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進入企業界之後,才了解學校的教育跟實際工作有多大的差距!從小只會背蠶寶寶循環圖的人,怎麼會去觀察死當在工廠的機器?而確認它發生了什麼問題?上面沒貼機台生命循環圖。那些被教育成不預先背下循環圖,而是經由觀察記録,並與同學討論的人,了解養蠶也不一定都會走完循環,有些人發生問題養死了。才會去探討原因的不同,學習吸收別人的意見。才會在日後面對死當的機台時,找人討論,集思廣益。判定是電控?動力?還是那方面的問題?問題確立了,解答就容易了!出題目比找解答的人才重要!悲哀的是鴻海等企業還在懷念用抽股票送大獎的方法去叫人做事情的日子
這種方法容易學而且鼓勵人才投機
只有落實教育訓練,教人做事情,才能區隔市場,留住人才
武大郎玩夜貓子,什麼人玩什麼鳥,進入企業當主管的優秀學生,用人也迷信名牌,不會自己生養。說實話,工廠的工作不用台清交的人才,生育率不夠了,中台,南台,清雲之類的科大生交互訓練就夠用了。可惜,台灣企業還沒覺醒動起來。實在應該學日本建立公司的教育訓練所。科大生一進來,按部就班授與工程師的五大基本修練:工廠運作機制,基本統計與SPC簡介,異常處理,品質系統及問題分析與解決。訓練成了。薪水就可從22K變44K。創造雙贏,互蒙其利。善用我們的人力資源,串連學校與社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