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28 20:42:24瀏覽3702|回應0|推薦15 | |
認真的讀者 吳敏顯
● 我當學生的一九六0年代,想找課外書閱讀並不容易。雖然通學途中會經過市街幾家書店,但陳售的書籍有限。招牌掛名書店,其實靠賣文具做生意。 店家都明白,那個年代的宜蘭孩子大多家境窮困,根本買不起課外書,家長也不希望孩子把精神灌注在與課業無直接關聯的書籍。學生逛書店,縱算遇到喜歡的書,只能儘量躲開老闆的白眼,站在書架前偷偷翻閱解饞。 撇開書店,同樣擺放書冊的租書店,大概是比較能夠抒解孩子心底求知欲望的去處。在身上經常「袋磅子」,搜不出幾個零用錢的窘境下,大伙兒連租本書都得暗地裡弄個合作社、俱樂部,三五個死黨湊一塊兒,列出書單後議定:今天想看哪一本書,由你花錢去租,大家輪流讀;下次換我掏錢租第二本,下下次換他租第三本,如此兜著圈子,每個人花單本租金數額的零用錢,就可以多讀好幾本書。 租書店老闆畢竟讀過一些書,早識破小鬼頭的伎倆,卻不說穿,只要書冊未被折損,且在期限內歸還,從無二話。一大伙窮小子就這樣稀哩呼嚕地讀過去,猶如聯手翻越土堤、爬上階梯、跨過水漥溝渠,去摘野花野果。 在書頁裡進出多了,有些橫眉豎眼的陌生字句,像教科書裡那些原本挾帶仇怨的語詞,竟然越看越順眼。看待任何書冊全都是老朋友那樣,縱使不知名姓也能很快變成帶著微笑的熟面孔,不再為難作梗。 做為租書店的認真讀者,學校課業成績不一定跟著長進,但對自己的青春歲月卻好像填補了許多坑洞。 ● 書籍從此成了初戀情人,明裡暗裡,糊里糊塗就這麼愛上一輩子。連搭車、等人、開會、餐敘、看病、進行筋骨痠痛復健,都不忘搋本書或雜誌在口袋,隨時找機會掏出談心敘舊。 一旦上了年紀,要選擇與初戀情人約會的地方,醫院肯定是首選。因為常去呀!雖然誰都明白,這個場所到處是病患,彼此臭氣相投,空氣中飄浮著各種病菌,任何人窩在這個空間,絕對擺脫不了呼吸一樣汙濁的空氣。 而此刻唯一能自己做主,就剩下腦袋瓜裡的思想,不論哪個人閉眼深思,或從手中書頁、報刊及手機屏幕,讀到什麼,皆有各自的一片天地,互不干擾。 閱讀沒有呼吸重要,但顯然比呼吸自由得多。認真的讀者在同一分鐘同一秒鐘呼吸同樣味道同樣品質的空氣,卻可以瀏覽不一樣的清新內容,甚至大異其趣的文字和圖繪。讓人世間,處處充滿神奇。 在候診室或復健治療室,不分年齡大小,身材高矮胖瘦,何種病痛纏身,拿閱讀轉移心境,應該歸屬於自我療癒的流程吧!所以有人捧書本,有人看報紙,有人翻雜誌,有人滑手機,各取所需,都能獲得醫護人員認同。 我呀!忠實的書報迷,堅持不滑手機。隨身攜帶,純粹當它是一具方便接聽撥打的行動電話。 自己過去在職場長期地背著相機、電腦,拿電腦鍵寫採訪到的訊息,導致肩頸痠痛,必須長期復健。因此讓我認識一些醫師、治療師,少數幾位還成為日常聊天的朋友。 幾年前,開始瞧見滿街老老小小埋頭認真地划手機閱讀圖文或玩遊戲,即曾跟醫師朋友聊到,復健科、眼科將會越來越夯。有一位內科醫師還自我調侃,好在他要退休了,否則患者全被復健科眼科搶光,他恐怕得加入街友行列。 ● 每回我坐在復健科進行肩頸痠痛電療,雙手跟著機器運作不停顫動而無法翻閱書冊,立刻聯想到自己像個遭受刑求的人犯。 治療室大門邊的牆壁上,掛著很大一具播映電視節目的屏幕,用意應該是轉移我們這些犯人對疼痛的感受。可惜屏幕裡每天輪番播報的新聞,幾乎全是車禍、酒駕、搶劫、逞凶鬥狠的鏡頭,要不然便是偷盗、吸毒、詐騙案件。其餘穿插的影像,明擺是幫某些廠商的產品做變相廣告,有時還特別標示「獨家」二字,實在可笑。身處如此不堪又無可奈何的處境,只好轉動自己腦袋,撂開電視屏幕,將眼睛視線朝各處觀望。 左看右看當下,腦袋裡突然靈光一閃,想到──嘿,說不定醫院牆上裝這台電視屏幕,正是復健科重要醫療儀器之一耶!那些教人不屑多看一眼的新聞節目,主要功能就是逼迫接受復健的患者隨時唾棄它避開它,不會死盯住特定一個角度,而忘記轉動僵硬的頸椎。 最近一次電療,我設法閃躲電視新聞,進行腦袋瓜左轉轉右轉轉的自我療程時,無意間瞄到鄰座一位長者正欣賞著手上的手機屏幕。看見老人家那麼專注,不免令我好奇。偏過頭去,嚇,真嚇人哩!一對渾身赤裸的青年男女,竟然擠在他那小小的手機裡相互糾纏。 對於藉著手機閱讀,去跨越新的知識領域來說,這位長者真是先進,讓我開了眼界。 另外,有個朋友的孫子才三歲,只要拿到手機,就說老師規定他必須做功課。然後不吵不鬧朝牆腳一坐,蓋上兩隻耳朵,滑得昏天黑地。除了偶爾穿插呵呵大笑,完全忘掉吃喝,也忘了哭鬧。 手機果然是老老小小最親密的知己,已被列入隨身閱讀器材行列,無論戶外或室內,幾乎人手一機,甚至有腳踏車、機車騎士不顧行車安全,將手機安置龍頭上,邊騎邊上網。 大家舉目所見,全是認真的讀者。倒是自己歷經掙扎,還是沒敢加入網路閱讀行列。害怕的是,到網路當一名認真的讀者,得時時刻刻提防潛伏身旁的病毒。 ───原載2021年7月31《自由時報副刊》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