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9 13:39:30瀏覽1487|回應1|推薦1 | |
龐畢度中心其實當初是一件爭議頗大的工程。 龐畢度接替戴高樂成為法國第五共和的第二任總統,他的目標是將巴黎建立為現代化的城市,龐畢度中心(原名為the Centre Beaubourg,後因龐畢度逝世後才改名)的建置,將20世紀現代藝術予以收藏展示,就是其現代化巴黎的工程之一。因為目標在展示現代藝術,及其現代化巴黎的目標,所以整體設計都與傳統的美術館/博物館截然不同。 一件建築工程,尤其是美術舘,竟然將「走廊、管道、電扶梯、柱子和繫件等」都安排在建築物外側,「讓這座建築物看起來好像『內衣外穿』」,「建築興建後,引起極端的爭議,由於一反巴黎的傳統風格建築,許多巴黎市民無法接受,但也有藝文人士大力支持。有人戲稱它是『市中心的煉油廠』」。當初的設計者 Richard Rogers直到2007年才在70歲高齡獲得建築界的諾貝爾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評審讚揚他的作品為「對現代運動的魅力具有獨特詮釋,如將建築物變身為機器、對建築的透明性及明晰度的安排、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整合,以及使用者所希望的樓層安排彈性化等」。這些讚美均指向著龐畢度中心當初的設計理念。很多台灣人不知道的是,這位建築設計師正是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的設計者,若是想了解一下Richard Rogers的設計理念,找個時間去高雄「中央公園站」看看,或許會得到一些啟發呢! 我在擔任民進黨國際部主任時,與法國社會黨負責推動國際合作的人交好,曾有一次在巴黎時他帶我去龐畢度中心,那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認真看待現代藝術作品,記得我坐在一片藍的繪畫作品前,怎麼樣都不認為自己真能看得懂這樣的畫作,所以還是回來認真的喜歡我看得懂的畫,如莫內、escher的畫。但看展的同時,樓上卻有一個有趣的展覽,記得是針對18世紀來法國知識份子對日本的象徵藝術的沉迷做了展示,從法國人眼中,日本人幾乎是天天生活在象徵中,不論是說話、繪畫 (浮士繪)、陶塑等等,都展現了高度的抽象,這些都讓法國人相當迷戀。法國人對象徵的興趣來自於現代語言學之父Ferdinand de Saussure,由其開啟關於siginified(符徵)及signifier(符旨)的研究,已衍生成目前法國學術傳統中之最重要一環。當初看到展示中將過去法國知識份子對日本文化的迷戀毫不保留的展現出來,也讓我重新燃起對日本文化的高度興趣。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