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生活/提供
編輯整理/彭紹怡
諮詢/明新科大幼保系講師 曾玉慧
小孩子只會玩?對幼齡孩子來說,玩才是王道。
小孩子什麼都不懂?透過作息建立,孩子會從規律生活中懂得自律自發的道理。
從生活常規、遊戲和父母態度三方面來說,父母該怎麼做?本篇將給您解答!
Part1生活常規方面
家長常要求幼稚園要建立好寶寶的生活常規訓練;在家裡,父母可以怎麼做?作息可是其中重要的關鍵!
作息訓練為首要 自我照顧=社會適應力
嬰幼兒的「發展」有速度上的個別差異,且整個成長過程屬於連續性的進行式,速度快慢有所不同。不同年齡層的孩子也有不同的發展里程碑等著他們逐步達成,這使得新手父母在每天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充滿無法預期的挑戰與意外驚喜。其中,自我照顧的能力,比如穿脫衣服、盥洗和自己吃飯、喝水等,其實也關係著「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算是最基本的訓練之一。
現在是個重視學習力的時代,但別忘了,生活能力必須與學習力均衡發展。以自我照顧力的訓練來說,訓練幼兒開始自己拿水杯喝水、自己吃完一餐飯、幼稚園的孩子自己背書包等,都是父母比較會注意到的部分;但另外還有一部分,是和父母自己的生活習慣有關。如果父母是個東西都會亂丟亂放、或者不看天氣亂穿衣服,孩子通常也會有樣學樣,因而影響其生活中常規訓練的模式與自我照顧能力的養成。所以,在生活常規訓練方面,除了鼓勵孩子「自己做」之外,必要的提醒、適時的協助與家長自我提醒的身教,也非常重要。
關鍵1睡眠為作息中的要項
科學研究指出,新生兒不是人們以為的那麼無能,但因表達能力有限,所以成人無法知道嬰兒在想什麼。科學家建議,新生兒只知道吃和睡,所以人生的規矩就應該從吃和睡開始,例如:定時定量進食、吃的時候不能睡覺等。越來越多的研究証實,能否成功在嬰兒的吃睡方面設定界限、建立規律,將影響孩子未來的情感發展和認知發展,不僅關係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另外有研究指出,其與孩童的智力和行為的發展亦有關聯;許多智力超常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良好的睡眠規律與質量。相反地,美國國家心理衛生中心和其他心理學家也發現,幼兒的早期多動症與嬰兒期不規則的睡眠習慣有著密切關系。
2重點 釐清睡眠vs.教養
Point1
睡眠是潛意識處裡平日意識焦慮的時機,安好規律的睡眠,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將有有很大助益。若父母本身有規律作息,孩子也比較容易習慣。許多親職教育家指出,按照時間作息表、一覺到天亮的寶寶,脾氣會變得更好。加上成人和寶寶在夜間都有了充足的睡眠,因為身體舒適和心情愉悅的關係,親子關係也會跟著變好。
Point2
不管寶寶有沒有哭,父母都應該隨時照顧到他的需求(不忽略寶寶的感受,但也非一昧給予)。如果寶寶一哭父母就緊張兮兮,寶寶會很快知道家裡由誰當家做主(當然是他自己),因而養成愛哭鬧的壞習慣。獲得掌控權的孩子其實並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不曉得對自己有益的事情為何,所以覺得沒有安全感。此外,紊亂的生活作息更造成全家人的疲累,成人因此無法以愉快的心情和健康的身體來照顧孩子。
造成作息不正常之因
1.白天睡太多,晚上不易入眠。對於開始學習獨立的嬰幼兒而言,玩耍、嬉戲是最快樂的事,再加上好奇心,以及對外探索的新鮮感,他們經常會玩得不亦樂乎!因此記得讓孩子在白天多玩玩,午睡別睡太久,天氣好則去散步、走走,從下午玩到吃晚飯後,洗個澡、聽個故事或童謠,小寶寶便會開心地和爹地及媽咪擁有一個溫馨的夜晚。
2.父母作息不正常。由於現代父母「夜貓子」不少,常常工作或玩樂到三更半夜,自己晨昏顛倒的作息,相對地也打亂了孩子正常的睡眠時間,孩子睡得晚,早晨自然就會起不來。此外,倘若父母習慣在睡前與寶寶玩耍,使其精神屬於亢奮階段,寶寶便不容易入眠,也因而導致隔天爬不起床的情況。
3.週末父母影響孩子。有些幼兒從小跟著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長大,或者24小時托育在保母家,父母親可能要週末、假期,甚至年節才能與孩子見一次面,親子相聚就像渡假。父母親因為偶爾才能克盡親職,總是心懷愧疚,所以每次見面都是玩具、糖果、餅乾,儘量討好孩子。有些幼兒會因為期待父母的出現,或是因父母離去的不捨,而出現生活作息失調的現象。這樣情形通常會引起主要照顧者的反感,因為父母親探視之後,往往得額外花上許多時間,才能把幼兒的生活作息調整回來。因此,如果您的寶寶必須長時期與他人共同生活時,做父母的應注意自己的行為,想想是否反而製造了孩子作息上的困擾?
作息如何訓練
對幼兒而言,規律的作息能穩固他們的發展,讓他們的身心有足夠後盾支持他們的學習。一般而言,訂立嬰幼兒一天的作息表時有以下幾項: 早餐(第1餐奶)、上午遊戲時間 、午餐(第2餐奶)、午覺、下午遊戲/閱讀互動、點心(第3餐奶)、遊戲、第4/5餐奶、洗澡、喝奶、睡覺。
在進行作息時,不斷藉機對寶寶說話是很重要的,可以讓寶寶對作息產生認知上的連結;至於嬰兒餵奶次數,可依照最適合寶寶的情況(例如寶寶的食量)而定,有的做法是每4小時固定餵一次奶,餵完奶後拍嗝,然後陪寶寶遊戲,發現寶寶打呵欠時就安撫情緒,換好尿布後就讓他們上床。
如果寶寶哭鬧耍賴,越來越多媽咪會狠下心選擇馬上離開房間讓孩子哭,直到睡著。整天下來可依照餵奶、遊戲和睡覺的模式來進行;晚上餵完最後一餐後拍隔,然後就幫寶寶換上乾淨尿布,讓他們玩到睡著.讓寶寶吃飽再睡的好處是,寶寶半夜才不會餓醒,夜間也不容易有哭鬧,如果有,很多媽咪也選擇不予理會,忍耐戒除夜奶,就是為了讓照顧者有更好的精神與態度來照顧baby.
Tips
1.要讓寶寶習慣要靠自己入睡,不要依賴大人抱或搖哄睡。
2.孩子必須習慣夜間就是要睡覺,而非玩耍、喝奶或無理愛哭的時間。一開始實行時可以稍加安慰,之後就需要讓孩子知道無理哭鬧是沒有必要的。
3.著名親職教育家王理書老師曾言,維持紀律的秘訣是不要太鬆,也不要太緊。紀律太鬆的父母,孩子失去保護傘,看似自由快樂,但心靈其實會無依散亂。 紀律太緊的父母,孩子失去與自身的連結,乖巧聽話雖讓人喜歡,但壓抑的情緒能量才是人生的大變數。4.紀律的方向清晰具體,確實執行。 在執行的過程,別忘了聆聽孩子同時讓孩子有表達與創意的展現。
4.睡眠的要件就是讓腦袋跟隨身體,讓腦袋的思緒不再運轉,與身體聯繫。身心連結的方法為:覺知到自己的呼吸,覺知到身體各個部位的放鬆,覺知到身體的溫度,覺知到心跳,覺知到逐漸沈重而放鬆的四肢,然後覺知到皮膚毛細孔逐漸平緩,而呼吸平穩。
Part2遊戲方面
我們都聽過,孩子天性就是愛玩。但家長可知道,孩子在遊戲裡可以學到的,遠比你想像中的多!
定義遊戲 最適齡的學習方式
對幼兒來說,「遊戲」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兒童可以從中學習成長,更重要的是,在遊戲過程中,孩子會遇到許多情況,使得他們的社交和智力能力也能隨之發展。所以,對早期教育的學者來說,遊戲並非許多人所以為的,是種「無目的」的玩耍,而是屬於孩子在童年時光裡,投入最多時間、且收穫最豐的人生「功課」。「遊戲」在心理學上與教育學上有很多種說法與論點,根據杜威的說法,「所謂遊戲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或直接與個體生存有關的活動之外的活動。此活動並不明顯意識到束縛、義務、強制等來自內外的壓力,且能夠自由、自在、自立、自動地展開活動。」
遊戲是一種自動自發、想玩就玩、不想玩就停止的活動, 所以屬於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行為,同時伴隨著開朗滿足的感覺;正常而言不會有壓迫感,充滿快樂,並且在活動過程中也充滿著想像力與創造性。因此才會說遊戲可讓孩子在此過程中擁有自我探索、試驗各種事物的機會,並從中獲得信心與自我滿足感。遊戲對孩童人格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力,前提也是孩子會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探索、嘗試、學習,因而建立自信與勇氣。所以,遊戲是個重過程、不重結果的活動,家長要看的,是孩子從中獲得、學到了什麼。
遊戲型態vs.人際發展
派頓(Parten)從社會發展觀點觀察兒童的遊戲的分齡發展情況:
1.無所事事的行為(2歲前):閒坐、原地跳動、到處閒逛、沒有做特定的事。
2.旁觀行為(2歲前):看別人玩或和他們說話但沒有參予其中。
3.單獨遊戲(2~2.5歲):獨自一個人玩,玩的材料和鄰近兒童玩的不同,沒有和別人交談。
4.平行遊戲(2.5~3.5歲):玩的玩具和從事的活動與身旁的兒童類似或相同,但沒有意圖和身旁的兒童玩。
5.聯合遊戲(3.5~4.5歲):有相互簡短的交談或借用玩具,但彼此沒有分工也無共同目標,仍以個人興趣為導向。
6.合作遊戲(4.5歲以上):一起玩耍,也有共同的遊戲目標。
遊戲的好處 關鍵2有助認知與觀察力
玩耍是幼兒學習觀察與理解社會情緒的最佳管道,對於大腦智力的刺激與促進很有幫助。在肢體運動與玩樂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完成好幾種與大腦思維活動有關的動作,如掌握平衡、情緒協調或處理問題的能力。
透過遊戲和運動,孩子對物體的識別能力得以提高;在同儕遊戲或成人引導的遊戲當中,也能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創造力;加上幼兒有充沛的精力,運動(尤其是室外運動)對於消除心理壓力與恐懼感可說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嫌孩子「愛玩」的家長應該換個角度想,對他們予以鼓勵,同時也不要忽略從這些活動中觀察孩子的動作能力與社交能力的發展。為孩子創造適合的環境,經常鼓勵孩子盡量去玩耍、動一動,這對孩子的心理與認知發展來說是很重要的。
關鍵3學習人際相處
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護,對孩子來說,是從小就要培養的重要能力之一.與他人間的相處,通常也關係著『社會互動行為』與『情緒』問題的發展。倡導與孩子一起製作手工玩具的德國教育工作者Freta Jaffke曾說:「一個健康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他/她自己在遊戲中的所體會與發展的經驗過程,而非只是一個在精美物件前面的觀眾。」當遊戲僅成為精美製品所展現的聲光效果時,孩子也容易因此失去原有的想像與創造機會。
人際發展能力指標
嬰幼兒從遊戲中,特別是成人在旁觀察並適時引導或介入的遊戲過程中,可以學習到以下多種慢慢累積而來能力:
分享→友誼→安全感
和平地玩耍→歸屬感→平等/公平
自尊心→關係的建立→團體力量
聆聽與理解力→合作→誠信
輪流→信任→欣慰
幫助他人→尊重他人→關懷他人
自我意識/情緒化→自我尊重→自我控制
遊戲的目的性 成人扮演的角色
兒童的遊戲發展也會因為個別差異、性別差異、同儕、環境、大眾傳播等影響而有不同的發展;以現在的社會環境來說,許多孩子從小就很「宅」,電視和電腦成了孩子最常接觸的東西,專家提醒,因為少了多元的環境刺激和同儕陪伴,成人的引導與陪伴就顯得非常重要。
雖然可以幫孩子選擇適當的電視節目,但多數學者都認為,當看電視的時間愈多,孩子所表現的想像遊戲就愈少;電視與電腦的聲光影像容易干擾幼兒想像性的思考活動(此為創造力的基礎),也會促進幼兒產生「被動」的習慣,甚至可能影響幼兒各方面的平衡發展。相反地,在與父母或同儕的遊戲過程中,則會促進孩子的思考和應變能力;同時,成人也要事先了解孩子的個性與發展狀況,才能適當地介入及給予引導,使孩子在遊戲中快樂長大。
Real!實例~遊戲過程中的學習
一群孩子正在玩大積木,2歲的巧巧想加入遊戲,順手推倒途中擋住她的另一位幼兒。
*家長可以怎麼做:
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巧巧:來牽我的手。妳看,她跌倒了,推人會讓別人痛喔!我們一起扶她起來,然後再去找妳可以玩的積木。
*孩子從中學到什麼:
孩子可以從這個經驗裡學到許多重要的觀念。第一,孩子會發現自己的行為有其限制。
Part3父母態度方面
父母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如同寶寶人生中的第1個老師或最要好的朋友,彼此間的互動多寡及生活環境等,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父母也是孩子的寶
關鍵4父母態度決定孩子的學習力
和孩子互動時,家長也需要多一點的童心與更多的耐心。很多時候,孩子的學習力和其與父母的互動情形有決定性的關係;壓力和責罵容易使孩子的學習力關機,甚至造成學習速度變慢和無法吸收的結果。
在傳統觀念影響下,很多家長只重視老師對孩子學習上(學業表現/成績)的讚美,而容易對其他方面的讚美聽而不聞或不以為然。家長其實應該用多點角度去看自己的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有時也可以用優點的讚美來鼓勵孩子改掉缺點。曾經聽過一個例子,一位母親聽到老師經常說自己孩子會主動幫忙收拾教室環境,與其他孩子比起來也比較不衝動,但因為孩子功課不好,所以這位母親一度以為這些話只是老師的「安慰話」。後來,當這位母親意識到這點時,親子關係的改變也讓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大幅進步。
關鍵5讓孩子養成先思考的能力
當幼兒進入愛問「為什麼」的階段,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問題感到不耐煩,或者總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養成依賴心理,長大後也可能變得不愛動腦筋。也因為鷹幼兒的似懂非懂,很多父母會因為覺得孩子不懂或怕孩子犯錯,就直接對孩子下指令,或者跟他說,小孩子問這麼多幹嘛?我叫你做就對了。其實,這都是讓孩子感到挫折,因而剝奪孩子思考的例證。專家建議,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可以引導思考方向和問問題的方式來做;平時孩子問問題時,父母可以先不要說出答案,反問: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讓孩子先思考一番。如果孩子能說出一些可實行的方案,就立刻給孩子讚美和鼓勵,讓孩子喜歡去想、去動腦,如此一來,就容易達到教養雙贏的局面。
曾玉慧
學歷: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
經歷:明新大學幼保系講師、道禾實驗小學主任、
新竹市及幼幼稚園園長、竹北幼發拉底托兒所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