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0 17:27:44瀏覽416|回應0|推薦1 | |
按:這是我在11月3日寫的,投到報紙沒有刊出的文章,不幸言中,只是政府依舊麻木!!!!!!!!!!!!!!!!!
新聞報導北部某區域教學精神科主任醫師指出,近一年來臨床出現一些年輕的認知障礙患者。由於認知障礙屬於[失智症]的前期症狀,他也警告若未適當治療,極有可能進展成[失智症]。由於行政院長吳敦義日前答覆立法委員質詢重申即使與美國重開TIFA談判,也不會接受以進一步開放美國牛肉製品為條件,再次提醒國人美國仍以全面開放美國牛肉製品為自由貿易談判的首要議題。
身為一個臨床精神科醫師,我要提醒政府、國人以及同業醫師,英國在2002年完成了前100個新型庫賈氏症患者的臨床症狀統計中,早期症狀都是以精神症狀為主,只有部分病人合併出現神經症狀,要一直到發並將近一年後,才會完整出現典型的精神症狀合併神經症狀。精神症狀中,屬於認知障礙的[記憶減退]約在發病後第2個月到第6個月間開始出現,而且有一半以上的新型庫賈氏症會出現記憶減退的症狀。由於新型庫賈氏症會在一年內導致患者死亡,而且有經由輸血或器官移植等醫療過程傳染他人的危險,具有公共衛生上的虞慮。因此,儘管台灣即使出現新型庫賈氏症的案例,患者人數和其他原因引起的[類失智症]人數相比,可能僅佔非常小的比例,政府仍應責成疾病管制機關就這些極為年輕(據稱有僅25歲的病例)的認知障礙患者建立適當的監測與追蹤機制。 當然,記憶障礙並非新型庫賈氏症唯一出現的精神症狀,在英國的研究中,一半左右的病患一開始其實多數是因為憂鬱、焦慮、畏縮、激躁、不安等症狀而被家庭醫師轉診到精神科做進一步診斷和治療的。但是在台灣,政府似乎沒有和臨床的精神科醫師之間建立一套有效的通報機制,讓疑似新型庫賈氏症的患者得以有效率和有效能的接受醫療和公共衛生的服務。所以,即使經歷了英國的慘痛教訓,台灣可能也要等到第一個新型庫賈氏症的病例被終於確認後,政府才會在輿論的壓力和社會的恐慌中,緩慢地採取已經落後的公共衛生措施。希望此文能點醒政府權責單位採取行動,也希望台灣不要真的出現第一個新型庫賈氏症病例。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