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資料和語言的感想
2008/04/02 11:12:41瀏覽906|回應0|推薦2

常到這裡拜訪的朋友,或者是在論壇上有機會看到我推薦或者是引用的資料,大概有印象我幾乎都是取自英文的來源,台灣有不少朋友的主要來源則是日文,這大概算是國內使用國外資料的主要來源中,相當重要的兩種管道。

稍早我曾經提到一篇對岸撰寫,想要證明1958年我國空軍的F-86公開數量有問題的發表,但是撰寫者拿出來的所謂公開資料又和外面可以找到的公開資料對不上。最近這位老兄換個主題,重施故技,想要證明美國在越戰期間擊落北越戰鬥機的數量過於誇大。

這一次蠻耍寶的部分很多,其中包括,他引用1973年英國雜誌發表的美國每一年在空戰中的擊落和損失的數字的中文版,然後他堅持1967年以前因為中共拒絕蘇聯通過中國領空,將戰鬥機運交北越,斷定北越在這個時間以前不可能有MiG-21。

有關MiG-21出現在北越的時間,首先我參考這些資料:

Clashes: Air Combat over North Vietnam 1965-1972和這一本:Vietnam Air War Debrief: The Story of the Aircraft, the Battles, and the Pilots who Fought

在這兩本書中都有提到美國是在1966年的年初開始回報遇到MiG-21的紀錄,這個時間和這位老兄的說法相牴觸,他是堅持絕對不可能,非常有趣的一點是,我問他蘇聯可以用海運把飛彈運到北越,為什麼不能這樣運飛機?接下來他拿出網路上翻譯的有關一位北越MiG-21的飛行員的中文傳記當中提到他何時完成訓練,從蘇聯回到北越。

因此,我參考了MiG-21 Units of the Vietnam War (Osprey Combat Aircraft 29)當中提到這位飛行員在北越第一個使用MiG-21的戰鬥機團的部署以及開始行動的時間。

這位老兄對這類資料的反應是:這些都是英文的,都是為了替美國人遮羞的東西

首先,在這本書的封面上的作者,他的姓名可以看出並不是純英文語系國家的人。其次,打開書之後看到作者感謝的部分,提到越南空軍博物館的字樣,這說明了這位作者和越南空軍博物館有過聯繫,也使用了他們的資料。那麼,越南空軍博物館的資料的可參考性,應該會比不知道從何處翻譯的資料好一點吧?

後來張文前輩提到他先前去越南的時候,也在公餘溜到該博物館想要索取一些資料,結果博物館說他們已經給了一位匈牙利的航空醫師,可以和他接洽。這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上面這本書的作者是匈牙利人。

那麼,匈牙利的作者使用越南的資料,如何可以推演出這是要替美國人遮羞呢?這樣的邏輯請恕我愚昧,真的看不出來。

從這個事情當中,也讓我想到過去看過有些網路上的朋友提到,英文的資料對於其他非英語系的國家的事情會有偏見,像是過去冷戰時期,俄國的系統就有相當多的貶低,即使到了冷戰結束之後,這個現象也是如此,因此英文的資料提到俄國的可信度就不高

比較早期的資料,的確有這種現象,但是,很多時候並不全然是出自一種偏見,而是所能取得的資料的多寡而形成的一種現象。但是,如果以現在的狀況來看,還是認為英文的資料還是維持原先的情況,以下我舉一些例子。

像是上面這一本有關北越空軍使用MiG-21的著作,雖然我取得的是英文的版本,可是作者並不是英語系國家的作者。

Mikoyan MiG-29 (Famous Russian Aircraft) Mikoyan Mig-29 Fulcrum: Multi-Role Fighter

這兩本書的作者都是Yefim Gordon ,他以英文撰寫的書籍相當的多,而他本身是一為相當資深的俄國軍事航空方面的作家與研究者。

 

TUPOLEV TU-22 BLINDER: Supersonic Bomber, Attack, Maritime Patrol and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Aircraft.

這一本兩年前在英國出版的Tu-22轟炸機的歷史,撰寫者也是一位俄國退役的軍人,然後由英國人幫他翻譯之後出版。在出版前這位翻譯者曾經在Air Enthusiast雜誌上投書批評當時連載的Tu-22在中東服役的戰史有錯誤,而他在文中指出他參考的資料就是這一本當時正要出版的著作。

即使作者是英語系國家的,引用俄國資料的情況也很普遍。譬如說,

The Kremlin's Nuclear Sword: The Rise and Fall of Russia's Strategic Nuclear Forces, 1945-2000Seapower and Space: From the Dawn of the Missile Age to Net-Centric Warfare這兩本都在書後附上大量引用自俄國或者是非英語系的資料來源。後面這一本國內的史政編譯曾經小量印刷過,是一本相當好的書,附錄的說明部分多到可以另外出一本書了。

即使不談空戰,Inside the Kremlin's Cold War: From Stalin to Krushchev的兩位作者也不是英語系國家的人,而他們參考的也是俄國的文件與檔案。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來,英語不過只是部分這些書籍作者撰寫或者是開拓的市場,而不代表他們本身與美國或者是英語系國家有直接的關聯,或者是與西方世界的觀點相呼應等。他們的撰寫的內容有沒有偏見,有沒有錯誤,並不是,也不能只是因為以英文的方式發行,就可以在沒有看過內容或者是比較之前就斷定的。

如果說只是因為以英文發行,關於俄國的事務就會帶有偏見,米格機的官方史MiG, 50 Years of Secret Aircraft Design 還是先翻譯成法文版,然後才有英文版問世,這該怎麼解釋呢?

對岸近年來也有一個蠻出名的例子,那就是沈志華自己花錢跑到俄國去抄寫大量的檔案資料,出版有關韓戰的相關書籍,以前面提到的邏輯來說,中文出版品對於俄國的檔案或者是文獻的引用和描述,是不是也可以因為是不同的文字而直接認為有偏見或者是錯誤呢?

另外一個近年的反例是有關於二戰時期的中途島作戰,過去英語出版品引用日本兩位軍官的說法而有所謂的命運的五分鐘的說法,可是Shattered Sword: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Battle of Midway是英語出版品中首先以大量資料,透過分析之後將這兩位日本軍官的說法加以推翻,而且也和日本稍早的出版品有相同的結論。

換言之,資料的好壞,偏見與錯誤的存在,和使用哪一種語言作為出版或者是撰寫的關係不大,如果要作出判斷,應該是從資料的內容本身進行比較與分析,英文只不過是有大量出版品的語言之一,以英文出版品作為主要的參考來源來分析並不表示這些資料在撰寫過程中都沒有參考其他國家或者是語言系統的出版與文獻。

如果說只是因為不同語言的關係而可以直接判定會有偏見或者是錯誤,那麼國內的的出版品豈不是一大堆文章都有問題了?根本不用看就可以知道一定是錯誤的?而在軍事領域方面,國內兩家老字號的雜誌豈不是錯了這麼多年,他們的編輯與作者豈不是都是帶有偏見的呢?

我相信這樣的邏輯是講不通的。還是回到資料分析的基本面,以資料的本身,而不是語言文字的來源作為判斷的參考和依據。

一點意見,請各位批評指教。謝謝。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cobrachen&aid=174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