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中座,虛無第一座
2018/12/11 09:27:51瀏覽1402|回應1|推薦45

 

二十世紀臺中最初劇院

 

由母親生前的敘述,臺中驛站櫻橋通(後來的中正路,現今為臺灣大道)曾有一頁華麗。

那熠熠生輝的是一棟建物,不同凡響,圓拱形建築就在榮巍峨聳立,從此吸引來往路人目光。

那年1902,我在哪裡?你在哪裡?

那年是明治35年。

我的母親甚且還未來到人世,還未誕生在何厝庄清苦的輕便車車伕家裡,當然也還沒出養至疼寵她成小霸王的川端町莊姓人家,但這座母親一生恆常念念不忘的臺中州第一家,日資民營播放日劇的劇院,卻早她二十幾年生出來了。

所有者是臺中座株式會社,經營者則是石川太一郎的臺中座今臺灣大道及繼光街口,地號則為繼光段四小段一號,讓臺中的氣味更臺中了。初期臺中座僅僅日人能入劇院欣賞日劇,後來臺籍人士也被允許賞劇,但此般娛樂仍非一般市井小民勞動階層所能涉入。可那人人趨之若鶩櫻橋通榮町市街的劇院,足以讓那清苦年代的普羅大眾茶餘飯後閒談一二了。

劇院種種,那年代是為著在臺日人娛樂考量,即使1908年改建,依然不是為臺中的本地人做調整。即使到了1944年(昭和19年、民國33年)終戰前一年,來自員林的藝能挺進隊在臺中座表演愛國話劇,仍然是日方鼓勵的新劇,而非照顧多數臺中市民的娛樂取向。

 

 

※從臺中座到臺中戲院

 

二戰結束,臺灣光復,日人遣返,日資的臺中座何去何從?

屹立臺中市街的劇院建物,純然是座建築物,理應不具任何政治色彩,無法打包的劇院,能夠繼續提供臺中市民娛樂服務,接管臺灣的當局理所當然接收,建物產權後來移轉為中影所有,去除了濃濃東洋味的座字,改名臺中戲院,仍然安身一市之名,是眾多臺中人的戲院,以放映中影拍製的國片為主。

1965年(民國54年)中影出品的政策性電影,由葛香亭與唐寶雲主演的《還我河山》(即田單復國記)首映會,除了戲院前堆滿祝賀花圈,戲院裡更是座無虛席,甚至還有買站票觀賞的民眾。而執導《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李翰祥導演,所籌組的國聯公司與臺灣電影製片廠合作開拍的《西施》(江青主演),於1964年(民國53年)於臺中戲院上映時,亦是造成盛大轟動,據說我那喜愛古裝劇的外婆也是萬頭鑽動中的一員。

事實上,自五零年代之後,臺中戲院也放映香港邵氏公司拍攝的電影,如1963年(民國52年)放映的《杜鵑花開》(杜娟、張仲文、趙雷、文愛蘭、喬莊等人主演)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李麗華、關山等人主演)等片。彼時臺日仍有邦交,臺中戲院也會播映日片,1956年(民國45年)美空雲雀、江利千惠美、雪村泉等人主演的《羅曼斯姑娘》便在臺中戲院放映過。

 

 

※電影文明,廢棄物?

 

隨時推移,過往歲月裡臺中戲院的電影文明,一如戲院本身的命運,一點一滴褪去痕印,最終輕煙散去,夢一場。

記憶裡那處曾與我一家姊妹的青春並行,可如今臺灣大道一名大器響亮,卻難能再有昔時中正路的貼近生活。

民國6667年間敵不過新興戲院的競爭,戲院土地售予北屋百貨,那之後,始自1902年的臺中第一劇院臺中座、臺中戲院慘澹於怪手下傾圮,灰飛煙滅了。

而這時你在哪裡?我在哪裡?

母親也早已不進戲院看戲,她的年歲已然知天命了。

可母親依然津津樂道她記憶中的臺中座劇院點滴,姊妹則談著之前戲院裡觀賞的國片日片韓片西洋片,談到劇情如何如何的感人肺腑時,還不免一掬清淚。

到底哽著的是什麼?

臺中老城區曾經華麗的劇院,以及一頁珍貴的電影文明嗎?

 

那一頁究竟是電影文明?抑或廢棄物?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nwangee&aid=121206089

 回應文章

天涯遊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12/12 04:21
從小在台中長大,童年時經常隨著家人、同學前往台中戲院、東海戲院等老戲院觀賞電影。
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老戲院早已不存在了,只能在記憶中去追尋了。
旅美多年,每次回台中,只能在記憶中的老城區閒逛,對於那些新開發的近郊城區,我只能算是一個十足的陌生人了!
對於妳文中所提的懷舊情懷,頗能感同身受。謝謝好文分享!順祝冬安!
妍音〈王力芹〉(winwangee) 於 2018-12-12 16:29 回覆:

如今的我彷彿在地遊子,新市區固然光鮮亮麗,可我最深的戀仍然留給老城區。

感謝賞讀,問好天涯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