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改怨與願 蒼白的15歲學得好累
2009/12/30 11:58:13瀏覽368|回應2|推薦2
教改怨與願 蒼白的15歲學得好累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09/12/18

不論學生、老師和家長,對台灣的教育都抱怨連連。國中生認為上國中只代表更多考試,基測是刑罰;高中老師替學生叫屈,台灣高中生要上23門學科,負擔居全球之冠,忙得只能利用上課時間吃飯;家長則因參考書是教科書數十倍重,把孩子v壓垮而不捨。
教改體檢總論壇昨天檢討台灣教育的「怨」與「願」,邀請家長團體和高中、大學老師座談,並公布一名高一學生8月寫的告白信,訴說自己「為何是蒼白的15歲」。
這位學生七年級跟家人到美國讀公立學校,讀書很快樂,上課就像聽故事,學了就是自己的,不會忘記,因為可以運用,「不只是為了考試分數」,是國中學習最多東西的一年。
但八年級回台灣面臨考基測壓力,不知道為什麼學習,「上了國中只代表更多更多的考試」,令人失望,基測是可怕的夢魘,同學下課總往籃球場衝,回到家拚命上網,藉此紓解課業壓力。很多人對課業愈反感,「常常連做都不做就想放棄」。
北市中山女高退休老師段心儀痛批高中課綱「不及格」,要上23門課,高中生應付學科及活動,一天24小時都不夠用,只能犧牲常規,上課吃飯,她說,如果偶一為之,無可厚非,但教師不能堅定把關,學習風氣會江河日下,值得全國一起正視。
台北市教育關懷會常務理事樂淑樺有兩個小孩,一個讀國三,一個讀研究所。她指出,教科書薄薄一本,參考書卻是數十倍重,把孩子都壓垮了。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說,她之前看到一群高中生,看起來「吃不好、睡不飽、跑不動、學不了」,十七、八歲的孩子走路是用拖的,穿的衣服垮垮的,升學壓力沈重。銘傳大學國際學院資訊科技應用學程主任王立天質疑,中學教育抽離考試後,還剩什麼?



95、99課綱 退休師:都不合格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09/12/18

教改總體檢論壇昨天檢討2009年台灣教育的「怨」,並提出2010年的「願」,呼籲政府2010年應盡速召開「教育改革檢討會議」或「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透過誠懇對話、虛心反思,全面檢討十餘年的教改成效,並擘畫教育新藍圖。
教改論壇成員之一、政大教授周祝瑛指出,馬政府上台,一年七個月過去了,看不到積極作為,多是因循舊制的「微調」,例如九年一貫及高中課綱;以及即興的「應急」措施,如大專畢業生企業職場實習計畫、國中小營養午餐全部免費,卻看不到願景和章法。
周祝瑛也表示,台灣品格教育需要重新思考,她日前接待一團新加坡菁英學生訪問團,新加坡學生問她,為什麼台灣的國中小學生上課不用對老師起立、敬禮?「是不是台灣民主自由到不需尊師重道?」讓她很尷尬,只好回答,「台灣教育不重形式,較重實質」。
北市中山女高退休教師段心儀說,不論95、99課綱都不合格,只是讓大量理論塞進去,讓學生忙到不行,但政府都將每次建議「塞進去」,學校愈做愈多,學生也很苦,因此,政府應儘快完成12年一貫課程規畫,重新檢討,給學生最好的課綱。
台大化學系退休老師劉廣定也贊成要儘快完成12年一貫課程規畫,且要修訂課程內容,他說,國高中老師和學生沒有寒暑假,都在補習,但以科學、化學等學科來講,內容嚴重落伍,學跟沒有學一樣。



教改總體檢/為何是蒼白的十五歲?一個國三生的告白
【聯合晚報╱教改體檢總論壇提供】
2009/12/17

基測…在之前可能是一個遙遠的名詞。
基測…在之中可能是一種嚴酷的刑罰。
基測…在之後可能是一個早已被淡忘的敵人。
我是一個國三生,這三年中的我有如在驚濤駭浪中的一艘小船,似乎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只能隨浪漂流。這三年中我很疲倦,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經過這些波折般的考驗,以前所認為不屈不撓的不敗精神已被無情的摧毀,我累了!
七年級,隨著一家人出國,去美國就讀公立學校。這樣的決定似乎是苦難的開端,卻也是開拓另一個道路的開始。那時我是如何的不滿意父母的決定,後來才發現那一年反而是我國中生涯中學到最多東西的一年。因覺得讀書是快樂的、有趣的,所以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不但學得有效率,且能記在腦裡很久都不會忘記。當時學校的進度其實不快,老師要求的是腳踏實地的學習,而不是死背死記。
印象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一堂社會課 (Social Studies) ,老師以不同的方式來教課,有一次甚至由學生來上課分享。這種教學方式跟台灣很不一樣。每次上社會課就好像在聽故事,但最不一樣的是,學的東西保證是自己的,這些東西無法被遺忘,因為那是快樂的經驗,而且能夠在生活中運用,而不只是為了考試分數。
那年的快樂是那種不被壓抑的過程,而我現在才發覺原來這種快樂是多麼的珍貴。
八年級,我回到了台灣,正式接受了基測的洗禮。原本充滿期待國中生活的心情,卻在往後瘋狂的一年中,發現自己真的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學習?為了什麼目標而去努力?那年真的很辛苦,當人沒有完全的掌握跟認知時,一切都亂了。
上課開始變得心浮氣躁,因為不知道為什麼要學這些東西而想放棄,一有空時只是想藉由上網發洩緊繃的心情和壓力,精神上的我已經開始不支倒地。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我們同班同學的狀況也沒有比我好多少,從七年級開始,他們就面臨考基測的壓力,也明白上國中只代表更多更多的考試。
從一個當事人兼旁觀者的角度,我發現他們的行為證明了原來讀書還是有無形的壓力在控制著他們。當他們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時,多數的人會以打球或打電玩等來當作舒壓的方式。最好的證明是在學校裡每節下課,同學們總是抱著一顆球往籃球場衝,把每節下課當成最重要的事。回到家就拚命上網,以此來抒解上課的壓力。那時許多同學對課業越來越反感,常常連做都不想去做就想放棄,即使有時嘗試著想改變這種情況,也都徒勞無功。
那時的我,很容易讓理智陷入瘋狂狀態,每次與家人吵架的結果,都是我自己躲在房間裡痛哭流涕,覺得自己已經沒救了。於是,我很想很想逃避我人生道路上的大石頭──基測,但我有其他的選擇嗎?就這樣撐了大半年,終於結束了這場可怕的夢魘。基測,原本是要測驗學生的基本能力,但到最後證實了它其實是一種必須跟著全班拼命的考試念書、反覆練習選擇標準答案、其他不必想太多,否則就不會有好成績的失敗教育。
九年級考完基測後,要畢業了,應該要很開心才對,不是嗎? 不是,越接近畢業我的心情越浮躁,有時緊繃得像轉緊的發條,有時像懶散的一條蟲,我發現自從上次靜下來好好想一些能讓我開心的事是好久以前的事,我已經忘記無負擔是什麼樣的感覺了。
所謂的國中生活竟是那麼的令人失望…至少對我來說。
【2009/12/17 聯合晚報】



冷眼集/本位主義 壓得孩子喘不過氣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特稿】
2009/12/17

台灣教改十幾年,搞得學生、家長和老師都叫苦連天。馬政府上台後,教育問題還是治絲益棼,九年一貫課綱、高中課綱無論怎麼調整,都無法令大家都滿意。升學管道雖然更多元,但老師的多元教學能力還有待提升,家長追求明星學校的心態仍沒有改變。對學生來說,快樂學習、健康成長,似乎仍是遙遠的夢想?
未來的競爭力在「腦力」,人才是競爭力的根本,台灣的教育如何在快樂學習與國際競爭力上找到平衡點?不是一個教育部長可以解決。
但官員都太忙了,忙著主持各種會議;教授都太本位了,物理很重要,生命教育很重要,公民教育、人權教育、母語教育等等都很重要。加諸學生的學科有增無減,無法負荷時,只好選擇放棄。
台灣的中學生是最痛苦的世代,因為太痛苦,上了大學之後就大解放,學生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麼?教育的本質是什麼?解決紛紛擾擾的教育問題,可能要回到原點,放棄各種本位主義。為孩子的未來人生著想,唯有許給孩子一個有希望的未來,才能進一步追求國家競爭力。
而在許給孩子一個未來之前,身為親、師、官的大人們 ,更應切記先放眼孩子的「當下」。
當 10歲的孩子暗夜飲泣校園霸凌、 15歲的孩子哀嘆自己人生蒼白、20歲的大學生上課吃泡麵之際,除了藍綠口水、除了意識型態、除了江陳會的10萬人大遊行,我們是不是更該先從愛身邊的孩子,從幫孩子做起呢?
【2009/12/17 聯合晚報】



教改怨與願 教部明年總檢討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臺北報導】 2009.12.19 02:39 am

教改總體檢論壇前天邀請家長團體和高中、大學老師座談,檢討臺灣教育的「怨」與「願」,呼籲盡速召開「教育改革檢討會議」或「第8次全國教育會議」。教育部回應說,明年8、9月將召開「第8次全國教育會議」,並定調為「精緻、創新、公義、永續」。
教育部常務次長陳益興表示,針對教改總體檢論壇提出的呼籲,教育部會負起責任,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導正教育問題,也盼全民共同來關心教育的永續發展。
他指出,有關論壇所提教育改革議題,教育部均已推動運行中,過去也相繼成立3個委員會,運行相關問題。他舉例,不管是通過辦理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有條件開放符合條件的大學辦理單獨招生,擴大辦理大學繁星計畫等。
此外,建議大學評鑒采認可制,鼓勵大學辦理自我評鑒,強調「學生學習成效」,研訂「私立高檔中等以上學校轉型及退場機制方案」,必要時教育部主動預警。
陳益興說,創建中小學生規律運動習慣、推動普及化運動計畫,例如以往第一堂課,老師常問小朋友「吃飽了沒?」,可改問「你運動沒?」替換,同時強化藝能、活動課程。
【2009/12/19 聯合報】@ http://udn.com/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xing&aid=3638027

 回應文章

王大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讓學校回歸正軌
2009/12/30 14:15

1.教育專家教授都太本位了,物理很重要,生命教育很重要,公民教育、人權教育、母語教育等等都很重要。課程科目舊的不去新的一直增加,加諸學生的學科有增無減,無法負荷時,只好選擇放棄。建議減少或合併中學的學習科目,讓部份通識課程回歸社會教育 。

2.讓學校回歸教育專業(教學)吧 ! 官大學問大由上而下制定大量評鑑項目、研習主題,要求學校辦理各式活動以作為學校評鑑、考核,怎能不影響校長主任們的辦學,學校辦理這類活動太多了,又怎能不影響老師的教學及學生的學習呢 ?

3.時代越來越快速分工也越細,小學包班制的教學需要檢討,美術老師敎數學、體育老師敎國語等等,類此不專業的教學也是造成今日學生數學國文低落的原因之ㄧ,增加小學專業教師員額編制,解決此種不合教學專業的包班制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