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04 19:42:50瀏覽2085|回應6|推薦38 | |
一百多年前,蘭陽平原的津渡比橋梁還多。民眾過河過溪,水深處撐船,水淺就脫掉衣褲,把它們高高舉在頭上涉溪而行。
日本人來了之後,才開始積極修道路、架橋梁,從吊橋、木橋到鋼筋水泥橋,一直忙到台灣光復後許多年,在一些鄉下總還是少座橋。 於是,田野間到處都會有民眾自行搭建的各式各樣小橋。包括獨木橋、石板橋、木板橋、竹竿橋,甚至棺材板橋。在宜蘭河上游的五十溪,早年沒橋梁橫跨,溪水高漲時,人和柑橘便一起坐著簡易流籠橫越湍流。 所謂竹竿橋,在得子口溪、美福大排、蚊子巷港……,都不難看到。竹竿就地取材,用藤條把幾根竹竿並在一起繫牢,立即成了好用的小橋,一、二十公尺寬的水圳,用幾根粗竹竿參差拼湊的竹竿橋,只要中途豎個竹木樁架充當橋墩,農民挑個近百斤穀子走過,輕輕鬆鬆。 在宜蘭鄉下,竹竿橋應當是為數最多,使用得最普遍的橋梁。竹竿纖維具靭性,人走在竹竿橋上往往一步三晃,年輕村姑走來,尤其婀娜多姿,其他人走在五、六根拼湊的竹竿橋上,也得配合其搖晃起伏的節奏,才能輕鬆過橋。早年,喪家請道士做法事,其中遊地府過「奈何橋」時,一手搖鈴鐺、一手持著招魂幡的道士,過橋時也不忘把身體和招魂幡朝左右晃動。顯然,在道士的想像中,當時地府的奈何橋,必也是竹竿搭建的。 用來裝死屍的棺材,無論新舊看來都挺嚇人。但在物資缺乏的年代,用過的棺材板卻是個上等的過溝橋。以前鄉下天寬地闊,造墳不限定在山上,在自家田尾厝邊埋個老祖宗並不稀奇,於是撿骨後沒爛掉的棺材板,跨在屋前屋後的水溝上,就是最牢靠的小橋。有時水大把棺材板沖走,還得順著水溝往下游尋找,找到了,繫上草繩拖回來重新架上。 鄉下窮人多,每每自嘲窮人多過狗蝨子。因此,鄉公所的公告欄裡儘是法院張貼某村某人積欠多少年的稅,某年某月某日要會同鄉公所去查封財物的公告。我父親當壯圍鄉鄉長之前,擔任過多年的財政課長,經常要配合進行一項重要任務,便是為那些從法院下來執行查封的官員帶路。雖然明知很多人家家徒四壁,還是得帶查封官員走一遭。有的官員心地善良,掀開被查封的農民米缸,看到缸裡空無粒米,當場寫下記錄,讓對方按個指印,查封的事就可以往後再拖個一年半載;可有些官員卻很不好惹。 父親曾經遇到過態度蠻橫的官員,認為空手回去愧對黨國栽培,在掀完米缸,也看過床鋪下空無一物後,走出門瞥見竹叢下有頭二十來斤的小豬,勾著頭朝爛泥地裡拱掏,即轉頭問那農夫:「這豬是誰的?」那農夫老實得可憐,不但點頭承認豬是他養的,還在官員的命令下,幫忙找來一條草繩捆在豬身上,準備讓官員牽回鄉公所廣場公開拍賣。 好在豬不像狗那麼聽話,這頭豬硬是不聽使喚,拉牠往東牠偏往西,濺得大家一身汙泥才令官員罷手。後來,父親針對這一類官員,想出一套應付的辦法,通常會在執行查封的前一天夜裡,暗示農民先拆掉通往家裡的竹竿橋或棺材板橋。第二天,法院那些西裝革履的官員走到水溝邊,眼看要查封的住戶近在咫尺,苦無橋板跨越,卻也莫可奈何。 誰都想不到,一座能夠搬動的小小橋存在與否,還曾經關係著小百姓的日子能不能夠過得下去哩! ───────── 原載《宜蘭文獻雜誌》,已選入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散文集《老宜蘭的版圖》 上圖斷橋照片,係作者父親吳鳳鳴所拍攝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