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21 00:52:36瀏覽719|回應3|推薦42 | |
紀錄勝於記憶 唐太宗 人類的歷史,就是由許多文字、影像及器物紀錄的累積, 尤其文字紀錄更是居功闕偉。如果沒有這些紀錄,很難想 像人類要如何靠有限的記憶來傳承歷史的發展。 每一個人都有一些不同的紀錄資料存檔,例如銀行的存提款紀錄(存摺)、證券(股票)的買賣交易紀錄、疾病就醫紀錄(病歷)、就學成績紀錄(成績單)、工作紀錄(履歷),以及戶籍的出生或死亡紀錄等等;有了這些紀錄資料及電腦數位化的建檔,即便於日後的查詢,否則要靠人腦去記憶這麼多複雜及瑣碎的資料,恐怕力有未逮。 此外,有些人有寫日記的習慣,每日記載生活的點點滴滴,為人生留下紀錄;現在數位相機及手機相機非常發達普及,所以也有人「用鏡頭寫日記」,留下許多影像紀錄;有些人則隨手準備一本筆記本,有隨時作筆記的習慣。例如馬英九總統從學生時代開始,即養成作筆記的好習慣,直到從政及貴為一國元首,仍然一直維持隨時隨地作筆記,久而久之,就累積了好幾本「治國筆記」,這些文字紀錄對於治理國政及政府施政多少有所助益。 有些企業界老闆、主管及職場的上班族,也有屬於自己的「成功筆記」,在工作中隨時紀錄一些心得感想,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檢討,人際關係的交往紀錄,平日生活及四處旅遊的觀察收穫;或是一有新的創意構想,立刻提筆紀錄下來,日久即是一本價值連城的智慧祕笈。 人的記憶是有限的,具有過目不忘的天賦者,畢竟有如鳳毛麟角,許多眼前發生的事物,如果不當場立即紀錄下來,往往稍縱即逝,成為過往雲煙,想要再追憶捕捉全貌,已事過境遷、面目全非;人的記憶也是不可靠的,尤其是涉及日期、時間及數字的資料,人腦的記憶很難精確而完整的留存在腦海中。所以,紀錄勝於記憶,寧願相信紀錄,也不要一味依靠記憶,以確保萬無一失或避免挂一漏萬的遺憾發生。 2011.9.19日出刊的「商業周刊」,主題是「成功者沒有告訴你的好習慣」,其中即舉出多位成功人士的好習慣是勤作筆記,把所見所聞的大小事及心得感想,都紀錄下來。 知名花藝師齊云即曾自恃記憶力很好,有一次口頭答應一個客戶的訂單,當場未立即拿起紙筆紀錄下來,工作一忙,居然把客戶交辦的事忘得一乾二淨;事後,不但損失一筆生意,且招致客戶怪罪說話不算話、沒有誠信。經過此一慘痛的教訓,從此以後,齊云每天與誰見面、發生什麼事及客戶有什麼需求,都一一紀錄下來,且巨細糜遺。 如今,齊云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已超過十五年,翻開他的筆記本,裡面紀錄著和客戶第一次見面的時間、地點及原因(例如是何人介紹),客戶對不同花藝、禮品的喜好和特殊需求;每次出席活動時,也會蒐集客戶的人脈關係網絡,以及後續互動的細節,以作為下次再承辦活動時的改進及注意事項。就因著這些翔實而用心的「成功筆記」,讓齊云贏得客戶的信任與好感,也賺到更多商機。 「只有3%的人能成為『成功人士』,而他們的共通點,除了有具體目標,還明確地寫在紙上。」股市專業投資人陳族元舉出《早上三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裡的一段話,強調勤作筆記的重要。 曾經在股市傾家蕩產、賠錢負債的陳族元,靠著持續一千八百多天,每天花五小時寫投資日記,對股市的漲跌變化、何時進場、要買那些股票、何時出清持股、要注意那些指標?等等問題,都逐一分析紀錄,成為他獨特的投資股市SOP(標準作業程序)。也就是靠著這本獨有的「股市投資祕笈」,讓陳族元不但安然度過2008年的金融風暴及今年八月的全球股災,且在危機中入市,在投資股票上賺得可觀的財富。 心臟名醫、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行醫已三十八年,也養成每個月紀錄手術心得的習慣,舉凡主動脈剝離手術、心臟移植手術、不同手術的類型,以及一些開刀心得,魏崢都會紀錄建檔,沒有間斷過。 2009年,台灣健保局公布心臟移植案例統計中,魏崢所領導的心臟移植小組的存活率,達到全國第一;此一難得的殊榮,絕非僥倖所致,而是魏崢在每一次心臟移植手術,都非常用心投入,且作了忠實的手術紀錄,讓手術經驗可以不斷累積及延續,奠定了每一次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的基礎。 綜上所述,每一位成功人士的成功,都有其獨特的「治國筆記」、「成功筆記」、「致富筆記」及「行醫筆記」,都有紀錄可尋,都費了不少心血,也都是智慧與經驗的結晶。如同人類的歷史,就是由許多文字、影像及器物紀錄的累積,尤其文字紀錄更是居功闕偉。如果沒有這些紀錄,很難想像人類要如何靠有限的記憶來傳承歷史的發展。 聖經上說:「聖經都是 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3章16節)整本聖經就是一本人類歷史發展的文字紀錄,其中更有許多 神的智慧與啟示,較諸任何成功筆記或致富筆記,更彌足珍貴;閱讀聖經,自是開卷有益。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