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0/10/05 22:35:29瀏覽1743|回應2|推薦14 | |
讀史懷哲《原始森林的邊緣》。
這志願深入「黑暗大陸」,以醫藥解救眾生的哲人,從不諱言行醫時的種種艱苦,但: 「奇怪的是儘管我得了重疲勞與惡性貧血,我卻一點也沒失掉蓬勃的精神。白天做些不太激烈的工作,在晚餐後的兩小時,我還能夠做些有關表達人類思索歷史的倫理和文化的研究。如果手邊沒有需要的書本就向喬利大學的修多羅教授借。 「我的工作方式很奇怪。為了讓夜風能吹入,我把桌子設在通往陽臺的格子門旁。椰子樹伴著蟋蟀、青蛙的熱鬧鳴唱聲微散飄動著。透過原始林傳來了令人害怕的野獸吼聲。在陽臺上的忠犬卡蘭巴低哼著,讓我知道了牠的存在。小羚羊躺在我的腳下。在寂寞中,我嘗試去做自1900年以來就一直打動我心的思想、文化的再建工作……」 除了思考與研究的工作之外,「中午的時間是音樂時間。星期日下午也是音樂時間。即使我很關心音樂,我還是留意到離開社會做研究的樂趣。我從巴哈的鋼琴曲中得到許多東西,我比以前學到更多的單純、內涵、理解。」 一般人總會覺得:工作已經這麼辛苦,閒暇時難道不該徹底懶惰,徹底放空,甚麼也不想,甚麼也不做,就在無腦媒體與醇酒佳餚前投降嗎? 剛好相反。史懷哲說,在非洲,「為了要堅強自我,不能沒有精神上的工作。」 他還說,有教養的人比沒教養的人更能忍受原始林的生活: 「這話聽起來或許會讓人覺得奇怪。因為前者具備了後者所不知的修心養性方法。讀一些較嚴肅的書時,不再是個終日與土人不能信賴的個性或與動物格鬥以致弄得心身疲累不堪的人,而是重生之人。無法像這樣再三地使自己回復,蓄積新元氣的人,是多麼地危險哪!這種人會因害怕非洲的枯燥而被毀滅掉。」 他還說:「正如眾所周知,非洲的大旅行家們幾乎每人都攜有『難懂的書』。」 同理,有教養的人有應該比沒教養的人,更能忍受水泥叢林的枯燥生活吧。趕快!把書架上從沒看完的「難懂的書」拿出來拚吧! 後記:雄心萬丈拿出27年前買的英文版愛德華‧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結果……很快就睡著了。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