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22 14:14:02瀏覽776|回應0|推薦1 | |
別放在心上, 折磨, 也許只是一種手段。
德國導演法斯賓達的成長背景造成他殘酷的個性, 以虐人及被虐的過程來撫慰自己那顆被恐懼吞噬的心靈!恐懼什麼 ? 恐懼渴望愛又怕得不到愛的難堪。
他折磨演員的能耐幾近匪夷所思的傳奇。他不但自己賣, 寫起劇本分身乏術時, 就編派工作人員上街賣。劇組停工, 生活支出照樣得應付, 老大自己都能坦然下海, 員工還有什麼好扭捏矜持的。 徹底實踐勞動神聖、工作不分高低貴賤的理念 ?
當他與演員熱戀時, 加重戲份, 奉承討好送禮獻媚卻又不忘掌握主控權 ; 吵架分手時, 刪戲除名棄之如敝履。他對自己的母親又愛又恨, 索幸時不時地安排角色給她, 折磨她羞辱她卻又讓她以身為影壇奇才的母親為榮。
法斯賓達長的矮胖且其貌不揚 (簡單一個字就是, 醜), 行為乖戾偏差 (經常在公共場合不自覺地做出不雅動作, 並為之陶然忘我), 卻在作品中直搗人性最陰暗的猥瑣面。全然無光的絕境所在 ?
不!他對這些無奈卑微如糟粕的靈魂, 投注了無限又無望的悲憫同情, 那是從感傷自憐中萃練出來的強烈能量。自私的父母、索愛受挫的童年、潛藏的暴力、辛苦經營卻又疲態百出的平靜假象、警察愛上妓女、年華老去的清潔婦愛上精壯的年輕外勞、逐漸被遺忘的過氣女伶、輕信戲言而拋妻棄女自斷命根再回頭萬事全非一切難追回的畸零人、弱肉強食的階級結構、軟弱無能的國家機器、愚蠢貪婪的人性、絕望至死卻還緊抱卑微幻影的犧牲者…。
現實中, 他仿若是一個瘟神, 誰碰上誰倒楣。問題是, 大多數因他而倒楣的人, 卻又心甘情願承擔這種全方位的身心剝削。或許, 他們終究很快都會明白, 法斯賓達本人才是真正經歷殘酷命運蹂躪下的祭品。前人有云, 因為懂得, 所以只好慈悲囉。
他深黯「只有在受傷害與被壓抑的情況下才能尋得存在的意義與歡愉」的道理。他以絕對的暴戾姿態對抗世界, 同時又無法抗拒夜半獨處時, 從自己體內現身的孤獨軟弱男孩。是的, 那是一個沒有機會長大成熟的受傷靈魂, 躲在一具荒淫縱慾、自棄自殘的成人肉體中, 殘酷的劇場本質來自於殘酷的生命基調。
這樣一位怪胎奇葩, 在37歲生日過後的第十天, 刁著一根菸暴斃了。死訊傳出時, 親近的友人還當它是個荒誕的惡作劇。
為什麼提到他呢 ? 因為在亞維儂與包爾衛閒話隔街劇院的家常時, 談到一位比利時的劇場導演同樣熟捻折磨演員的18招, 所以想到法斯賓達, 想到「只有在受傷害與被壓抑的情況下才能尋得存在的意義與歡愉」這句話。想說, 如果只是企圖仿效前人的做法, 作品的結果好就好, 大家大可別放在心上嘀咕。戲劇創作不容易, 真要成為法斯賓達, 更難!
法斯賓達的電影 :
愛比死更冷 1969 ( 24天拍完, 於柏林影展首映 ) 外籍工人 1969 ( 9天拍完, 獲伊凡基利西電影獎及國際電影刊物的 FIPRESCI 獎 ) 佩特拉的苦淚 1972 ( 10天拍完, 於柏林影展首映 ) 恐懼吞噬心靈 1973 ( 15天拍完 ) 寂寞芳心 1974 ( 於柏林影展首映 ) 佛克斯 1974 ( 21天拍完 ) 瑪莉.布朗的婚姻 1978 ( 35天拍完, 隔年於柏林影展首映 ; 獲銀熊獎 ) 一年十三個月 1978 ( 25天拍完 ) 莉莉瑪蓮 1980 ( 47天拍完 ) 霧港水手 1982 ( 22天拍完 ) … 及其他
p.s. 法斯賓達的戲劇作品橫跨電影、電視、舞台劇、廣播…, 屬於重度躁鬱的工作狂。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