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聞也需要繁星計畫
2009/03/13 11:17:26瀏覽899|回應2|推薦16

大學繁星計畫放榜,偏遠地區的學生終於也可以上好的大學,不止學校開心,連孩子們都相信,留在家鄉,夢想終可實現,當我在採訪繁星計畫時,連我都在想,新聞其實也需要繁星計畫,媒體不該一天到晚被台北政治、社會新聞佔據,新聞更應該像繁星一樣,具多樣性,豐富而精彩。

有人認為大學繁星計畫對社區高中的加值,對於整個考試結果未必公平。其實這是站在資源有利者的想法,如果真的要談公平的話,城鄉的立足點就完全不平等,國家傾全力投注的城市、和一個被遺忘的城市,兩地的教育資源公平嗎?社會資源分配公平嗎?但是兩地的孩子,是要站在同一個天秤下競爭,所謂的公平,應該不止單看學生的分數,如果依每個社區的特性考量,或許所謂的繁星,反而是公平的。

再看看當今的媒體新聞,一樣是全國大小事,全部擺在同一個秤下,以前的長官形容,地方版的記者是要從地方版面一路往前衝過了好幾版,才上得了全國版,而中央的記者就是從頭版攻起,兩地的立足點完全不同,但是我們還是照拚,說真的,誰怕誰呀?只是我常常在想,如果新聞報導時,把記者的名字、發生的城市等辨別的因子隱去,光就題材而言,編輯選擇的結果是不是會完全一樣?就像有些記者常常自嘲,如果改個名,「保證就能上全國版」。

這倒不是記者個人的心眼太小,研究過新聞理論的人都知道,新聞本身就是一種權力的呈現,記者取材是一種權力、編輯選稿何嘗不是一種權力的運用,在媒體曝光率高的人,往往不是因為專業,而是因為記者好接近、配合度又高,反而不熟悉媒體路徑的人,再有實力,終究會被遺忘。

還有報社長官對新聞或記者本身的垂愛,也領導了新聞的走向,好的新聞未必能在新聞海中脫穎而出,反而是要人對了、時間對了,才能佔據好的版面。有的報紙常常以可憐新聞為頭版故事,結果記者人人起而效法,只要看到身心障礙者或是癌症病患,記者的眼睛就立刻亮起來,甚至還有記者特別要求採訪單位,幫忙找找有沒有癌症的、或身心障礙的個案,最好是愈可憐愈好。

以鼓勵弱勢為出發點,報社的立意甚佳,但是一窩蜂的結果,是否反而過度消費了弱勢者,並不是說弱勢者的努力不需要被鼓勵,而是記者應該重新思考新聞的多樣性,一個健康的平凡人,如果也很努力,付出和身障者一樣多、或更多,這樣和你我一樣的平凡的人,我們的努力又要如何攻上版面?此時,如果新聞也有繁星的思考,也許就能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新聞主角。

近一位新聞同業抱怨日子難過,因為在南部的新聞圈中,每天要應付一個「情色小說家」和一個「黑色殺手」,他形容得實在貼切,因為對手報的記者以寫情色新聞走下天,不必名、不必姓,左炒飯、右炒飯,天天編得精彩,還有一報的記者則是專攻法院案例,社會新聞被他寫來黑影幢幢,他們的新聞總能攻佔大版面,難怪這位老實的新聞同業日子不好過。

這絕非這位老實的同業表現不好,全是因為報社的偏好而已,但是報社的偏好就成了大眾媒體的焦點,而這兩點其實並不相等,只是因為握有媒體的人,掌握了操作的機器而已。

當然,新聞講究的是特別,要求的是新聞性,如果真要訂個繁星,或許新聞就不是新聞了,不過我還是主張新聞應該要多樣性,天天都從某一個角度選新聞,報紙的變化就受到侷限,如果有一天,總編輯上班的時候是從南台灣新聞開始選頭版頭,保證那一天的新聞一定很不一樣,因為我有信心,我會上頭版。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g123&aid=2739637

 回應文章

博仁
心有戚戚焉
2009/05/11 18:11

禎霞姊:

相信只要從事過新聞工作的人,拜讀您的文章之後一定心有戚戚焉....

這社會,老實的人不一定會出頭,要出頭就要像「情色小說家」、「黑色殺手」兩位記者擁有絕佳的想像力和杜撰力才行!

只是,這樣的新聞真的是讀者想要看的嗎?還是為了應付報社主管、搶攻全國版所做的灑狗血行為呢?兩年多前,「一碗麵故事」的寫作風格,「風靡」了新聞圈,只要夠悲情,就是全國版。那時若有關於此類的新聞議題,還會擔心受訪者不夠「可憐」,上不了太大版面,頂多是地方版,完全沒去考慮到其實一篇全國版的背後,都是社會艱苦人最無奈的血淚史,但卻被新聞圈某種程度的消費了。

如今,在金融風暴襲擊下,艱苦人不知又多了數十倍,連讀者都很可能變成艱苦人,這類新聞就不一定會被社會關注了。

唉,台北的長官永遠以台北觀點看天下,這是地方記者最無奈的事情,為了餬口飯吃,也只能接受了。其實,各行各業都一樣,只是每個人所承受的壓力不同罷了。

ps  很好奇那位「老實記者」是誰?呵,想了很久還是想不出來...


也是地方記者
但是又何奈
2009/03/13 20:41

無法再認同您更多

也無法相信情況會因此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