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09 07:58:48瀏覽258|回應1|推薦7 | |
臉書推出「時間軸」,讓使用者可以簡單與快速掌握自己的脈絡,也可提供朋友們參與及瞭解,自己所分享的故事與生活點滴。這功能有人說好,但也有人反對,因為已改變大家對臉書內容瀏覽與操作介面的習慣。 「時間」對個人來說,有人每天高喊著不夠用,但也有人總覺得每天早上起床後,不知要做什麼。最近鄰居找我,希望我將個人經歷說給他的兒子聽,希望該小朋友能在當兵時間(替代役),能對自己未來與工作找到定位。 起初我還在思考,為何他要找我向他兒子說這些,難到這位當爸爸的人不能告訴他嗎?當我與該小朋友聊完之後,我深深覺得:「如果我在這成長階段,父親也找人幫我做人生規劃指引,或許我可以省10年的摸索期」。 我與該小朋友聊了很多,簡單來說:「時間過去就不會再回來,當自己看到別人在玩時,心裡是多麼嚮往;但反觀自己、家庭與未來,當下是否有足夠理由,可以讓我去玩」。 時間很重要,每個階段的規劃與學習更重要,為何學齡孩子要讓他們多感觀體驗學習,以及進行禮節與個性定位,因為上小學後,他們的行為就影響後續的求學態度。 我們在每個階段都會有所成長,只是自己是否從中學到東西,可透過與他人分享,讓自己咀嚼其中的美味,或在部落格(blog)或社群網站中分享自己的想法,進而獲得他人肯定與回應,這樣才對時間給你的權利,盡自己記憶傳承的義務。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