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16 22:03:01瀏覽348|回應0|推薦21 | |
汗流滿面纔得餬口的325人生(下) 唐太宗 祈求上帝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 智慧的心。固然人的一生是汗流滿面纔得餬口,充滿勞 苦愁煩,但有上帝所賜的智慧,有上帝的同在與恩典, 就能擁有豐盛的生命,心中並有平安、喜樂與盼望。 前文「汗流滿面纔得餬口的325人生(上)」,提到人的一生是「325」,即是平均一個人的壽數是75歲,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是25歲,也就是有三個25歲。筆者已分別就第一與第二階段的25人生歲月進行簡要分析,接下來要談最後25年(51~75歲)的人生景況。 到了50歲,一般人會說是「年屆半百」,接下來就進入後半生或人生下半場。此時,固然事業已達巔峰,人生的智慧與歷練也達成熟階段,但也是開始要為退休生活提早規劃、未雨綢繆的時候。退休生活愈是提早規劃,愈能無後顧之憂。 根據外電報導,台灣民眾的平均退休準備金僅約新台幣九十萬元,在亞洲國家吊車尾,屬於末段班,顯示國人普遍輕忽退休生活所需的規劃,並沒有提早預存退休金的觀念與行動。 到底一個人需要多少退休金才夠用?有人說500萬,也有人說800萬或1000萬;更有人認為,物價不斷高漲,錢愈來愈薄,退休生活如要過得無憂無慮,生活品質要好,至少要2000萬才夠。可見,每個人對退休生活的需求不同,所需要準備的退休金也不同;居住的區域不同,退休生活花費也有落差。例如,同樣55歲退休,台北人要準備的退休金比高雄人至少多三成。根據一項簡單的計算,高雄夫婦兩人準備638萬元,就大概足夠退休所需;但台北夫婦就要準備872萬元才夠。
綜上所述,前述台灣民眾平均儲存的退休準備金才90萬元,無論身在何處,都絕對不夠用!萬一錢花完,但人仍健在人世,日子要如何過? 此外,社會型態不斷在轉變,新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也在改變,所以現在的退休老人最好別再寄望「養兒防老」,而要「理財養老」,而且要愈早開始愈好。所以,一個人一旦步入半百之年,最好開始退休生活的規劃,提早儲存退休金,以便日後可無憂無慮的養老。 有了退休金的老本以後,一定要謹慎理財,選擇的理財工具以保守穩健型(例如銀行定存、保守型基金或每年有配股、配息的績優股票)為主,千萬別追求高獲利、高風險的投資工具或涉入金錢遊戲;尤其別輕易聽信他人的花言巧語,或是當心詐騙集團的騙術,也要避免沈迷賭博中,以免把養身的老本賠掉,就後悔莫及了。 此外,俗謂:「健康就是財富」,年過半百以後,還要注意的就是身體健康的問題。因為這時最明顯的差別就是,體力衰退,體能狀況走下坡,身體器官逐漸呈現老化現象,例如眼睛老花、頭髮稀疏、記憶變差及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出現。所以,身體一定要善加保養,保持健康的身體,就是擁有可觀的財富。 根據醫學研究,人體的血液循環,尤其是微循環系統會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功能減緩。30至40歲下降一坡,40至49歲再下降一坡,至50至59歲會有明顯的退化表現。通常50歲以上的人,容易感覺體力大不如前,容易勞累。如果50至59歲還自認寶刀未老,未能及時調整工作或生活、飲食方式,到60至69歲所有病號就紛紛出籠。
老年生活也是需要規劃的,「活到老學到老」確實是至理名言及必要的,除了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外,「老伴、老友、老本」三者都要兼顧。另一半是人生的伴侶,是唯一能朝夕陪伴你(妳)一生的人(台語稱「牽手」),彼此要互相珍惜、照顧及扶持,以牽手白首偕老。如果可以,常和兩三位知心老友一起相聚,閒話家常、餐敘或登山、旅遊,維持人際關係的互動與交往,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參加「老人大學」的課程,學習使用電腦及上網,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當然,信仰生活更不可少,除了禮拜天到教堂出席主日崇拜外,平日也可以多參與教會舉辦的活動及參與各項志工,都可以讓老年生活更多采多姿。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