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14 03:02:22瀏覽399|回應0|推薦5 | |
每個人都有偏好,至於這些的原因是什麼?從來都是眾說紛紜,沒有一個單一的理由來解釋,這章所要的討論的是對於藝術的偏好,作者是認為美感偏好是建基於美感物品所象徵的價值,及觀者本身的價值間的共鳴,雖然每個人對於藝術都有偏好,也有人說偏好是個人品味的問題,但是這些都是傳承自我們的文化的濡化,並接受的結果。
在評估美感時,有幾個特質,包括有:形成的內在整體性、表達性的力度與清晰度、物品呈現迫使人們去注意,並與環境隔開等特質。而很多時候評估美感的企圖之所以幻滅,有兩個錯誤的假設,一是美感特質是解釋美感的唯一理由;二是源自於個人判斷。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美感客體是一個強大的符號,當我們接觸美感客體時,象徵意義便會出現,在偏好中是不可能會忽略的;而且對於宗教、道德、科學或政治議題的價值評估都是源自於我們的文化傳承,所以更不可能脫離這樣的範疇,其實偏好是以象徵意義為基礎,也會因為文化而被傳承下去,也是由許多的聲音形成一種共識,而去影響到每個個體對於藝術的欣賞與偏好,也會在評估作品優劣時的一個關鍵。 美感價值的成份有-清晰、簡潔、統合的構圖、表現力、日常環境中的脫鉤,所以美感欣賞並不是主觀的,也就是說主觀介入的程度是在特定的道德及美感體系內,是有極相似的判斷及風格,即使有差異,也是差距不大,換句話說,某些美感客體會較受到觀眾喜愛,是因為其象徵意義及觀者的價值相符,而非美學表現優異。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