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3/05 14:00:30瀏覽2506|回應3|推薦14 | |
本文採用世界銀行(World Bank)數據,只進行了簡單挖掘。挖掘時間段1990-2020年,共三十年。
採用數據,GDP per capita (按人頭算的本地產值---參考貨幣,US$)
本文參照系,美國及其主要盟友和最重要的非盟友中國,參考主要的美國盟友,五眼(美英澳紐加),加兩個「半殖民地」(日德/)。
引子,Henry Kissinger(基辛格)的著名論斷,「To be an enemy of America can be dangerous, but to be a friend is fatal.」翻譯,作為美國的敵人可能是危險的,但做朋友,則致命。這句話,頗有爭議,因為鄧伯伯說,“回头看看这几十年,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嗯,這個東西很值得挖掘,基辛格說的是「朋友」(Friends),而不是「盟友」(Allance),鄧伯伯說的,是搞好「關係」,怎麼理解這個中國人口中的「關係」?
先說一下美國的外交策略,其實只有兩個字,Leadership and Partnership,所謂Leadership,簡單直白的中文就是,“大家都聽我的”,所謂Partnership,就是說,在進行大項目(國家間的項目)時,結夥操作。把這兩個字吃透,就大致明白,其實這就是紅果果的美利堅利益當頭。
絕大部分對國政和外交有理解的人,都知道美國的朋友圈實際上是一個洋蔥,核心,是美利堅自己,最近層是五眼,次近層是「半殖民」體系(有美軍駐紮的國家和地區),一路排下去,大致有6-9層。
美國的盟友體系是一個最有意思的現象,簽約盟友有60多個,什麼國家都有,有所為自由世界的勇士們,也有王國和獨裁國家,當然很多類似盟友的國家和地區(更多),就不一一而論。
言歸正傳,重點分析美國是如何在盟友體系內「吸血自肥」?
我們把時間座標拉回1990年,這一年是一個標誌性的年份,那時候的美利堅跟他主要的盟友的發展水平很接近,(在18k-25k之間)。
頭五年的意外事件,日本子因為廣場協議,日圓升值(在15年中,對美元單向升值三倍),帶來鉅額的資產泡沫,於1995年達到高峰,五年變化區間,人均從25k(1990)到44k(1995),日圓/美元費率,從150(1990)-100(1995),從此以後,開啟了25年的衰退。
到2008年,這裡又是一個關鍵節點,英美澳德加五國,人均幾乎達到同樣高的水平(45k - 50k之間),咣...一錘子下來(金融次貸危機),作為解決方案,奧巴馬開動印鈔機,直接給瀕臨破產的金融公司近萬億美刀的救助,公司是救下了,美國帳面人均產值只是低走一年,然後有恢復了增長走勢。從這時候開始,盟友們就很有意思了,齊刷刷地跳進泥坑裡,一掙扎就是十年。
過去十五年的意外事件,自從2007年開始,澳洲迎來了工黨的黃金6年執政時期從2008到2012的5年中,澳大利亞的工黨政府,擁抱中美兩家,美國印鈔機印出來的鈔票和中國製造業的資金大量流進澳大利亞投資市場,特別是採礦業,蓬勃發展,中國利用這個機會買下了澳大利亞不少的優質礦山,這些年,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每年近千億,澳洲經濟開掛,短短幾年,人均從不到50k提高到68k,遠高於美利堅的人均51k,這個時候的澳元費率也達到了創紀錄的頂點(略高於美元),開掛歸開掛,怎麼掛上去的,還得怎麼卸下來不是?緊接著,阿博特上場,在美利堅大統領的攥搗下(主要是中國威脅論),開始跟本子在一起折JB騰潛艇,一面假惺惺地跟中國協商自貿協定,一面收緊對來自中國的貿易和投資,好日子也就過到頭了,此後四年連續跳水,2016年,人均跌回50k,跌幅接近40%,真是「不作不死」。
從2008年以後的12年,美利堅主要盟友(五眼加日德),一直在40k到50k之間徘徊,而美利堅自己,基本上是「一騎絕塵」,10年中,從2009等人均47k到2019年的65k。這伙子盟友們在老米眼裡徹底變成窮逼。
很有意思,這些盟友們的錢都跑哪裡去了?哈哈哈,有兩個主要國家在這個期間,維持了極其穩定的增長(k線圖基本上是平直向上),那就是美利堅和種花家,特別是種花家,從2008年的3.4k到2020年的10k有餘,增長接近3倍。另外一家,是紐西蘭,由於紐西蘭在政治上保持了同時擁抱中美兩家,雖然有些波折,但是基本上維持了正向健康增長,從2009年的28k到2020年的41.5k。
我們再來看看盟友們在過去12年中到底損失多少?先從技術上來分析,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詳細地分析了作為全球交易和儲備貨幣的美元到底靠不靠譜這事,如果我們以黃金不變價來推算美元的貶值率,我們會發現,在過去50年中,由於美元的超發和提前過度消費,美元的實際貶值率大致是按年7.5%左右,換句話說,美元的實際購買力,按年萎縮7.5%,更直接一些說,今年一美元可以買100公斤大米,明年這個時候,只能買92.5公斤了。可見,美元真心不是儲備貨幣,拿在手裡,真心有點「心驚膽顫」的吧?還別說,作為全球知名「攪屎棍」的甲殼蟲,英鎊的貶值率遠低於美元,過去100年的平均貶值率大致是按年2.7%。所以,那些鼓吹抓美元保值的說法,就是典型的「墓葬群中做演講---騙鬼」。與其抓美元,不如抓英鎊。
下面細分計算過去12年的損失表(以GDP per capita為標竿):
國家 2008-GDPPC 2020-GDPPC 2020-GGDPPC 12-Year-CPI 2020-GDPPC-CPI 過去12年人均不變價GDP 變化值
德國 45427 46208 18142.8416298542 1.66% 37798.9398228923 -0.167919082860583
日本 39876 40193 15782.7089168268 0.32% 38676.4651629472 -0.0300816239605979
美國 49382 63593 24964.2725884548 1.62% 52274.6497916148 0.0585770076468106
英國 47549 41059 16122.5052475802 2.4% 30676.5262807446 -0.354843923515855
加拿大 46710 43294 16999.4622905754 2.07% 33683.4654743697 -0.2788810645607
澳大利亞 49654 51692 20294.6234749486 2.34% 38906.6622648288 -0.216444550996319
紐西蘭 31252 41441 16272.3923126469 2.14% 31966.3289146465 0.0228570624166933
中國 3468 10434 4106.035698708 2.23% 7960.09433529725 1.29529825123911
注:GDPPC -- GDP per capita (人均本地產能)
注1: GGDPPC -- Gold Based GDP per capita (基於黃金不變價的人均本地產能)
注2: 12-Year-CPI -- 過去12年的平均通脹指數
注3: 2020-GDPPC-CPI -- 2020年人均本地產值(扣除通脹後)
從上表看到了什麼?
第一,跟美狗英國(跟得最緊)最慘,12年來的人均實際產能,扣除通脹以後,從47k跌倒30k左右,
第二,中美兩家是扣除通脹以後,真正正增長的贏家,美國從49k到了52k,中國從3.5k到8k左右,增長一倍。
第三,同時擁抱中美兩家的紐西蘭,也是贏家,扣除通脹以後,從31k到32k,事實上超過英國。
結論:
1. 從世界政治經濟的格局來看,一個不能保持自己比較獨立的國格和國策的國家(指望投靠盟主,或者是拿到某個社團的會員卡-比如北約),實際上是被盟主宰割的羔羊或者是被人隨便割的韭菜,那是自己找死。
2. 基辛格口中的「朋友」和鄧伯伯所說的「搞好關係」,這個尺寸到底應該怎麼把握?這其中充滿了哲學和智慧,不是一般的狗雜種都能明白,更不是一群只會說話的,靠著吆喝上場的票選民主制上來的雜碎能夠玩得轉的,想都別想。這裡面(國家社會)真正的玩家,就是中美兩家。
3.一般國家(不具備中美這種頂級智慧),如果選擇同時擁抱中美兩家,日子也能過的非常滋潤。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