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34. 辦奧運穩賺不賠?看看賠大錢奧運的故事
2016/06/13 20:09:32瀏覽490|回應0|推薦0

    2005 年倫敦以「為下一代留下資產」為題,擊敗原先極被看好的強敵巴黎, 申奧成功。也因為這個主題,2012 倫敦奧運所有的規劃皆圍繞著「奧運之後真 正能留下什麼」進行!英國要用奧運17 天的賽事,做為改變未來70 年、兩個世 代的起點。倫敦選擇把奧運公園放在東倫敦的史特拉特福〈Stratford〉,就是要藉奧 運的規模與資源,進行東倫敦都市更新。93 億英鎊的建設經費中,75%用於都更 與再造東倫敦。奧運之後,東倫敦將出現新郵遞區號,有11 所學校、3 個健康 中心;讓史特拉特福終於有機會擺脫百年來又臭又窮的命運。倫敦奧運將98%的工程合約、94%的活動合約,都留給英國企業,讓英國企業 有機會向世界展示工程實力、服務品質。是不是每屆奧運,都是穩賺不賠?

    巴西里約奧運將於85日開幕,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主辦單位面臨籌備工作火燒屁股的情況,成本不斷飆升。而籌委會更對外宣布本屆奧運總花費將高達約台幣3000億。而巴西現在正陷入十幾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比預算高出許多的花費,更讓民眾苦不堪言,在這場體育盛事背後,愈來愈多的巴西人開始思考:花費昂貴的代價舉辦奧運,但一般民眾的福祉、社會福利與公共建設卻受到擠壓,是否值得?

    借鏡以往,辦奧運是否能為主辦國帶來觀光收入,答案並非完全肯定,因為細數過往,有許多主辦國與城市曾因此欠債,甚至陷入財政危機。記者陳舒秦記錄如下賠大錢的奧運:

1.希臘雅典(2004年夏季奧運):總計成本大約是150億美元,但據說雅典奧運整體花費超出預算高達796%。原本期望因此大幅提高觀光收入,超支興建了多座最終變成蚊子館的場館,還蓋太多飯店旅館,本來希望奧運帶來長期觀光收益,卻陷入財政危機,成為希臘政府瀕臨破產的兇手之一。

2.加拿大蒙特婁(1976年夏季奧運):時任市長Jean Drapeau曾誇下豪口說:「奧運不可能虧錢,除非男人可以生孩子。」但當年虧損超出15億美元,這筆債務直到2006年才全部還清。

3.日本長野(1998年冬季奧運):根據牛津大學的研究報告,長野冬季奧運的費用超出原本預算達56%。不但觀光客沒有留下,當年的財務紀錄還被遭到銷毀。

4.美國寧靜湖(普萊西德湖)1980年冬季奧運):當年比賽一共超支320%,還必須動用州議會的緊急援助金才成功清償。根據牛津大學的報告,寧靜湖冬季奧運的費用最後結算虧損80億美元。

5.法國阿爾貝維爾(1992年冬季奧運):總費用超出原預算達135%,虧損5700萬美元,讓奧委會不得不承認預算上的失誤。

(翁志成,育達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教授)

參考資料:2016.06.12中時電子報陳舒秦:「里約奧運倒數計時55天》辦奧運搞到欠債的五大都市」。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gcc3129&aid=6152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