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58:42,這比例已經開始改變了
2008/01/03 13:41:37瀏覽144|回應0|推薦1

「當你是產業領袖,你愈是成功,別人就會用盡一切辦法來分享你的成果,直到你一無所有」,英特爾創辦人安迪葛洛夫在其著作《10倍速時代》之名句,如今卻成為兩岸科技產業較勁的最佳印證,過去30年間,當我們依恃在「台灣科技位居全球第一」光環下來睥睨中國市場之際,對手早已兵臨城下。
過去,沒有人仔細評量過中國科技實力的真實面貌,不是不比,而是不值得比;現在,當中國崛起,卻依舊不見兩岸科技產業的評比,這時原因卻成了不敢比,「因為台商害怕會被過去視為代工生產角色的中國企業所超越,」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理事長杜紫宸說。 《數位時代》特別於今年度將中國與台灣兩方進行科技一百強總評比。 五十八比四十二,這個數字應該要被記住,因為它代表的是中國科技產業迎頭趕上的確切證據,點出兩岸科技實力天平已朝中國方向傾斜,因為小至個別的經理人,大到整體產業,台灣公司正面臨來自中國全面性的挑戰。


China vs. Taiwan 新天王挑戰台灣科技霸主


一九七八年,在中共前總書記鄧小平掌權後,中國經濟開始全面對外開放,造就現代中國正式邁向資本市場的新面貌,也給了中國民營企業發跡的時代機會。如今,二○○七年,三十年的時間過去,算一算,正好是第二代民營企業經理人接班的時刻,而他們也是文革之後最先接受教育的一群人。
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一九七一年生,畢業於深圳大學電腦系;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更擁有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電腦科學碩士學位;另一位中國家電通路之王的黃光裕則是一九六九年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這些中國科技新貴所受教育並不比台灣現今科技掌門人差,在如今崛起的中國科技新勢力中,正伴隨著這些第二代民營企業經理人的素質進化,讓中國科技界由內而外質變後的實力,更加令人關注。
這群新世代民營科技企業掌門人,如夏治冰、郭為及黃光裕等人,他們用衝勁、謀略及人親土親的本地優勢,讓郭台銘的富士康備感壓力,讓已位居亞洲第一大資訊通路商的聯強國際在中國落於人後,更讓台灣3C通路霸主的燦坤認賠殺出。
在中國這片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並被預估遲早將取代日本成為第二大的廣大市場遼原上,這些過去不被重視的後進對手們,事實上已讓過去習慣在科技產業裡呼風喚雨的台灣科技經理人不得不停下腳步,慎重看待。
「兩岸的產業競合早已超越製造生產的層次,而中國本土產業價值鏈基礎已形成的領域,可能是未來兩岸產業競合甚至於衝突最激烈的所在,」中華經濟研究院所長陳信宏會如此表示,是因為從這次「兩岸科技一百強」評比結果,台灣已從擁有絕對優勢演進到與中國互有勝負的時代交錯點。


五八:四二台灣已失去絕對優勢


在這一百家兩岸最強的高科技企業中,台灣或許暫時從表面的五十八比四十二數字中取得領先優勢,然而如果仔細深究內容,台灣企業除了在進榜家數、總體營收規模高於對岸之外,其他項目,如每家企業的平均營收規模、營收成長率、股東權益報酬率,一直到稅後純益的部份,台灣全都棄械投降。「這個數字令人心驚,卻不令人意外,」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陳清文說。
「因為中國以廣大內需為巨額籌碼,並藉由外商與台商的力量,不斷建立起屬於自己對產業的影響力,然後積極發揮基礎研究、軟體優勢,培養出後續一代又一代的本土科技公司,」陳清文認為,中國市場的動能至今未熄,目前在服務通路、能源、通訊、網路、電腦及周邊領域上,中國企業已經擁有與台灣業者平起平坐的能力,甚至取得領先。
面臨如此多的挑戰,台灣企業又該何去何從?
過去,在台灣股市裡「中國概念股」的意義是善用中國大陸的資源,並對海外的歐美客戶提供產品價值的台灣企業,這當中,以鴻海的成功為最顯著案例,其廣東龍華廠擁有中國本地二十萬生產大軍,造就出鴻海在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代工領域稱王的關鍵,而這是在中國本土科技公司尚未茁壯之際所發展出的結果。


用&被用主客逆轉合作關係漸變


未來伴隨著中國科技新勢力的崛起,新中國概念股所代表的將是,「日後要能被中國業者所善用,並從中獲得中國本地市場,或是隨著中國企業拓展全球腳步而獲取最大利益的台灣企業,」陳信宏指出,這是中國概念股的想法質變,由用到被用,不只是主客地位的逆轉,而是合作關係的改變。
「過去,台商在對岸投資的策略,主要都圍繞在製造的兩岸分工方面,這當中隱含著我主他從的思維模式。台商的這種想法,在現今的情勢下其實非常危險,」陳信宏不諱言地說,今日的中國科技實力,早已非吳下阿蒙,如果妄想繼續在中國取得廉價土地與人力成本,未來注定失敗,因為比成本,台灣企業又如何能與中國本地業者相抗衡。以近二、三年在業界所向披靡的富士康來說,第一名是家常便飯,更是去年中國科技一百強的榜首。然而當中國本地對手比亞迪開始進入富士康主攻的汽車電子這一塊,一年之內,比亞迪就趕上富士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另一方面,過去台灣科技產業的成長主要來自於追隨技術驅動,也就是不斷透過參與歐美新興技術的機會,與國外廠商共同分食市場大廠,模式就是由國外業者制定規格,台灣業者依此製造出符合規格的科技產品,然後銷往歐美市場。就像國外業者制定網路協定,造就台灣的瑞昱成為全球第一大網路卡製造商;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s Engineers,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制定無線網路規格,台灣的友訊、合勤等企業緊追技術規格,成為世界級無線設備製造商等。過去台灣業者以成為歐美科技產業技術鏈的一員,來成就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代工王者地位。


勝出╳淘汰須跟上中國市場解構腳步


然而未來台灣科技業的成長動能,將逐漸來自於市場力量的驅動,而不再是技術力量。這一點,從中國與印度等具備規模經濟的新興市場崛起就可得到驗證。以兩岸科技一百強榜單中的聯發科與大聯大為例,就是因為成功打入中國市場的供應鏈中,找到了金雞母。
像聯發科,因為中國許多中大型手機業者,如聯想、波導、天宇朗通等業者都已採用聯發科的手機晶片組,使得聯發科目前營收當中有八成以上都是來自中國市場,因此「當聯發科緊緊擁抱中國市場時,聯發科的股票亦會被投資人緊緊抓住不放,」陳清文說,這就是中國市場力量主宰台灣科技公司的最佳寫照。
「未來,台灣企業成長模式勢必由過去的技術鏈轉為供應鏈,」拓墣產業研究所大陸研究中心主任張瑞華認為,下一波台灣業者營收成長機會將在於能否打進中國市場供應鏈。 當中國市場面臨解構與重建的同時,也會影響台灣科技產業的解構與重建,沒有進來參與的業者就準備要被淘汰了。
例如中國正積極推動自主產業標準的制定,如TD-SCDMA、數位電視、WAPI與EVD等,台商如果能夠順著過去對歐美業者那種「技術跟隨、產品製造」的理念來切入中國市場,相信依舊能在中國找到下一個春天。
「未來台灣企業在觀察兩岸高科技創新的競合時,不能再緊抱我主他從的思維模式,而應採取平等對待的原則去看待,因為未來的中國企業不僅是我們的對手,更可能會是我們未來的客戶,甚至是老闆,」陳信宏說。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fu&aid=150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