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29 21:26:17瀏覽3232|回應1|推薦43 | |
民國初年,日本政府開始在宜蘭地區興築鐵路、橋樑、廠房等公共建築,必須從日本運來俗稱「紅毛土」的水泥。那些裝在木桶裡的水泥,用民間稱之為「火船」的大輪船運到基隆港,再改以雙桅或三桅帆船「垵邊仔」,轉運到壯圍鄉東港外海。
運來的桶裝水泥,若是供應蘭陽溪以北地區的工程使用,垵邊仔船進了蘭陽溪出海口,即偏北駛進宜蘭河和蘭陽溪交匯的「米棧」泊岸,將水泥用較小型的「駁仔船」接駁,溯河運到宜蘭市;如果要供應溪南地區,垵邊仔船可以由蘭陽溪出海口溯溪而上,到達二結一帶,也可以偏南駛入冬山河,從利澤簡卸貨,或繼續西行經由南門圳運抵羅東街區。 某年某月,有一艘垵邊仔不慎在東港外海翻覆,滿載的桶裝水泥和船一起沈進海裡。浸泡過海水的桶裝水泥,隔了一些時日,在幾次颱風吹颳後紛紛被海浪捲上沙灘,這時桶內水泥已凝結成桶形的水泥塊,木板釘製的木桶,則因海水浸泡而陸續解體。壯圍鄉東港村第二鄰鄰長賴滄海的祖父,覺得這些水泥塊很稀奇,花錢請人把它們搬回家,先是做為堆肥間的牆基,後來充當曬榖場的圍牆,最後變成樹下乘涼的座椅。 賴老先生說,這些桶裝水泥塊是由純水泥粉末,尚未及混合一定比例的砂子,即被滲進海水所凝結的,因此不如一般水泥製品牢固,經由幾十年的搬來搬去,大多已嚴重龜裂,甚至一經搬動即解體。原本他祖父請人搬回來的水泥塊多達五、六十個,經不起日曬雨淋和搬動,還有部分被親友搬走的,最後就剩下屋前屋後十幾個了。 有一天,我到東港出海口和賴老先生聊天時,認為這些桶形的水泥塊,與民國初年的宜蘭地方建設有著密切的關連,任何人坐在這些水泥塊上就可以說出很多的故事,於是開口索贈。賴老先生說:「你想要就載走吧!」 我隨即連繫文化局長和蘭陽博物館籌備處,設法把賴老先生答應送我的兩個桶形水泥塊運回文化中心,做為博物館設置後的收藏品。 在台灣經濟尚未起飛的年代,除了台北、高雄那種大都會,民眾生活大多貧困,包括宜蘭在內的偏遠地區,直到台灣光復初期那十來年,都很少有體形肥胖的人。在那樣的年代,人們形容一個肥胖挺著大肚圍的人,通常都會說這個人有個「紅毛土桶的腰」,就是依據這種裝水泥的木桶外觀──兩頭細中央粗壯──所產生的聯想。 原載《自由時報副刊》,並收錄在《老宜蘭的版圖》書內。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