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預防孩子的老大情結
2011/11/10 21:09:00瀏覽1348|回應0|推薦23

預防孩子的老大情結

育兒生活 11月號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東吳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 徐儷瑜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莫茲婷


家裡來了新的小寶寶,老大卻顯得落落寡歡,不斷用生氣、搗蛋,甚至把自己變得什麼都不會,來表達心裡的不滿,這些行為你是否都注意到了呢?自古以來,手足之間的爭寵,一直是令父母頭痛的問題,爸爸媽媽該如何處理孩子的「老大情結」呢?怎麼做才能讓老大歡喜的迎接新弟妹的到來?

當哥哥姊姊了~

弟弟妹妹是禮物?
你家的老大準備好要當哥哥姊姊了嗎?如果你天真的以為,新生兒對老大來說,就像是一個特別的禮物,那就大錯特錯了!大多數的孩子可不這麼認為。相反的,老大面對媽媽對小寶寶的關注與照顧,會感到自己被忽視,產生一種「老大情結」,進而對這個小寶寶充滿敵意。
 
究竟,什麼是老大情結呢?情結又是什麼?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莫茲婷指出,所謂「情結」(Complex),是每個人從他的生命經驗裡萃取出來的,影響他怎麼看世界、怎麼看自己的一種自動化的自我暗示,會反映在他的想法、感受及行為上。這種自我暗示可以正面也可以負面,雖然它像一個「結」一樣,固著在人的心裡,但只要找對方法去「解套」,這個結也可能轉變為一種正向資源。
 
老大情結的問題核心,其實是一種「不安」、「焦慮」的內心感覺,在小弟妹出現後,老大會害怕自己的重要性被取代,擔心父母的愛會從他身上轉移到新來的小寶寶身上,年齡小的孩子想像力特別豐富,他甚至會害怕爸爸媽媽有了更可愛的小寶寶後會將調皮、搗蛋的自己遺棄,如果父母忽視孩子的這些反應,或是處理不當,老大可能會一直心懷不平,更加強化這種老大情結的心理狀態。
 
老大為何要吃醋?
為什麼寶貝會有老大情結呢?為什麼他就不能像其他家人一樣開開心心的迎接小寶寶?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徐儷瑜表示,想了解孩子產生「老大情結」的原因,可以從兩個面向來探究:
 
渴望母親的愛—戀母情結
佛洛伊德認為,戀母情結(伊底帕思情結,Oedipus complex)是一種人類普遍共通的現象,所有孩子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都會面對它所帶來的挑戰。動物在出生後,為了生存,必須找到一個主要照顧者,並緊緊的依附在牠身上,才能確保自身的安全。人類也是一樣,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解釋,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發現到,媽媽是一個可以完全滿足自己生理、情感需求的人,所以寶寶會很愛媽媽,對媽媽有佔有慾,渴望媽媽是完全屬於他的,也希望媽媽可以隨時陪在他身邊、回應他的需求。
 
發展到後來,他會慢慢察覺,爸爸是他的情敵,寶寶必須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慢慢接受爸爸的存在,和爸爸和平共處。老二的出現,更是如此,對老大而言,他們都是要從自己身邊搶走媽媽的人,老大不想失去媽媽,所以會以種種排斥、抗拒的反應來表達他的不滿和焦慮,形成所謂的「老大情結」。
 
從獨佔到分享—手足競爭
老大情結的另一個核心概念,是「手足競爭」(Sibling rivalry)。第一個孩子在出生後,原本能夠完全擁有父母的愛,因此,他理所當然的認為:「爸爸媽媽是我一個人的」,可是後來,當他發現新來的弟弟妹妹要加入這個小圈圈,有入侵者要來跟他分享爸爸媽媽的關愛和照顧時,老大和弟弟妹妹之間,自然而然會發展出一種競爭的關係,而競爭的目的,就是爭奪爸爸媽媽的愛。
 
對此,徐儷瑜老師舉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我們可以設想一個情境,假設妳的先生一直對妳很好、很體貼,但是有一天,他下班回家,溫柔的摟著妳,突然對妳說:「妳是我最愛的太太,妳很漂亮、很溫柔,我會永遠愛妳,但是從明天起,我們家要來另外一個女人,她年紀比妳小,比較不懂事,但是她也很可愛,我們要一起疼她、愛她,好嗎?」,這時,你會怎麼想?
 
是不是有一種很討厭的感覺?這是人的正常反應!即使先生再怎麼保證他愛妳,但是只要突然有另一個人要插入原本的兩人世界裡,自然而然就會讓人有不舒服的感覺,因為我們都希望能夠獨佔先生的愛,不願意與別人分享,回過頭來想,即便是成熟理性的大人,都會有這樣的反應,更何況是一個小孩子。
 
事實上,孩子的情緒發展必須配合他的認知發展,在孩子7歲以前,認知發展還不成熟,會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事情,他無法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設想「為什麼爸爸媽媽媽要特別照顧小寶寶?」、「為什麼我要一直配合弟弟妹妹?」,因此,他對環境改變的適應力相對較弱,當然也就會有更強烈的老大情結情緒及行為反應出現。
 
失寵了就會這樣!
因為小寶寶的誕生,原本的家庭關係開始產生變化,老大的生活當然也受到很大的衝擊,最明顯的,他會發現媽媽陪伴他的時間變少了,原本完全屬於他的房間空間可能也被重新規劃,擺上許多小寶寶的東西,爸爸媽媽甚至會半強迫的要他把某些他很喜歡的舊東西送給小弟妹,這些看在老大眼裡,反映在他的心裡,是一種「失寵」的感受。
 
莫茲婷所長表示,當孩子感覺到自己正在失去爸爸媽媽對他的寵愛時,他會開始發展一些策略,想盡辦法找回這些寵愛,我們可以稱之為「討愛現象」。根據孩子天生氣質的不同,會發展出不同的討愛策略:
 
過度順從的討愛策略
這類型的老大會認為,只要我表現得更乖、更聽話,爸爸媽媽就會多愛我一點,因為想要討好父母,讓父母更喜歡自己,以保住自己的地位,他會更加迎合、順從父母,但也很可能讓老大因此過度壓抑自己的想法、感受,行為上容易表現得畏畏縮縮,缺乏自信。
 
莫茲婷所長特別提醒爸爸媽媽,在這種情況下,老大很容易產生一種錯誤觀念,認為自己的表現等同於自身的價值,也等於被愛的條件,爸爸媽媽愛或不愛我,是因為我表現得好或不好。長大後,他們更可能會把自我價值建立在自己的成就、能力上,一旦自己表現得不好,就會非常焦慮,也比別人更害怕犯錯。
 
過度抗拒的討愛策略
有些老大心懷不平的狀況特別嚴重,他會非常嫉妒弟弟妹妹,表現出生氣、憤怒的情緒,甚至產生攻擊和破壞性的行為,可能會有欺負小寶寶、破壞小寶寶東西的現象,或是故意不配合、搗蛋來氣爸爸媽媽,種種惡行惡狀為的也是要引起爸媽的注意,希望爸媽多給他一些關愛。
 
徐儷瑜老師表示,孩子的每一種情緒,背後都有其不同的原因及功能,為的是反應自己的需求讓照顧者知道。可惜這樣的策略往往弄巧成拙,爸爸媽媽看不出他「討愛」的目的,經常性的處理方式反而是把老大修理一頓,壓制、否定他的情緒,這樣不但無法填補老大心中的缺口,更會加深他的老大情結,使他出現更強烈的負面反應。
 
出現退化行為
這類孩子注意到,爸爸媽媽之所以會那麼關照弟弟妹妹,都是因為他還是個又弱又小的小BABY,所以他很聰明的推論:「只要我也把自己變回一個小寶寶,爸爸媽媽一定會回心轉意,像以前一樣注意我的一舉一動」,有了這樣的想法後,老大可能會學弟弟妹妹用哭鬧來表達需求,或是假裝自己還不太會走路,要媽媽抱,要求跟弟弟妹妹一起吃副食品、用奶瓶喝水,甚至去搶弟弟妹妹的奶嘴來吸,特別是在爸爸媽媽忙著照顧弟妹時,這種情況更為嚴重。也就是說,老大會刻意將自己的能力退化到跟弟弟妹妹差不多,什麼事情都要求要和弟弟妹妹同一個水準,以為這樣就能得到父母更多的愛。
 
莫茲婷所長認為,爸爸媽媽常犯的錯誤,就是覺得弟弟妹妹還小,需要比較多的照顧,而老大已經長大了,會自己走路、吃飯,理所當然也應該比較會照顧自己,因此,爸爸媽媽常常會花很多時間在弟弟妹妹身上,事事都要老大自己來,忽略老大也很需要父母的陪伴。徐儷瑜老師也指出,孩子在不同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需求,老大雖然不再需要媽媽餵奶、換尿片,但隨著各方面的發展,他還會有很多其他層面的需求(如玩耍、傾聽),需要父母來滿足他,如果爸爸媽媽少了這一層思考,也會增強孩子的老大情結。
 
事實上,這3種行為反應不一定只會單一出現,有可能同時發生在一個孩子的身上,也可能以不同的先後順序一一發生,當孩子發現某一種策略起不了作用,就可能改用其他方式,相對來說,若他們發現某種策略特別奏效,就會一直不斷出現類似行為,爸爸媽媽該做的,並不是在孩子有這些行為時馬上滿足他的需要,而是要讓他了解,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他,所以他不需有這些行為。
 
如果沒有好好處理……
如果爸爸媽媽沒有敏銳的覺察老大心中的失落,及時給予適當的處理,或是一昧以忽視、譴責的態度看待孩子的老大情結,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徐儷瑜老師表示,兒童在情緒上遇到挫折、壓力,或是對外在環境感到無法適應,而短期內問題又無法獲得解決時,依照其本身的氣質,會有兩種不同的反應:
 
出現外化問題
氣質屬於外放型的孩子遇到挫折時,傾向用外化策略,如打人、罵人、大吵大鬧、破壞,或是干擾的方式,展現出他內在的情緒反應,把自己受挫的怒氣對外發洩,他可能會用更激烈的手段去欺負弟弟妹妹,或是在家受到爸媽的壓抑,轉而到幼稚園裡去闖禍,攻擊別的小朋友。
 
出現內化問題
內向型的孩子會把不舒服悶在心裡,不會跟爸爸媽媽或是其他人反應,可是他還是會獨自難過、偷偷的哭,然後這些心理上的不舒服可能轉化為生理上的不適,他會跟媽媽說:「今天肚子痛不想去幼稚園」,或是「我怕鬼」、「我怕黑」,「我不想自己睡覺」…等等。
 
不論是外化行為還是內化行為,孩子都是在表達自己的不舒服、不開心,爸爸媽媽如果發現孩子開始出現這些反常的現象,就要提高警覺,並且設法處理孩子的情緒及困擾,否則情況繼續惡化下去,很可能演變成兒童焦慮症、兒童憂鬱症……等臨床上的心理疾病。
 
預防孩子的老大情結
徐儷瑜老師表示,爸爸媽媽必須設法讓老大了解,弟弟妹妹不是要來跟他搶東西的,而是來豐富他的生活、陪伴他的,以後除了爸爸媽媽,還會有弟弟妹妹陪他一起玩,讓他覺得這個小寶寶的加入可以增加他的生活樂趣。如何讓老大喜歡弟弟妹妹,開心的迎接小寶寶的到來?具體做法可以分為5個階段:
 
Step1:發現媽媽有小寶寶了
最好由媽媽親自告訴老大:「媽媽肚子裡現在有一個小寶寶了,你就快要有弟弟或妹妹了喔!」,如果突然被別人告知這件事,老大會覺得很疑惑,心想:「哪有,我媽媽又沒有跟我說……她怎麼沒有告訴我呢?」,他心中的不安全感就會開始產生。媽媽在告訴老大時,也可以觀察孩子當下的情緒反應如何,來決定後續要怎麼跟他討論這件事。
 
此外,也可以透過一些繪本或錄影帶,讓老大知道整個懷孕的過程是什麼、接下來會發生哪些事,讓孩子先有心理準備。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讓老大了解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面的變化情形,並且和他分享以前媽媽懷他時候的心情,把媽媽以前懷孕及老大剛出生的照片拿出來給他看,跟他說:「以前你也曾經住在媽媽的肚子裡喔!」,讓老大知道,媽媽的重點並不是只放在弟弟妹妹的身上,在媽媽的心目中他也是很重要的。
 
Step2: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長大
媽媽可以每次都帶老大一起去做產檢,因為他看不到小寶寶,很難相信媽媽肚子裡真的裝了一個弟弟或妹妹,讓他聽一聽小寶寶心臟跳動的聲音,看看超音波顯示的影像,觀察寶寶慢慢的長大,媽媽可以告訴他哪裡是頭、哪裡是手,讓他參與小寶寶的成長過程。如果剛好有親朋好友生下小寶寶,也可以帶老大一起過去拜訪,讓他「見習」一下別人剛生產完的情況大概是怎麼樣,以後面對時比較不會不安、失控。
 
在準備小寶寶的用品時,也可以讓老大一起參與,請他幫弟弟妹妹挑選,一起布置小寶寶的房間,但是也別忘了為他也準備一份禮物,慶祝他成為哥哥或姊姊,他才不會覺得爸爸媽媽偏心。有些東西老大不能用了,要留給弟弟妹妹時,也應該先跟老大討論,以衣服為例,可以請他穿穿看還穿得下嗎,然後對他說:「哇~寶貝,你好棒喔!你比以前長高好多,舊的衣服都穿不下了,我們把它送給小寶寶好不好?媽媽再帶你去買一件更新、更漂亮的衣服!」這樣老大就會很開心,因為他感覺把東西送給小寶寶是一件利人又利己的事情,不是失去,而是獲得。
 
Step3:生產 & 坐月子期
因為這段時間老大比較沒辦法一直跟在媽媽身邊,一定要和媽媽分離了,所以在此之前,一定要為老大做好充分準備。要事先告訴他,大概在哪一天,小寶寶就要從媽媽肚子裡跑出來了,那時候媽媽就要到醫院去,可能會有一小段時間看不見媽媽,這時候會有誰照顧他、他會住在哪裡,這些都要先和老大溝通好。
 
在生產前,要先帶老大到他之後會住的地方去適應個幾天,也可以用輕鬆的態度跟他討論他想帶哪些玩具過去,讓他感覺只是暫時去玩幾天,媽媽很快會來接他回家。把後續會發生的狀況先演練好,才不會一到生產時,大人緊張,小孩更加驚慌失措。
 
Step4:小寶寶要跟我們回家
從這時候開始,老大就要每天和小寶寶一起生活了,爸爸媽媽要注意的是,老大的生活還是要儘量保持規律,不要讓弟弟妹妹打亂了他原本的作息和活動,否則他很容易會覺得自己只是弟弟妹妹的配角。親朋好友來看小寶寶和媽媽時,也別忘了看看老大,祝賀他當了哥哥姊姊,準備禮物也要多準備老大的一份,不要讓他有被冷落的感覺。
 
如果老大對小寶寶感到很好奇,可以讓他參與照顧寶寶的過程,比方說幫寶寶洗澡時,可以請老大幫忙拿衣服、毛巾,不要嫌他笨手笨腳、急著打發他走,最重要的是,當老大對弟弟妹妹有正面的表現時,一定要多讚美他,誇他很棒、很厲害,這樣不但可以強化他的正向行為,還可以建立他的成就感與榮譽感。
 
Step5:後續相處觀察期
相處的後期,最容易發生不愉快,因為小寶寶剛來的時候,老大會以為他的出現可能只是暫時性的,就像客人來家裡玩一樣,當他發現小寶寶要一直留下來,每天跟他分東搶西的時候,老大情結就會開始冒出來,在這個蜜月期過後的「正式相處期」,爸爸媽媽必須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別讓壓力降低敏銳度
徐儷瑜老師表示,要消除孩子的老大情結,爸爸媽媽首先要具備很高的敏銳度,能夠覺察到孩子之間的火藥味,這樣才能適時的回應老大的情緒,也關照到小寶寶的需求。莫茲婷所長也指出,現代父母常被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在面對手足衝突時,因無暇處理,常常只看表面,認為那只是孩子之間的問題,卻很少反省這些衝突是否與自己的教養方式有關。
 
再忙也要單獨相處
不管多忙,爸爸媽媽還是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單獨陪伴老大,這種陪伴是重質不重量的,即便每天只有10分鐘,也要讓寶貝覺得這段時間裡,爸爸媽媽是完全屬於他的,而且爸爸媽媽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很開心,所以千萬不能一邊陪孩子玩,一邊看雜誌或電視,也不可以讓弟弟妹妹的事打斷這段單獨相處的時間。
 
莫茲婷所長認為,手足衝突的問題,通常和他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較為相關,不論是老大或是老二、老三,只要他們感覺自己與爸爸媽媽的關係是非常穩固、安全的,他們相對就比較不那麼介意爸爸媽媽如何對待其他手足,如此一來,手足間就能心無芥蒂且自然而然的有正面的互動,並建立良好的關係。
 
引導孩子正確宣洩情緒
徐儷瑜老師表示,父母應該經常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感受說出來,當發現孩子有情緒時,可以問問他:「你好像很生氣、很討厭弟弟(或妹妹)喔?是不是因為他亂畫了你的故事書?」,用同理心傾聽、接納孩子的感受,不要急著否定、糾正他,更不要命令他不可以有情緒。此外,爸爸媽媽也可以引導孩子適度發洩心中的不滿,跟他說:「寶貝,你真的這麼生氣嗎?那你現在想做什麼?」,他可能會回答:「我好想把弟弟送給別人!」,爸爸媽媽可以告訴他:「那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把這個娃娃當成弟弟,你要拿去送給誰?」
 
爸爸媽媽可能會擔心:「老大會不會哪天真的把弟弟抱出去送人?」,徐儷瑜老師認為,這當然還是需要觀察,但基本上,情緒越不去處理,就會越來越膨脹,到最後變得無法收拾,發洩完了,心情反而能夠恢復平靜。重點在於,負面情緒並不是不能出現,而是該如何表達,爸爸媽媽應該允許老大生氣、忌妒、難過,但是要引導他們怎麼正確表達這些情緒,在他宣洩完之後,理性的和他討論,請他一起想一想:「下次我們要用什麼辦法,讓弟弟不能再亂畫故事書」。
 
讓被愛和表現脫勾
不要在兩個孩子間做比較,不論是把老大跟弟弟妹妹比,還是跟別人家的孩子比,因為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在爸爸媽媽心目中是最好、最重要的,所以千萬別對老大說:「弟弟妹妹都這麼乖,不吵不鬧,你怎麼這麼皮!」……這種話。
 
莫茲婷所長建議爸爸媽媽,要從小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觀念,讓被愛與否和孩子的表現脫勾,爸爸媽媽愛他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很好、生得可愛、表現很棒,或是任何其他外在條件,而是一種「無條件的愛」,讓他知道:「只因為你是我們的孩子,你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在爸爸媽媽心中是最特別的寶貝,沒有人可以取代你!」,這對老大來說特別重要,因為他們是最容易把被愛和成就聯想在一起的族群。
 
建立公平的教養態度
父母處理手足衝突常犯的錯誤是,不分青紅皂白就先罵老大,認為「大的一定要讓小的」,因為弟弟妹妹比較會用哭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只要他們一哭,爸爸媽媽就直覺認為是大的欺負小的,使得老大感到十分委屈,如果爸爸媽媽一昧指責老大、護著小的,那孩子的老大情結當然會越來越嚴重。
 
徐儷瑜老師表示,父母要公平的處理孩子間的衝突,當兩個孩子在競爭同一件東西時,也不要把「讓」當成老大的宿命,應該用鼓勵的方式,稱讚老大很棒,請他協助弟弟妹妹使用這樣物品。如果老大真的不願意退讓,可以用剪刀、石頭、布等方式公平處理,或是請他們各自先玩不同的東西,等一下再交換。
 
陪孩子一起讀童書
面對孩子可能有的老大情結,爸爸媽媽必須了解這是一種必然的現象,是孩子學習如何和同儕相處的一個過程,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在單獨相處的時光,陪孩子一起讀童書,協助他們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並學習如何「解套」這種老大情結,使其成為一種正向的生命體驗。
 
1.書名:《彼得的椅子
作者:艾茲拉.傑克.季茲
譯者孫晴峰
出版社:上誼文化公司
 
簡介:
彼得要有新妹妹了,家裡好多事都不一樣囉!爸爸想把彼得小時候用的高腳椅漆成粉紅色,好讓妹妹使用;彼得看到連小時候的嬰兒床也變成粉紅色的,再加上玩積木時被媽媽說要安靜點、別吵到小妹妹,彼得忍不住了。彼得難過得抱著還沒變色的小椅子,對小狗威利說:「威利,我們離家出走吧?」年紀小小的彼得,要如何面對家中新生命的來臨?他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2.書名:《小寶寶要來了》                                 
譯者:柯倩華
出版社:上誼文化公司
 
簡介:
媽媽說有一個小寶寶就要來了,對於未來的小哥哥而言,是有一些些興奮。小寶寶什麼時候來呢?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叫什麼名字好?寶寶長大後要做什麼呢?但面對新生的寶寶即將來分享父愛和母愛時,小哥哥難免也有一絲絲的不安。於是他說如果小寶寶以後變成藝術家,千萬別讓他在房子裡到處亂畫;萬一小寶寶將來要在動物園工作,說不定會被老虎吃掉。在對話發生的各種場景中,媽媽總是牽著小哥哥的手、抱著他或成為他的倚靠,用肢體語言向孩子保證,父母對他的愛不會因為小寶寶的誕生而減少。
 
3.書名:《怎樣當個小寶貝》
作者:莎莉.里歐-瓊斯
繪者:蘇.希普
譯者:鄭榮珍
 
簡介:
當你還是個小寶寶,你不會看書,你用咬的;你看不懂電視;也不能當小仙子。小寶寶有很多很多的不能,但是,誰都能做到呢?就是你的大姊姊,所以姊姊和哥哥教你如何當個小寶寶。本書從認同哥哥姊姊的感受出發,幫助他們調整失衡的情緒,最後引導他們接受新生寶寶的優點,帶領孩子好好經營人生第一堂人際關係課。姊姊萬歲!哥哥萬歲!
 
 
徐儷瑜
現職:東吳大學心理系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博士
經歷: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國防醫學院精神學科專任講師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專任臨床心理師
      康寧醫護管理專校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莫茲婷
現職: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聯合報好讀周報『同理力』專欄作者
      台灣兒少生涯教育促進會理事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部落格:莫茲婷心理師@無心不作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nyjan5412&aid=582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