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學生撐傘上課
2007/11/14 22:12:08瀏覽4291|回應1|推薦33
  在龜山島上,原本有一座最高學府──龜山國民小學。後來這所小學成了駐軍營區,操場也成為阿兵哥出砲操時的操場。現在,則連我在民國七十八年所拍攝到的校門、石頭圍墻、拆剩的教室,大都已拆除一空。

  龜山國小創辦於民國三十八年九月,原屬於頭城國小龜山分校,翌年改隸大溪國小,四十四年二月一日,獨立為龜山國小。在分校時期擔任教師、教導主任的黃書祥,獲調升為第一任校長,後來陸續又換了四位校長,直到六十四年九月十六日因為居民差不多搬光了,這所小學便裁撤。
  根據檔案資料,龜山國小每屆畢業生人數通常在十人左右,先期採複式教學,一度曾改為隔年招生。當過縣議員、鎮長、副縣長的陳忠茂,就是龜山國小第一屆畢業生,他們那一屆全班有十二名男女同學。

  黃書祥校長回憶,他在龜山島當校長時只有二十幾歲,和三位老師都是單身漢,平日就住在學校破爛的校舍和租來的民房。當時全校總共兩間半的校舍,都殘破不堪,下雨天在教室內必須戴著斗笠或撐傘上課,所以有兩三年時間,借用媽祖廟及民宅充當教室。

  黃校長說,現代男士喜歡留長頭髮,算來他和幾位島上教書的老師才是這種風氣「先驅」。早年龜山島與台灣本島間交通不便,漁民中只有一艘機動的漁船,其他都是手划漁船。老師們在島上經常一住就是整個學期才回台灣本島一趟,島上沒有理髮店或理髮師傅,校長和老師成為「披頭」是非常自然的事。那種「景觀」,在當年全國公教人員中,絕無僅有。

  校長和老師住在學校或村子裡,收穫最大的是學生。黃書祥說,當年龜山島還沒有電燈,家家戶戶點煤油燈。但他還是規定所有的學生,每天晚上必須在家裡晚自習,由他和三位老師分頭拎著煤油燈,挨家挨戶的巡查,並指導孩子溫習功課。

  曾經是黃校長學生的陳忠茂表示,離島漁村晚間沒什麼娛樂,所有人家都習慣早睡,尤其是寒冷天,甚至晚上六、七點鐘便就寢。學校規定的晚自習,無形中使島上孩子養成了勤讀苦學習慣。

  陳忠茂回憶說,有好些年頭城中學的班級壁報中,只要毛筆字寫得好的,大家都會猜是龜山國小畢業校友的傑作。因為黃校長親自教學生們寫毛筆字,書法很快成了島上孩子的拿手學藝。但大家練書法的紙張不是宣紙棉紙,也不是毛邊紙,而是整本用過了的國語作業簿或算術作業簿。

  學校裡所謂的遠足,就是在島上爬山,稍遠曾到過島北側的「龜爪底」,那兒有全島唯一的沙灘。每一個學童盼了六年才有的一次畢業旅行,總算可以跨海到宜蘭市區玩一天。能玩得這麼「遠」,晚上住在老師家,又能享受有電燈的夜晚滋味,最主要的原因並不在「畢業旅行」;說來令人心酸,遠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到宜蘭市的照相館拍一張照片|許多龜山島孩子畢生的第一張照片,因為報考初中的報名表和准考證上一定要照片啊!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質樸有趣的生活
2007/11/14 23:36
真個是陶淵明寒山的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