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0 13:24:11瀏覽3278|回應16|推薦10 | |
我看簡體字書籍是從十六、七歲就開始了。那時魯迅還是禁書,老舍、巴金的小說台灣也還沒有。上了大學和研究所之後,因為我搞的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共黨史,我看簡體字書籍的比例更勝過繁體。 多年下來,雖然我也學會用「干部」來取代「幹部」,用「囯家」來代替「國家」,但有些簡體字我是怎麼也不會用的。譬如「胡蘿蔔」,我不會寫成「胡萝卜」;「軍隊」,我不會寫成「軍队」;「工厰」,我也不會寫成「工厂」。 所以大致來說,我寫的還是繁體字。我是「識簡書正」(認得簡體字,寫字寫正體)。因為寫是本,認是末,這是從小教育根深柢固使然。 馬英九現在要提倡「識正書簡」(認得正體字,寫字寫簡體),那必然要從小教育做起,把小學教育都變成簡體字教育,以後長大了,若想看點古書,再去學認繁體字。 真要這樣做,我也不反對。反正文字只是約定俗成的工具。真要研究學問,再去學認繁體字就行了。大陸大學就有「古代漢語」一門課,歷史和中文系學生必修,他們對中國史和中國思想的研究水平也不比台灣差。 但是,要討好北京,有需要做到這個地步嗎?改為簡體字教育,北京就爽了嗎? 北京從來沒有在意過台灣用的是繁體字,馬英九搞這個,是吃飽了太撐,還是成天在想花招舔痣拍馬? 馬英九當市長時曾說,就算大陸觀光客來台日多,也不必增加簡體字標誌,「讓他們去適應我們,不是我們去適應他」。 這話煞是正氣凜然,儼然是中華正統文化的守護神。現在當總統剛滿一年,就連文字都要投降了。 且看他還想幹些什麼?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