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udn.com.tw/upfiles/B_WR/writeart0912/PSN_PHOTO/980/f_8054980_1.jpg)
花博盛大開幕,許多學校都鼓勵孩子們去參觀,並寫下觀賞心得。孔子說:「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多接觸及多認識大自然,對孩子們絕對有加分的效果。可是當孩子們在寫心得時,頓時就變成了苦差事……
有位家長跟我抱怨說,每當孩子們寫遊記心得時,怎麼像個「流水帳」,是不是跟老師的教法有問題?其實,孩子們在寫遊記(景)類的文章時,「流水帳」是必要的,只不過不是把它「寫」在作文中,而是在寫成文章前的「前置作業」。在下筆前,可以照「時間」或「行進路線」的順序,把景點一一寫下來當作「草稿」。再從這些「流水帳」當中,挑選最能發揮的主題,來「以小放大」,來突顯內容的重點。
以這次花博為例,會場裡面的花可說是百花爭妍,令人目不暇給,光是「走馬看花」,還唯恐看不完。孩子們在寫這類心得時,難免會有不知如何下筆的窘境。因此,在實地觀賞之前,師長們也可以像個「導覽員」,帶領孩子們事先收集相關資料,甚至予以分組。每組就自己的景點,提出最值得仔細觀賞的地方,並說明原因,當做孩子們當場觀賞時的重點參考。觀賞之後,每組再報告自己的觀賞心得及發現,做為大家下筆前的「題材庫」。如果有充份且完善的「前置作業」,孩子們在寫關於花博的心得,才不會被這些花花草草弄得眼花撩亂。
其實,不只是花博,舉凡全家旅遊、學校的戶外教學及畢業旅行等,都可以善用「前置作業」的模式,以寫出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並且善用數位器材(如相機及攝影機等等),讓遊記(景)類的心得,除了有文字的記錄之外,也有畫面的保存。而寫好的文章,也可加以存檔。將來再去同樣景點時,或者學校又出相關作業時,都是很實用的參考資料。
總之,一篇好的遊記(景)類的作品,透過完善的「前置作業」,可以擺脫「流水帳」的惡習。藉由妥善的「後續作業」,可以豐富生活的內容及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