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1/21 14:42:55瀏覽440|回應0|推薦7 | |
於是上網查,在「紅葉少棒隊維基百科」,有紀載一段,1968年擊敗日本少年棒球明星隊的紅葉隊隊職員名單,與至2011年時的情況: 領隊:胡學禮,已逝。 教練:邱慶成,已逝。 管理:曾鎮東 隊員: 投手:江萬行(胡武漢),延平鄉衛生所擔任工友,因未能圓棒球夢染上酒癮,民國80年肝功能衰竭逝世。 捕手: 江紅輝(胡勇輝),江萬行堂弟,住台中,在塑膠工廠任職。 余宏開,唯一繼續打球的小將,加入華興中學當選三級棒球國手,退伍後進入台東監獄擔任管理員,後來轉任鹿野國小棒球教練,不幸1995年上班途中因車禍過世。 內野手: 徐合源(古進財),在林務局林班地打工,生活困苦,2011年5月30日家人發現猝逝。 余佑任(胡福隆),球隊解散後就失聯,直到2010年才從親戚口中得知,早已往生。 胡明澄(胡仙洲),住台中,在大雅清潔隊任職。 古進炎,已逝。 外野手: 邱德聖(王志仁),是課業最好的球員,後來當過捆工、司機,1992年紅葉少棒館成立後擔任管理員,隔年因病過世。 賴金木,當船員後返鄉,意外受傷不治。 邱春光,留在故鄉擔任全職果農,偶而兼差開計程車。 未上場: 古仁義(邱錦忠),已逝。 江元興(余進功),擔任警察,退休後任教會志工。 胡仙洲,住彰化,在資源回收公司擔任臨時工。 註:括號內的姓名為當時冒用的姓名。 看起來很傷感,上述隊職員全隊含未下場的,共十五人,到2011年就已逝九人,確實一戰成名之後全隊過得很不好,我在想,那時大人應是無心也無力照顧這批英雄的出路,或升學或就業沒人管,除了處理冒名頂替被告,已夠焦頭爛額了,而且當時沒有給優秀運動員「保送」、「推甄」、「體育班」、「國光獎金」,站在教育立場,當時學校及政府,「放生」這批英雄,不聞不問不安排,任其凋零,很對不起他們。 另外資料顯示,影視界蹭紅葉少棒球的一戰成名,拍了多片電影或紀錄片,如: 【好小子-紅葉少棒】,導演吳萬來、楊奇章,製作單位中華卡通、台北樺梁電影,1980年 【紅葉小巨人】,林清介編劇,張志超導演,學甫有限公司出品,1988年。 【紅葉傳奇】,紀錄片,蕭菊貞導演,台灣第3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入圍日本山形影展、南韓釜山影展,1999年。 【紅葉精神】,探索頻道製作,2004年。 希望當時這些產品有賺錢,能回饋些給學校或小選手身上,因看不到報導,不得而知,否則商人利用一戰成名,蹭完紅葉少棒,一拍屁股走人,那跟「八掌溪事件」有何異?很值得運動教育的省思!
作者:翁志成(退休教授)2024.01.10
參考資料:「紅葉少棒隊維基百科」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