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23 15:18:23瀏覽2466|回應9|推薦130 | |
選舉狂熱引爆「躁鬱症」纏身 選舉狂熱症患者,多半都有輕重程度不一的躁鬱症,只因透過選舉這種壓力事件,才讓病情由正常或輕鬱轉而演變成躁症發作。 文‧圖/邱麗文 台灣的「選舉熱」一旦延燒,總有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新聞不斷出現;有人只要看到電視播出選舉新聞,腸胃就絞痛、食不知味,有人會為了選戰而夜夜失眠、焦慮不安,甚至瘋狂地做出攻擊別人或傷害自己的舉動……。似乎,這些人都被選舉的激情,撩撥到了失去正常生活的規律,也讓精神科門診開始出現程度不一的「選舉狂熱症」患者。究竟,這些深受選舉熱潮影響的選民們,只是因為一時的太過投入而情緒失控?還是根本就具有潛在的身心精神病症? 躁鬱症併發「選舉狂熱症」 王強(化名)是位大樓的管理員,平時除了執行大樓管理的勤務之外,他多半都一個人坐在管理處聽著隨身的小收音機,不太與來往的住戶閒聊,時日久了,也讓人對他穩重寡言的形象印象深刻。可是在2000年總統大選的半年前,他突然變得相當多話,並且不斷與往來的住戶談起選舉的種種話題,甚至還主動到某候選人的服務處要求擔任動員義工,以致整棟大樓因他的選舉狂熱而瀰漫著一股濃濃的選舉氣氛。 為了參與選舉的動員活動,年紀已超過六十的王強,總是不辭辛勞地到處拜票,甚至還將自己預存的退休老本捐出來助印選戰手冊,一反過去一毛不拔的小氣態度,讓家人感到相當吃驚也不解,卻又無法勸他適可而止。經過了將近三個月的日夜忙碌,王強的聲帶已經發炎,聲音變得異常沙啞,人也因為持續失眠而瘦了七、八公斤,卻還是充滿熱情地投入一次又一次的動員活動,任誰也無法讓他稍作歇息。 眼看著王強一天天消瘦,他太太感覺到相當擔心,卻又不知該如何面對他的瘋狂舉止,於是到處請教親友、鄰居,有沒有法子可以讓幾乎瘋狂的丈夫稍微緩和一下。後來王強的兒子看到了有關「選舉狂熱症」的報導,更加對父親的舉止感到憂心,於是就偕同母親,半哄半騙地將父親帶到台安醫院的「壓力門診」,看看能不能幫助父親擺脫這股因選舉而瘋狂的行為。 當許正典醫師第一次在門診中看到王強,都還來不及說話,就看到王強一會兒將助選旗子遞給他,一會兒又拿出選舉帽子送他,甚至還從背包裡拿出整疊的文宣手冊,硬是要擺在診間供人索取,隨後就開始談起候選人的種種政見……。在這一片混亂中,只見王強的太太與兒子,在一旁尷尬地直對許醫師搖頭,似乎也在對醫師說,這就是他們前來看診的目的。 好不容易等到王強的「政見發表」告一段落,許醫師馬上接話:「王先生,話說這麼多會傷喉嚨的,給你開一些保養身體的藥好不好?」慢慢地,醫師的關心與問候讓王強的注意力移轉了,於是主動向許醫師表明:「這陣子真的沒時間睡覺,服務處的工作實在忙不過來,大夥兒什麼事都找我商量,火氣也變得比較大……。」於是,許醫師又說:「那麼,再開一些降火氣的藥給你,好不好?」在一段配合王強狀態互動的對話後,王強的情緒也開始變得穩定些,人也安靜了不少。等到他離開診間,許醫師就將旗子、帽子、文宣等剛才被強迫收下的物品,偷偷塞回去歸還給他的家人,並詢問一些王強過去的病史及近期的相關症狀。 透過門診中與王強的互動,許醫師判斷這應該是「躁鬱症併發選舉狂熱症」的典型案例。他表示,「由於過去的選舉狂熱症患者,多半都有輕重程度不一的躁鬱症,並且透過選舉這種壓力事件,讓病情由正常或輕鬱轉而演變成躁症發作。」得知王強罹患「躁鬱症」,家人說什麼都無法相信,畢竟在他六十多年的歲月裡,從來沒有給人患有躁鬱症的感覺,怎麼可能因為一次的選舉,就變成了不容易治好的躁鬱症? 選前躁症,選後成「鬱」 由於王強過去並沒有躁鬱症的病史,家人只覺得他平時話很少,且經常會失眠、緊張,但應該不可能有躁鬱症。對此,許醫師強調,「多半處於輕躁或是輕鬱的病人,除非碰到重大的壓力事件,或是自己產生病識感主動求醫,否則根本不可能得知病情。像王強過去的症狀,已經符合輕鬱的症狀了,而這次受到這股前所未有的選舉狂熱影響,才讓他第一次轉成輕躁症發病。」 為何許醫師會如此肯定王強的症狀是躁鬱症在作祟?主要是因為在精神醫學的領域中,會導致這種強烈且持續性影響身心的選舉狂熱個案,幾乎全數都是躁鬱症的病人。那麼,完全沒有躁鬱傾向的人,會不會出現類似狂熱的症狀呢?許醫師表示,「除非投入的心態是基於某些預設的動機與目的,或是受到旁人鼓動的暫時性集體狂熱。」像是有些人迷職棒、迷足球、迷樂透、迷電玩……,也會給人過度投入且瘋狂的感受,只要持續的時間不太長,且沒有出現病態的症狀,應該都屬於正常的範圍。可是像王強這樣的政治圈外人,卻願意讓自己長時間投入選舉激情,甚至到身體嚴重損害的程度,就不是單純的短暫狂熱了。 為了讓王強的家屬相信這是躁鬱症導致的結果,許醫師除了開一些穩定情緒的藥物給王強按時服用外,還附帶提醒家人:「通常這類患者,多半都會在選後轉變成鬱症。」果然,當這場政黨輪替的總統大選落幕後,王強整個人都變得懶洋洋,連工作都不想要了,甚至還持續好幾天不說一句話,這時家屬才相信王強罹患躁鬱症的事實,並且不敢懈怠地持續催促他定期服藥,以保持生活作息的正常穩定,並讓病情不致更加惡化。 自我約束,切莫輕易停藥 罹患躁鬱症的人口比例,約佔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一,其病源多半來自先天的遺傳基因,可是現今真正接受過治療的人數,根本還不到一半。所以許多陸續被發現的躁鬱症患者,多半都是經由特定的壓力事件,才會讓病況真正被旁人察覺,進而有機會及時接受治療。躁鬱症的患者,只要控制好病情的輕重程度與持續時間,往往不須過於將病情擺在心上。 許醫師曾經透過「輪胎與環境」來比喻躁鬱症,他說,「躁症發作時輪胎會灌飽氣,而鬱症發作時輪胎就會洩氣;所以過躁容易導致爆胎,過鬱則完全沒有活動力。而環境的好壞就像道路,路況好可以防止爆胎、也可以讓洩氣中的輪胎不致無法前行。」所以當環境變得惡劣時(發生一些天災、人禍或是不正常的壓力事件),一些原本不被察覺的病人才會陸續出現。 據瞭解,許多對自己病情懷有病識感的躁鬱症患者,特別喜歡處在「輕躁」的狀態,因為當他們進入輕躁階段,總會給人開朗、積極且對自己充滿自信的感受,而且創作力旺盛,整個人都在發光發熱,也不會有倦意。所以當病人感受到選戰日益增溫的氣氛,就會忍不住想要停止服藥,並希望自己的情緒也能變得高度投入,而不是旁人眼中缺乏生氣的病人。許醫師表示,「曾經有些長期服藥的病人向我反應過:在服藥的期間,連情緒起伏的權利都沒有,實在非常不舒服。因此面對選舉這種充滿壓力的事件,有些病人往往會自動減少服藥、甚至停藥,導致情緒完全失控,甚至因此而併發選舉狂熱症。」 由於今年的北高市長選舉,氣氛遠比過往幾次都冷,所以今年前來精神科求診的選舉狂熱症患者,多半都是兩年前曾經就診的舊病患,主要是病患家屬為了避免兩年前的瘋狂舉止重現,前來門診看看有沒有預防發病的方法,而王強的家屬也帶著他前來複診。再次看到王強,已經不見當初那股咄咄逼人的氣勢了,也不見他提及有關選舉的話題,可見定期服藥已經幫助他回復正常的情緒,從外表完全感受不到他與常人有何不同? 面對這些回診尋求諮詢的舊病人,許醫師總是對他們說,「今年是經濟最重要,大家一起來拚經濟,不要將情緒都擺在選舉的事件上,只要是適可而止的投入,並且自我約束,應該可以不需要治療。」說這些話的用意,主要是想給病患一些現實感,讓他們尋求其他方法來轉移對選舉的過度投入,並且訓練自我約束的能力。 面對長期受到躁鬱症所苦的病人,許醫師總是希望,「一定要自我提醒,讓情緒持續保持在平穩的狀態,且盡量遠離壓力事件,不要輕易停藥。」否則當輕度躁鬱轉成重度躁鬱,那就不是看看壓力門診就能幫助得了的。許醫師又強調,「壓力沒有大小,只有抗壓能力的大小。」所以要隨時注意自己的情緒週期,如果持續憂鬱或高亢的時間太久,最好還是主動找精神科門診看一看,畢竟預防重於治療,別讓難以治癒的躁鬱症,有機會與你共處。(2002,張老師月刊) 後記:(2008,三月) 這篇文章中的個案,是受到2000年總統大選的選情過激,導致身心症的躁鬱發作;選前躁症、選後鬱症,是觀察的指標。而,這樣的個案,不單只發生在勝選或敗選的陣營,只要是投入選戰過度,進而導致身心失衡的,都是高危險群。關於身心症的躁鬱,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都能完全康復;但,如果任由病情一拖再拖,進而演變成真正的躁鬱症,就要一生服藥來控制了。 對於民主國家來說,政黨輪替本就是一種常態;只有經歷過多次的政黨輪替,民主才能真正深化,並發揮制衡的力量。但,台灣還是個新興的民主國家,面對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很多人難以接受,也是正常的現象,導致2000、2004、2008的總統選舉都無比激情,甚至撕裂多元族群共榮共存的和諧;如今,總統直選已經舉辦了四次,並再度經歷了政黨輪替,相信,人們的情緒應該也會漸漸回歸理性,不再那麼無法承受改變了。 我們可以用選票來支持,也可以用選票來制裁,這就是民主的核心價值。選舉只是一時的,我們必須關心政治,但,實在不需要陪上身心失衡的代價。祝福!所有情緒還停留在選舉之夜的狂喜或狂悲的選民!!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