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弱擊強,以小勝大的迷思
2018/02/03 11:53:49瀏覽1673|回應0|推薦12
我們上一篇直接從《桓公二年》跳到了《桓公五年》,今天就回來倒敘一件小事。

《桓公四年》(西元前708),《左傳》記載:「秦師侵芮,敗焉,小之也。」也就是說:秦國的軍隊進攻芮國,秦軍戰敗─因為小看了敵人的緣故。

《左傳》上有不少這種以弱擊強,以小勝大的事。《僖公二十二年》有魯、邾升陘之戰。魯國輕敵,所以被小國邾國打敗。《桓公十三年》的那一則更是膾炙人口:

楚國的貴族高官「莫敖」屈瑕,在前二年連打了兩次勝仗,接著領兵攻打小國羅國。大夫鬪伯比為屈瑕送行,回來後就說:「屈瑕這次必敗無疑,看他走路,把腳趾頭抬得高高的樣子,就表示他已經驕傲到心不在焉了,無法集中在必須注意的事上了。」(「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

這就是「趾高氣昂」這句成語的由來。

而《左傳》並不是盲目謳歌以弱擊強,以寡擊眾的英雄主義;他只是說,當大國或自認為強者的那一方,懈怠輕敵的時候,鹹魚是有可能翻身的。注意:前提是大國必須犯錯,小國才有機會。不然「實力」的差距最終還是無法讓小國的「倖勝」持續下去。前面談到桓公四年秋天的秦師敗績,接著下一則便是「冬,王師秦師圍魏,執芮伯以歸。」不到一季的功夫,便又翻盤了。

談到以寡擊眾,不得不說一個人物,一個值得大書特書,但不知為何歷史上卻不怎麼紅的人。

《宋史‧尹繼倫傳》述說了這個奇人壯士。故事發生在西元990年左右,尹繼倫擔任遂州巡檢使,率領所部一千多人策應友軍作戰─注意,他帶的兵應該還是配屬在地方的「廂軍」,而不是宋朝中央直轄,最有戰鬥力的「禁軍」。

遼軍大將耶律休哥率領數萬精銳騎兵,直撲宋軍的糧秣輜重要地。耶律休哥可不是甚麼默默無名的人物,他是當時遼國的名將,宋軍979年和986年兩次北伐,均敗於此人之手。第一次讓宋軍全軍覆沒,御駕親征的宋太宗在高粱河乘驢車倉皇逃逸。第二次遼軍在歧溝關擊敗曹彬率領的主力,迫使宋軍全線撤退,直接導致西路軍的楊業、楊延玉「楊家將」父子戰死。總之,耶律休哥是當時遼國一等一的「一軍」,手下帶的也是最精銳的精兵強將。

結果尹繼倫這枝小部隊與耶律休哥的主力狹路相逢。以為這下一定死無葬身之地的宋軍,卻大出意料地發現:人家根本不屑理你。耶律休哥發現了這枝宋軍,但是由於驕傲輕敵,覺得「老子沒時間理你」,直接大搖大擺通過,直撲原定的宋軍主力目標。就像一條狗狺狺然地嗅完肉之後,對小的那一塊不屑一顧一樣。

尹繼倫生氣了!等到遼軍大隊過完以後,他對部下說:「寇蔑視我爾!」他們南下如果勝了,回來就會把我們俘虜帶往北方;如果敗了回來也會拿我們出氣,我們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那他的策略是甚麼呢?「為今日計,但當卷甲銜枚以躡之。彼銳氣前驅,不虞我之至,力戰而勝,足以自樹。縱死猶不失為忠義,豈可泯然而死,為胡地鬼乎!」也就是:這枝小部隊就這麼靜靜地跟在遼軍後面,等待有利的戰機再行偷襲,「寧作忠義魂,不為胡地鬼!」

尹繼倫遂等到晚上,率眾隱蔽潛行,抄小路繞道唐河、徐河遼軍背側,「人持短兵,潛躡其後。」。等到天快亮的時候,遼軍早餐完畢,即將與前方的宋軍開戰。尹繼倫「從後急擊,殺其將皮室一人。」「皮室」是遼軍的高級軍官官銜。

更精彩的還在後面。耶律休哥正在吃飯,結果嚇得筷子都掉在地下,然後「為短兵中其臂,創甚,乘善馬先遁。」大將帶頭先跑,遼兵隨之大潰,「相蹂踐死者無數,餘黨悉引去。」從此遼軍不敢輕言南下,而且彼此相戒,說:「當避黑面大王」─這是他們幫臉黑的尹繼倫取的外號。

我們下一篇要開始講另一個春秋大國─楚國的登場。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110117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