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7/03 04:32:34瀏覽4676|回應10|推薦23 | |
6月29日前「立委」張碩文退出國民黨投入親民黨參選新北市三重區「立委」,前雲林縣長張榮味女兒、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也有意退黨參選。除此之外,傳言還有一些國民黨人也有披他黨戰袍或脫黨參選的企圖。甚至有消息傳出,不排除宋楚瑜聯合王金平云云。無論哪個改投他黨的國民黨人,都會說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叛就叛了,何必再將自己打扮得那麼光鮮?
脫離國民黨的政治人物一般分三類:一是退黨,但不參加各種選舉;二是,退黨但也不改投他黨,自己獨立參選;三是,退黨即投入他黨懷抱,改披他黨戰袍參加選舉。
單純退黨不參加或暫時不參加任何選舉的,這種著名的政治人物較少,對國民黨的影響較小;而即便退黨,但也是獨立參與選舉,因為這種缺少團隊支持,對國民黨的傷害儘管比第一種情況大,但卻比第三種情況小。第三種就是退黨後立即加入他黨參加選舉,因為是為了其他政黨使用的是國民黨期間的人脈和資源,當然是對國民黨傷害最大的了。故此,也只有退黨改披和自己原政黨理念相悖或者敵對的政黨,可以毫不遲疑地將之歸為叛黨。
綠營也有叛黨的政治人物。但一般每個叛黨的人,似乎結局都不好。一方面是出走之後,綠營的票帶走不了多少;另一方面,就是對明顯叛黨的人,綠營會形成一種持續追殺的政治氛圍,讓叛黨者輕易不敢走出這一步。
國民黨則不然,不但分裂了好幾次,而且每次都是在關鍵的時候分裂。國民黨和親民黨之間,更像是沒柵欄的羊圈,進進出出,隨意方便至極。似乎對善於投機的政治人物沒有任何影響。這大概是國民黨長期的政黨文化有關。在野久了,就想整合其他相近的政黨,而執政之後,卻又沒有釋放太多的資源滋養本黨和友黨。政黨文化沒有對叛黨的人有太多的比如回歸之類的限制。藍營支持者也比綠營支持者寬厚得多,對叛黨的政治人物多有同情和理解。
政治人物為了自身利益,不斷轉換跑道,尋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是可以理解的。但無法理解的是,叛黨叛就叛了,但往往卻能找到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什麼是因為洪秀柱了,因為馬英九了等等。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國民黨的整體氣勢弱了,自己出走是為了有更好的利益。即便換做王金平代表國民黨參選,這些國民黨黨員,是不是就不出走了?恐怕未必盡然。歸根結底是自己的黨性和能否共體時艱。沒有這些做基礎,說得再好,也不過是,既要做妓女,還要立牌坊。
退一步講,即便對國民黨特別失望而退黨,大可獨立參選,這起碼還是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但轉向他黨。特別是親民黨,已經退化得比綠營的政黨對國民黨的傷害還大。這種軌道的轉換。看不出一個政治人物的風骨和堅持。再退一步講,即便代表橘營參選,能在選舉中不說藍營的壞話,也算有故舊之情。但多數是因為知根知底,而且帶走的自己在國民黨期間培養的資源,對國民黨的傷害都是致命的。其他黨派看中的,不是這些叛黨者的理念和才幹,而是國民黨的資源。想想也納悶,即便一些公司都有嚴格的規定:在上班期間開發的產品,其成果得屬公司所有。甚至加入公司的時候,還要簽訂保密協議或者離職後多長時間,不得在類似公司就職的保證。一個政黨難道沒有相關的約束?或者藍營支持者仍會將之看做自己人?
當然,叛黨者之所以來去自由,少無掛礙,根源還是在國民黨的整體氣勢,讓圖一時之利者看不到希望。根本化解之道是國民黨必須自強體質,才能減少感冒;二是,國民黨長期都缺少自己鮮明的理念和不懈的堅持。為了選舉,選舉期間不斷討好中間選民,當政後卻也沒有回歸自己深層的堅持。沒有對深藍的堅持,就衍生不出更多的淺藍。深藍是自己的黨魂。明確和加強理念是政黨存在的基礎。這也是筆者一直認為,選舉中輸贏儘管第一,當無法逆轉局勢的時候,也要藉機宣導自己的理念。輸也輸得值得和好看;三是,黨規黨紀對這種叛黨再回歸的約束,以及藍營支持者沒有形成自發地擠壓叛黨者藍營資源的政治文化氛圍。。籬笆扎得緊,進出著才會考慮自身的成本。讓叛黨者輕易不敢用光鮮的謊言欺騙自己等。叛就叛了,別用其他理由挑戰支持者的智商
畢殿龍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