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7/31 07:43:35瀏覽1198|回應4|推薦6 | |
一句話作答,「鐘聲」呼籲的這事,它根本就「不靠譜」。 我只是做一個簡單分析,而詳細報告,可能是一個博士論文,必須以數萬言才能說清楚。 第一,在西方的話語體系(文學,百科,編撰,出版,學術體系,智庫,好萊塢影視,傳媒等)裡,對中國的介紹和評估,多數停留在滿清和民國時期,以幼兒讀物為例,最多的,也就是英國早期的故事化繪本(比如《傅滿洲》系列),近現代的,在圖書館裡能找到的出版物,多數是,章家敦,輪子,海外民運等有關中國的介紹,以及大量有關文革等時期的「傷痕類」文學,包括莫言等人符合西方價值觀預設的(自貶和自打嘴巴的)出版物。 第二,從民國(KMT為代表的英美買辦)開始,舊中國就對美利堅的議會和智庫,進行高度滲透和參與,包括蔣夫人在美利堅國會的演講等事件,大量的金錢供給(民國政府至今仍是美利堅主要的海外競選金主之一),比如蔣公對杜威等人砸重金助選,現代,更是如此,不管是大象還是驢子,都收到過台灣民國偽政府提供的大量助選資金。所以,實際上美利堅的高層,特別是議會,所認知的中國人,實際上是就民國政府的代理人(軟骨頭的買辦)。他們對中國人的評價怎麼能中肯? 第三,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開以後的中國所發生的變化的信息,他們並非不知道,而且非常清楚,但是僅限於情報機構(比如C1A等)和各個駐華新聞機構的採訪部,通過採訪部獲得這些信息,幾乎全部被總編攔截掉了,不大可能出現在他們大眾傳播頻道中。這點比較有趣,你看每次中國外交部,國防部等部委的新聞發佈會,西方記者從不缺席,而且所問的問題刁鑽尖銳,但是你在西方報紙上,卻甚少,甚至從未見過他們發表過任何相關報導。 第四,西方的利益集團實際上是非常多元的,按照我的分類方法大致分為:金融,多國企業(含製造業和全球性的商貿業),礦業,農漁林業,本地銀行,本地建造業,本地零售業,影視和傳媒等。所有這些行業,跟中國有聯繫而且比較緊密的,其實也就是金融和多國企業,最多再加上一部分的農漁林業和礦業,而掌握西方話語體系的本地實業,影視和傳媒,幾乎跟中國沒有什麼利益交匯點。很不幸,最近幾十年,完全把控整個西方的話語體系和議會的,就是這些行業,而跟中國關係密切的多國企業和國際商貿系統,在議會的勢力極弱(本過去工業化以後,這些行業在當地變的越來越不重要),基本上說不上話。 第五,「資本主義」制度的最優治理方案的「票選制」下,靠著本地資本選上來的人,多數都是沒有實業經歷的律師一類(嘴巴很會說而已),這些人原本就沒有平民生活經驗,也沒有商業sense,靠嘴巴吃飯,跟他們極難理性溝通。 在這種情況下,你如何去奢談「加強溝通,避免誤判」?我的結論是: 「加強溝通」---沒門,「避免誤判」---妄想! 有效的解決方法是,中國加強內功修煉,在10-30年內,從科技,軍事,文化,社會生態方面,全面超越他們,而且「一路絕塵」,讓他們跟在後面「呀塵」。 注:「鐘聲」,是「中聲」的諧音,是「中國聲音」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中國有話說」。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