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記憶心情-來不及長大讀後感
2007/10/16 02:53:02瀏覽4441|回應1|推薦9

    蘇偉貞,我原以為是個男子,後來才發現是個女子,而且還是從軍的女軍人,在她這本散文集後面,記錄了她的好友兼同袍對於她的印象跟感覺。她是一個感情豐富的女子,卻因為軍事的訓練,讓她把這樣的情感隱藏在堅強的外表下。

    一個作家,一個作品的產生,都是經過許多的生活經驗所累積而成的,她們把這樣的感覺透過文字,用作家特有的敏感呈現出來,而這散文集中所記載的,或許只是看到某則新聞,有感而發;或許是在模擬某些真實發生的事件主角的心情,但我覺得這是她的生活點滴,也在某部份中,看到大部份人的生活,何嘗不是這樣?

    來不及長大是這本散文集中的一篇,就在第一篇,故事記著一個得到血癌的小女孩,從她發病到死亡的這段時間。這主角應該是她的親人,十年不到的歲月,她經歷了生病的變化跟最後的死亡,家人一直沒有說清楚她生病的原因,跟一個才幾歲大的孩子說妳生命已經到盡頭了,我想這是極為殘忍的事。

    文章一開始寫著:

 

            從她出生到離開這個世界,十載不到。她了解過「生活」?我

        們無從得知。

            午後的醫院,雜沓眾眾,陽光從樓與樓之間斜照入裡,改變不

        了什麼。兒童病房的寧靜,將世俗和歲月隔開老遠。

            真是病中無歲月嗎?每次去看她,安靜的走廊上總有病童在騎

        小單車,匡琅匡琅的騎來騎去,顯得走廊好長,像一場沒有來由的

        生命。有些病床上才躺著一、二歲的孩子,連話都不太會說,卻是

        命在旦夕。她們了解這個世界多少?這個世界可曾對她們有印象?

        那一張張遞換主人的床位,說明了她們沒時間長大。

            第一次去醫院看她,便迷了路,沒想到兒童病房在醫院這麼後

        段,也沒想到如此安靜。似乎死亡總是靜靜潛伏著,而且往往出其

        不意。

 

    這段話說明了,死亡並沒有年齡的差別,有句話說:棺材裡裝的不一定是老人,而是死人。年輕、活力、長壽是每個人所企盼的,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可以達到她所想要的樣子。

    孩子是很單純的,她們對於這個世界並沒有太多的概念,大人是經過環境跟成長過程的洗練之後,才會有一些想法,即使是大人,面對死亡,依然是手足無措,更何況只是個孩子,不要說死亡了,一般孩子在生病時,就沒辦法跟孩子解釋這是怎麼發生的?當孩子的病不能被治癒時,就只能看著她們走進死亡,而家人的傷痛是比任何親人死亡更為深重。

    這些學齡的孩子,或許懂得死亡這回事,或許不懂,她們真的能夠了解她們現在所面臨的處境?她們通常都會抱著她們的夢想死去,即使有人跟她們解釋,我覺得她們是不會了解這個結局的。要如何跟孩子說清楚?我想這是每個家屬最頭痛的一件事了。

    每個生命在最後的歲月是珍貴的,雖然說不清楚她的病情跟結果,但這個女孩的父母還是盡力的為她打點一切,為她留下一點日後可以追憶的,我覺得他們在面對女孩的離去,應該是要呼天搶地的,而她們只是靜靜的在一旁陪著她走完最後一刻。如果說死亡有許多的面相,最幸福的應該就是這一幕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klfks&aid=1302443

 回應文章

葉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蘇偉貞
2007/10/21 07:21

這篇文  很早之前她刊在中國時報還是聯合報
我忘記了
真的是很感人的一篇文章
天真的孩童原本是最快樂的一群
卻在病魔中無奈的向死亡走去
看和亭堤起
那份心情又湧上來了



一旦落入紅塵 
不管成為精靈或是塵土 
這肉身終究沒參悟 
和亭(wklfks) 於 2007-10-21 14:09 回覆:

這篇是因為上課要用的教材...

上臺的報告...

我借了她的散文來看...

還是這篇最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