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經無妨, 國家不得強制
2011/09/29 11:25:07瀏覽2453|回應23|推薦2

(原文刊登於聯合報 2011/09/29)

由於馬英九把讀四書五經拿來做電視廣告,我說「秦檜的四書五經也讀得很好」,在聯合報激起了不少的批評,茲為文回應。

「秦檜讀經論」出於魯迅的《華蓋集》,我只是拾人牙慧。魯迅不只提了秦檜(中過狀元),還提了聲名狼藉的徐世昌(當過進士)、曹錕(當過私塾先生),並強烈地批評說:「我看不見讀經之徒的良心怎樣,但我覺得他們大抵是聰明人,而這聰明,就是從讀經和古文得來的……怎樣敷衍,偷生,獻媚,弄權,自私,然而能夠假借大義,竊取美名」。

魯迅不免以偏概全,但那些高喊「讀經的孩子不會變壞」、「四書五經是兩岸文化優勢」的人,不妨想想現代社會珍視的幾個價值—民主、法治、科學、男女平權—有哪一項是可以從四書五經找得到的呢?答案是一項都沒有。倒是反民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反法治(禮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反科學(禮義與信足以成德,何用學稼以教民乎?)、反男女平權(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言論比比皆是。

台灣、香港、新加坡等華人社會能有今日的發展,不是因為受到四書五經的影響,反而是因為四書五經的影響少之又少。而大陸人士之所以會稱讚台灣人普遍比較有禮貌,也是因為台灣實施現代性公民教育的時間比較久,絕不是因為台灣人的四書五經念得比較好。

更何況,四書五經晦澀難懂,從康有為那一代整理「國故」開始,許多文義也還沒有個定論。光是一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古往今來也不知有多少解釋。它們可以作為學術研究的題目,卻不適合讓兒童死背。台大校長傅斯年在一九三五年便質疑過:「六經雖在專門家手裏也是半懂不懂的東西,一旦拿來給兒童,教者不是混沌混過,便要自欺欺人。這樣的效用,究竟是有益於兒童的理智呢,或是他們的人格?」以傅斯年這樣的學問都還自謙不敢講經,試問今天大聲鼓吹讀經的人又有多少資格呢?

至於胡適說孔孟思想歷來都是為專制主義服務,這一點已是五四以來的共識。袁世凱在一九一三年的憲法草案中規定「國家教育以孔孟之道為修身根本」;段祺瑞當政時規定中小學生每周讀經一小時;蔣介石要求高中生必讀陳立夫編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今日的中共大搞「孔子學院」,最終目的還是要維持一黨專政。廿一世紀的台灣還要再規定高中生必修「四書選讀」,不知道理何在?

多讀書總是好事。四書五經當然可讀,但絕不適宜強制作為國家教育的一環,更不能讓兒童囫圇吞棗。至於有政黨認為其中有選票利益可圖,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全文網址: 讀經無妨 國家不得強制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620092.shtml#ixzz1ZJ9tbgx7
Power By udn.com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chiehl&aid=5685218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該影片重點在「誰才是知道台灣優勢的人」而非在「讀經」這件事上。
2011/11/07 07:51

馬總統這支《讀經篇》的競選廣告片重點是在最後一句話,「比起民進黨,你們才是真正知道台灣優勢的人。」

該影片內容敘述台灣的「讀經班」傳播到了中國大陸這件事,而由這件事點明了「台灣的優勢」之所在。

梁文傑先生雖然以〈秦檜、嚴嵩四書五經也讀得很好〉來讓這部影片失焦,就政治鬥爭手段來講,梁先生是成功的;但民進黨徒們(當然包含梁先生在內)對於台灣在各方面被中國大陸超越,除了焦慮不安外其實是束手無策的。

馬英九總統是個高級知識份子,他的看法雖然有點「不太貼近普羅大眾」,但重要的是他的思考方向是正確的,他對中國大陸「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將領導台灣走向「不殆」之路。(不殆是「不危險」的意思)

台灣因為歷史的因素,陰錯陽差地成為保留中國固有文化最完整的地方,這就是馬英九總統所謂的「台灣優勢」,台灣將來勢必成為中國大陸「禮失而求諸野」的地方。

了解了馬英九的想法後,也就不難知道為什麼他反對把傳統中國字稱為「繁體字」而應稱為「正體字」,以及他在藝文活動、文創產業方面捨得花大錢的理由了!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10/03 11:49
修改一下:

(基督教的道德性無法推翻,科學又不能證明上帝不存在,結果基督教後來又復甦。)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10/03 10:47
西方人能發展出現代文明,未必單單只是文化因素,否則西方文明源頭的希臘,其文明何以停滯不前?

難道不可能是西方人遇上了超越古文明的機遇?譬如望遠鏡的發明和使用,興起了科學,推翻了基督教,使得西方人的思想發生天旋地轉的根本變化,重新評估舊價值,進行了文化上的理性化,而發展出了現代文明。

(基督教的道德性無法推翻,結果基督教後來又復甦)

西方這個現代文明並非只有中國文明無法與之相比,是所有世界古文明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但是古文明中的某些價值卻是歷久恆新,不因現代文明而褪色,並且仍是構成現代文明的要素,像道德就是。

在道德方面,中國和西方有同樣好的東西,又何必捨中國而就西方?

何況現代人讀四書五經,誰還會把其中過時的主張奉為圭臬?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應該看一下歷史
2011/10/03 00:11
如果能稍微有歷史觀,想想當中國人走到大清帝國末年,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之下,當時的社會是怎樣:
當時的中國處在極為落後的狀態,政治是野蠻的,文化思想是落伍的,經濟極端貧弱,社會封建不公平,整個國家瀕臨崩潰邊緣.

現在中國人幾乎要忘記那段歷史經驗了,當時的中國人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民族自信心完全喪失,因此起來全力學習西方的文化,漸漸的淘汰了老舊的那一套思想,行成現在我們所處的社會基礎.

世界上少有人可以看得懂一千多年前古人的文字著作,中國人是可以的,當然古人也有古人的智慧,也有許多優美的文學創作,但是那些就只是文字了,是非常抽象的東西,年輕人如果要培養品德和人生觀,最重要是要在家庭,社會,宗教和社區裡身體力行.

過度迷信讀經的效用,恐怕會讓中國這種"形而上"文化的問題更加嚴重!
 

linbe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get rid of your chinese culture
2011/10/02 22:12
and you'll be a better person, trust me.

雲采
「富貴於我如浮雲」
2011/10/02 10:35

孔子是為建立禮義道德來生中國,不是為君王。

讀經當然不會讓人人成為賢人,

就像宗教也不會讓其信徒人人成為君子一樣。

但從政者,有的為政治目的去斷章取義孔孟話語;

有的愛背幾句古語聖言,來裝修自己的門面,有沒有實踐內心行為上,不知。

清朝的腐敗箝制思想文字與封閉政策,才是造成中國差點敗亡原因。

不是四書五經。文化大革命就不用再說了。


Norm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古文珍貴少人知
2011/10/02 06:28
秦檜等人讀經還是壞那是因為他沒有讀到內心;我在國外學著英文總是很懷念以前讀四書五經的學生日子,特別是當我告訴一些白人和大陸人我們讀過這些並解釋時,他們鹿出的是驚訝又傾慕的眼神;台灣最好的地方就是很多東西都有,太豐富了;可是現代人比較膚淺,國學水平低到無法讀經,又或者不識貨,不知道自己家裡有很多寶,實在可憐;現代的台灣人只知道吃喝玩樂,一點精神上的素養都無法提升,連讀個經都這麼難,好慘.

膚淺文化
強制孩子讀經也無妨,要順便培養思辨能力更棒
2011/10/01 23:19

上述,有些人說孔子是為帝王服務,但有些人又說不是。究竟如何?

我是6年級生,當年大學聯考時,考過論語,念過古文觀止。但自聯考後,不再接觸此類書籍。

我想,大多數人與我一樣,當初死背死記,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不後悔在青春歲月被強迫讀經,畢竟腦中總要先有點東西,才能反思這些東西好與壞。就像總要吃過苦瓜,才懂得如何批評苦瓜之苦。

然而,可惜的是,之後沒有人提點,唯有在社會沉浮的工作經驗,才讓我這種後知後覺的人,反思所學之儒家思想。

媒體是文化的一環,扮演重要的文化散佈力量。

馬英九的讀經篇廣告,引發許多重量人物的批評,不失為辯論的好議題,甚至可促進國高中學生的思辨能力。

但近來台灣大多的節目,或商業考量,或成人們深度及能力不足,未探討此問題。

大多節目只討論宋楚瑜聯署問題,再痛罵或嘲笑一番,這雖可紓解人民心中鬱悶,但永遠繞著藍綠思考的二分法,使台灣人民的思考模式益發簡單。

中國大陸曾經歷文革,目前也受言論限制,雖不能議論時政,以古諷今,但曾針對類似文化題目,進行過討論。例如大陸的「百家講壇」節目。

我們常以保存中華文化更勝於對岸自傲,但我們似乎只背誦了典籍,未探索國學之深度。

我們常以民主自由更勝於對岸自傲,但我們似乎只建立制度,未建立民主自由之真諦。


好笑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2011/10/01 16:12

聖經也很反科學,你要不要宣傳一下反讀聖經??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懂的道理,

兩千多年後的梁先生不知是還沒搞懂,還是腦袋裝了太多政治而糊塗了。


nobody
大同與小康
2011/10/01 15:10

大同與小康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蓋歎魯也。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者也。以著其,以考其信,著有過,刑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
我想說的是,孔子並不支持家天下的封建制度,僅勉強接受以「仁、義、禮」為規範而能做到「小康」的家天下。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才是孔子的理想。
孔子的中心思想並不是「仁、義、禮」,但在社會文明程度還沒進步到大同世界之前,「仁、義、禮」卻是保護我們免受「法、刑、兵」摧殘的規範。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忠恕」,盡己之謂忠,推己及人之謂恕。怎麼講呢!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老天賦予了我們本性,依據本性讓我們有所需求,需求若要滿足就不能過多也不能太少而要剛剛好,能滿足本性的需求叫做道。修習道就是教育。所以,孔子"一以貫之"的道是忠恕,忠恕就是大同世界的共識---滿足彼此本性的需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會的需求。人人都以滿足彼此本性需求為原則就是道德,人人有道德大同世界才得以實現。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