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8-355. 重金打造出2020東京奧運搶牌計畫 唯需慎防受傷及涉禁藥
2018/12/19 09:13:52瀏覽538|回應0|推薦11

體育署重金打造出2020東京奧運搶牌計畫 唯需慎防受傷及涉禁藥。(記者曾思儒攝影/聯合新聞網資料照片2018.09.07

2018年倒數計時,體育署備戰東京奧運的腳步沒有停歇,競技組長洪志昌表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競技強化委員會已針對重點選手個別了解,明天將再開會討論如何塑造「客製化」團隊和資源配給方式,打造出2020東京奧運的搶牌團隊。

中華代表團今年雅加達亞運寫下歷年次佳的171931銅,包括體操、羽球、射箭、射擊、拳擊等都有突破演出,成東京奧運搶牌的利多,洪志昌肯定說:「和2016年里約奧運相較,可以看到2020年的奪牌面向更廣。」

亞運後體育署已規畫兩個面向邁向東京奧運,包括為有望奪牌的選手打造專屬團隊,以及培育有機會達標的選手,目前有望奪牌選手名單超過廿人,舉重好手郭婞淳、羽球「世界球后」戴資穎、體操「鞍馬王子」李智凱、田徑「台灣最速男」楊俊瀚、空手道「小清新」文姿云等都在名單內,另有雅加達亞運射擊奪牌的混雙組合楊昆弼、林怡君及林穎欣、呂紹全等。

洪志昌提到,這份名單還包括射箭的反曲弓男團、女團,加上拳擊、柔道、桌球等,面向很廣,國訓中心已編列超過十億元的經費投入明年亞奧運選手培訓。

整理者評論:

一、奧運奪牌是國人極為關切的議題,因為奧運成績代表國家的「競技運動」體育政策執行的績效,也是國力的表現,國訓中心砸重金,東奧搶牌計畫,值得鼓掌稱讚。

二、請國人要瞭解,好的亞運成績,並不代表兩年後的奧運會有好成績,因為亞運和奧運的層級差很大,如田徑、體操等項,而且有些亞運項目,是非奧運項目,所以請政府及國人,不要過高的期待,務實以對。

三、我一向主張國家運動競技的體育政策,需要有「重點」強化,這次「客製化」團隊和資源配給方式,打造出二○二○東京奧運的搶牌團隊,盼能選對「重點」。

四、選手不能受傷,以郭婞淳為例,她早在2013年奪得世界舉重錦標賽金牌,並於2017年創下舉重女子58公斤級挺舉142公斤的世界紀錄,2018年再奪得亞洲運動會舉重女子58公斤級金牌。為何她20142015年成績空白,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那就是受傷了。當時挾著2013年的出色成績,郭婞淳被看好能在2014年仁川亞運爭奪金牌,但卻在五月訓練時被槓鈴壓傷右大腿股外側肌,造成肌肉80%斷裂。積極治療及復健,最後雖能在亞運出賽,但僅以總和219公斤位列女子58公斤級第四。十一月世錦賽則以總和223公斤位列女子58公斤級第六,無緣衛冕,當然也影響到2015年成績。所以強化及預防受傷,是教練及選手們的責任,這一點我幾乎每一次都提醒。

五、慎防涉禁藥,請大家不要忘記,2016里約奧運,中華奧運國手共有六人藥檢未通過,而遭禁賽的黑暗故事,請看:http://blog.udn.com/wengcc3129/70104740,實在太傷國家顏面了,體育署要發出嚴禁令,藥檢未通過,選手及教練都重罰,不是禁賽而已,不能以感冒、受傷,不小心服錯藥為由開脫。

 

作者

報導:聯合報 記者曾思儒「國訓中心砸10 東奧搶牌部隊出列」2018-12-18 00:16

整理及評論:翁志成2018.12.19

 

(本篇收錄到本館「體育政策」專欄,歡迎繼續點閱體育政策相關評論)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gcc3129&aid=12185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