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台灣客家世紀印象展-系列4」,從去年十二月花蓮開展至今,深深感動在地的客家鄉親,以「東部客家移墾」做為這次主題,也讓許多新一代的居民親身感受當時東部客家艱苦拓荒的「硬頸精神」。
客家移墾後山,始於清治後期。1895年,日本人為殖產興業,開發東部資源,有計畫地從日本內地移民東台灣,計畫失敗後,方招攬西部漢人移墾東部,從而帶動一波移民潮。戰後初期,由於實施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措施,再次促使客家人前往後山發展,花、東兩縣遂漸漸成為桃、竹、苗、六堆地區之外客家族群的分布地。「處處為客處處家,日久他鄉是故鄉。」對客家人而言是輾轉流傳的一段既美麗又悲傷的詩詞,亦道破經歷多次遷移及與多族群共處的經驗,讓後山客家族群在語言、風俗、信仰等各方面,揉合著新的元素並也同時保有原本的傳統風貌。
3/2~3/15即將巡迴至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而「處處為客處處家」的展覽故事,將從「產業與交通」、「習俗與信仰」及「生活圖像」等三種面向,跟隨客家詩人─葉日松老師的腳步,以及一幅幅在地人提供的珍貴老照片,再現昔日東部客家風華,與客家人移墾後山的決心與勇氣。
由是,本次展出主軸首先聚焦在產業與交通:
西元1910年前後,日本政府推動官營移民,雖因水土不服等因素終告失敗,但私營民村緊接其後出現,再加上相關產業政策推波助瀾,除了使樟腦、糖業、伐木、菸草、茶葉等產業在花東日益繁盛,更促使水利觀念與相關設施在後山日趨成熟。直到戰後1960年左右方歇的客家移民潮,即與卑南、關山大圳等水利建設的修竣息息相關。
其次,於習俗與信仰方面:
儘管後山地廣人稀,充滿經濟的誘因,然而離鄉背井、披荊斬棘在陌生異域墾拓的移民,除了日日胼手胝足、披星戴月,還得不時承受大自然的無情挑戰與摧殘,以及政策的翻轉甚至政權改變的重新適應!在面對林林總總的嚴峻生存考驗時,信仰便成為他們尋求庇佑與安定內心的篤定力量。
除了聚落形成初期的伯公及客家人特有的義民爺信仰,在漫長的墾拓歷程中,有不少歷經曲折、但迄今仍金碧輝煌、香火鼎盛的廟宇,例如吉安五穀宮、鳳林壽天宮、玉里協天宮、關山天后宮及南山寺,展現出客家移民慎終追遠的虔敬心意,在在令人感受客家族群俯仰於天地間的素樸與堅毅。
最後,就生活圖像而言:
雖說當年大多數客家移民都是赤手空拳到後山打天下,可也有不少是抱持經營大志而來的事業家,當我們循著圖像飛越時空,發現在同一個時代既有一面照料鳳梨,一面照顧幼兒的母親,有勤快採集間芒花製作掃把的阿婆,同時也有術德兼備的女西醫和勤於親切家庭訪問的女教師,便初步暸解當時社會的多元化與豐富性。
從茅草屋到泥磚屋,從擁有一鑊一灶便心滿意足,每向前邁進一步,都是「履履」皆辛苦的移民生活,印證了詩人─葉日松所說的,是用汗水澆淋得來的美麗花朵。
在台東的展期將在2010/3/2~2010/3/15,於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巡迴展出,故事內容將從1920年花東沿岸的海濱說起,透過先民移墾光影巡禮,將勾勒出深刻而令人動容的花東客家移墾腳蹤。
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網址:http://hakka.taitung.gov.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