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23回[紐西蘭。奧克蘭] Holy Trinity Cathedral 聖三一大教堂
2020/07/25 22:32:27瀏覽838|回應0|推薦1
旅行日期:109.02.17
關鍵字:帕內爾、Parnell Rose Garden、Holy Trinity CathedralSaint Marys-in-Holy Trinity Cathedral

昨日密布雲朵的天空,在今日早晨又恢復一派清朗的景象。從伊甸山出發,順著國道16號到達奧克蘭城北的帕內爾(Parnell),依照行程規劃,我們首先參觀法官灣(Judges Bay)旁的帕內爾玫瑰花園(Parnell Rose Garden)。帕內爾舊名「Pukekawa」,是古代毛利人的戰場,西元1840年,殖民政府向居住在此的毛利人收購3000英畝(約12.14平方公里)的土地,隔年9月,商人羅伯特.托德(Robert Tod)買下其中約三英畝(約12,140平方公尺),將其細分成36個小區塊,並且在廣告上稱這地方為「帕內爾」。

帕內爾是奧克蘭歷史最悠久的街區,也是最高檔的街區之一。西元1913年,帕內爾由一座獨立的城鎮,併入成為奧克蘭轄區的一部份;在此同時,接近海濱的坡地被闢建為帕內爾玫瑰園,玫瑰園後來也被稱作道夫.邁爾.羅賓森公園(Dove-Myer Robinson Park),是為了紀念歷史上任職最久的奧克蘭市長──Dove-Myer Robinson,任職期間長達18年(1959~1965,1968~1980)。玫瑰花園是公園裡最熱門的景點,甚至在每年11月舉辦玫瑰花節,就算春天已經遠離,園圃中仍然能欣賞到形形色色的花卉。

坐在大樹下,姑姑和我一面吃著蘋果,一面悠閒地觀看往來的人群。一個黑人似乎注意到我們的存在,只是生性內向害羞,低頭在花圃之間漫步,有時拿起手機將盛開的花朵拍攝下來,有時只是在椅子上坐著,轉眼間便不見蹤影;此外,有時可見白人祖父祖母推著嬰兒車,同樣享受早晨清新空氣,見到樹下吃蘋果的我們,不禁點頭會心一笑,似乎認為我們也懂得箇中意趣。

1.

轉進聖史蒂芬大道(St Stephens Avenue),與帕內爾路(Parnell Rd)交會的路口,聖三一大教堂(Holy Trinity Cathedral)和聖瑪麗教堂(Saint Marys-in-Holy Trinity Cathedral)是帕內爾最重要的地標,更是奧克蘭的宗教信仰中心。兩座教堂比鄰聳立著,且在門口都豎立黑底白字的「open」旗幟,代表當下開放參觀,思考了一下,我決定選擇先參觀建築體積較大的聖三一大教堂。

走進右側小門,原以為幽暗的室內此時豁然開朗,一個年邁的男士與一個年邁的女士正坐在門口交談,不確定他們是否為夫妻,見到我時,都從座位上站起來,微微鞠躬向我招呼,儀態溫文儒雅。「這裡是聖三一教堂,現在裡面都可以參觀,期望您能獲得感動,並且獲得上帝的祝福!」男士在我耳邊輕聲說到,濃烈地英國腔使我一時無法意會,只好請他又重複說了一次,他微笑了一下,再次解說一遍,並且引導我走向大廳中央。

\

矗立管風琴的挑高中殿(Nave),不禁使我肅然起敬,舉手投足也變得小心謹慎,唯恐一個步伐,或者一個手勢,擊碎彩色玻璃高懸的寧靜。由建築師Richard Toy設計,眼前所見的中殿在1995年落成,保留原有教堂建築形式,又和隔壁的聖瑪莉教堂「對話」,造型新穎又不顯得突兀。即使不如歐洲眾多教堂,歷經數百年無數藝術家的雕琢,聖三一教堂的大窗戶(The Great Cathedral Window)出自Nigel Brown之手,面積南半球最大,展現歐洲與玻里尼西亞文化的結合,呈現另一種和諧、交融的美感。

2.

西元1843年,紐西蘭納入英國殖民地的第四年,英國國教主教喬治.奧古斯都.塞爾溫(George Augustus Selwyn)購買現今聖三一大教堂的土地,「I hope our Cathedral may hereafter be traversed by the feet of many bishops better shod and less ragged than myself.」(我希望未來在這座大教堂裡,穿梭其間的主教穿著較好的鞋子行走,而不需要像我一樣篳路藍縷。)北起雷恩加角(Cape Reinga),南至懷卡托都是大教堂的教區,除了主教教區會議(Diocesan Synod)或者宗教節慶,大英國協日(Commonwealth Day)和澳紐軍團日(ANZAC Day)皆在中殿舉辦。

主教喬治.奧古斯都.塞爾溫深受人們愛戴,是影響紐西蘭宗教與社會的首要人物之一。西元1809年4月5日出生於英國漢普斯特德(Hampstead),就讀劍橋大學期間,也是游泳和划槳好手,1839年與薩拉.塞爾溫(Sarah Selwyn)結婚,1841年10月17日被奉為紐西蘭主教。到達紐西蘭之後,主教花費半年的時間行遍三分之一個紐西蘭,又親自駕船前往美拉尼西亞傳教。終其一生,主教守護毛利人的權利而夙夜匪懈,並且為紐西蘭的捕鯨人、伐木工,或者與毛利人通婚的歐洲白人生活留下珍貴紀錄。「Ka mārama ngaā mea katoa.」(一切都將光明!),臨終前,主教仍如此相信著。

薩拉.塞爾溫(Sarah Selwyn),主教喬治.奧古斯都.塞爾溫之妻,無論宣揚基督教義,或者維護毛利人的權利與尊嚴,她一生跟隨丈夫的腳步且努力不懈,毛利人尊稱她為Mata Pihopa,意思是「母親」。

3.

除了主教夫婦之外,還有五個重要人物:主教威廉.加登.考威(William Garden Cowie)與其妻伊麗莎.珍.考維(Eliza Jane Cowie)、藝術家卡羅琳.哈里特.亞伯拉罕(Caroline Harriet Abraham),以及首席大法官威廉.馬丁(Henry Martin)與其妻瑪麗.馬丁(Mary Martin)。在英國殖民紐西蘭最初的半個世紀,歐洲移民與毛利人不時為了土地而發生衝突,城市基礎建設又相當匱乏,他們以真摯的信念與愛心為社會服務奉獻,守護毛利人的權益,照顧婦女、兒童,以及身心障礙者等社會弱勢,至今仍然被世世代代每一個紐西蘭國民所尊敬。

從中殿走向教堂後方,每一個腳步都是將近兩百年前,主教喬治.奧古斯都.賽爾溫篳路藍縷的艱辛,而教堂幾經翻修,如今眼前所見,已經是1973年的新歌德式建築。十字斗栱之下,不時可以見到一盆一盆精美的插花,其中一個小房間內,懸掛南北「顛倒」的地圖,不曉得在信眾的心目中,世界觀是否也是如此?教堂後方的禮拜堂,於2016年重修完成,由此可以遙望市郊的獨樹山。

4.

相對於聖三一大教堂的新穎,聖瑪莉教堂造型十分古樸。建於1898年,聖瑪莉教堂由建築師班傑明.芒福德(Benjamin Mountfort)設計,而他正是設計基督城座堂的建築師;起初,教堂計畫以磚塊和石頭建造,但是被認為造價太過高昂,因此更改成貝殼杉建造的教堂。聖三一大教堂落成之前,聖瑪莉教堂是英國國教的基地,也是主教喬治.奧古斯都.賽爾溫宣揚教義的場所,西元1953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更曾經親臨教堂。西元1982年,人們將聖瑪莉教堂旋轉90度,並且跨越帕內爾路,挪移到聖三一大教堂旁的現址。

就在教堂入口上方的牆壁上,是貝倫妮絲.盧克(Berenice Luke)製作的「女人窗」(the womens windows)。三個頂部的窗戶描繪聖母瑪利亞生命中三個重要的時刻:天使報喜(The Announciation)、身為母親(Mary as Mother)、哀悼與受難(Lamentation and Crucifixion);至於下方的窗戶,則是為了紀念莎拉.塞爾溫、瑪麗.馬丁,以及和伊麗莎.考維等婦女,她們以畢生的心力,造就今日紐西蘭平等富足的社會。

連接傳統與現代,歐洲移民與毛利人,聖三一大教堂與聖瑪莉教堂承先啟後,透過無數虔誠善男信女,將人世間的美好,以日復一日的歌詠傳上天聽。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lliamluo1227&aid=14443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