、馬來西亞,甚至到菲律賓。在太平洋東岸則大部份呈現乾燥氣候。因為地球暖化,大氣環流異常,更加強了反聖嬰現象在各地的影響。 北極向來被視為氣候暖化『礦場裡的金絲雀』,作為暖化的預警訊息,北極地區的狀況預言了世界各地接下來會出現氣候異常的情形。 科學家預測,極地海洋若無冰,將加快南、北極陸上冰原融化及崩落至海洋的速度,將造成海平面上升: l 南極西部冰原消失,海平面上升5.7公尺 l 北極格陵蘭冰原消失,海平面上升7.2公尺 l 南極東部冰原消失,海平面上升51公尺 全部加起來有63.9公尺,全球約有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海拔91公尺以下,大部份重要都市都臨海,海平面上升將對人類生活造成重大威脅。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