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雷達搖頭和匿蹤的關係?
2008/02/07 06:40:11瀏覽1761|回應1|推薦1

我在雷達搖頭看得更遠?一文中提到作者誤解雷達天線轉動與偵測距離之間的關聯性,作者認為他的分析並沒有錯誤,在參考他的解釋的時候,以下是對於他兩篇文字與誤解的相關分析。

首先,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先前引用過他的文字:

俄國人棒呆了
如果他們照著老美的玩法,或是用一班"軍事專家"的意見,就得用AESA和徹底的匿蹤設計才可以再未來存活。
結果,人家用了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雷達旋轉台,飛機瞬間多出超長程煮動預警能力。說不定F-22都很難幹過他了。

這是在他的第一篇提到俄國雷達天線會轉動的網路文章當中的部分文字。我將兩個關鍵字眼加粗,分別是匿蹤和超長程主動預警能力。

首先,匿蹤設計的目的是要壓制被發現的距離,在對雷達偵測的匿蹤設計概念上,就是降低自己的雷達截面積,使得雷達必須要在較近的距離才能夠發現。

另外一個關鍵字是超長程主動預警能力,主動的定義暫時判斷是開啟雷達的主動偵測行動,和雷達天線的型態無關。也就是說,是提高雷達的偵測距離,以增強早期預警的能力。

因此,就他這一段文字來看,作者認為西方國家要靠匿蹤來壓低自己的被偵測的距離,和使用主動陣列的設計,俄國人用一個可以旋轉的雷達座就可以抵銷這樣的優勢,而達到超長程的預警能力。

換句話說,他針對的是抵銷看不到的劣勢(匿蹤),提升自己的偵測距離(超遠程),這不都是在講偵測距離嗎?

作者對於他對雷達天線旋轉與偵測距離的誤解上,所做的辯解引用在下面:

然後,根據他在部落格的言論,他是把我這段話誤解成
"加了轉台,探距可以變遠,所以可以抓匿蹤飛機"
這顯然就跟他所說的一樣是為反雷達操作原理的。
不過他並沒有去想"對方怎麼會把那麼誇張的錯弄出來?是不是他講的是別的?"
而是直接假定對方不學無術
於是舅在各大論壇公開表示"把雷達搖頭扯上探距"
偏偏會上去附和的都是一些基本教義派,就這個幫忙推一下那個多批一下

其實那段評論是依據Irbis-E的性能加上轉台的特性推出來的。轉檯性能很明確
不管哪款相位陣列雷達套上去都可以弄到相當於前視+側視雷達的效果,至於
Irbis-E性能部分自然前提是老俄公佈的數據不是在唬爛(這具肯定又會被批
反正美國公佈的數據就是不正自明,俄國公佈的數據就是"你不能證明就請不要
用")。這在11月號全防有點到,跟什麼延長探距完全扯不上關係

作者在最後一句話辯稱他所推出來(不是俄國公佈的)的轉檯性能並不是和長距離探測有關係,可是,參考他在第一篇的文字中所說的,不就是和距離有關係嗎?我在前一篇也提到,雷達天線的轉動與否,是和涵蓋的角度有關係,並不是距離,他在上面引用的文字中提到的概念不就是我先前指出的問題嗎?

而作者在這一段開始提到前視加上側視天線(就是在機身側面的天線)才是這個轉盤的用意,可是:

  • 轉盤和匿蹤有什麼關係?

  • 轉盤和超長程有什麼關係?

  • 並非只有匿蹤飛機才可以用前視加上側視天線

換句話說,作者在這兩篇都中講的是不同的事情,他的辯解也無法說明他在第一篇為什麼要把匿蹤和超長程放進來?

其實,俄國的MIG-31採用固定被動陣列天線,早已經可以擔任超長程的主動預警任務,也是俄國非常重要的攔截機種,因此,俄國人早以證明不需要轉盤也可以記型超長程主動預警任務。除非作者打算拋棄俄國的公開資料,要用他自己推測的說法。

再者,我在前一篇探討他的錯誤觀念時,我並未提到俄國的數據是多少,也沒有說俄國的數據是對的,是錯的。我所解釋的是雷達天線轉動的意義在對空上只是提高涵蓋範圍,我還特別強調是對空目標,因此面對他下面這段話,也就不知道他究竟在哪裡看到我說俄國的數據有沒有問題:

至於
Irbis-E性能部分自然前提是老俄公佈的數據不是在唬爛(這具肯定又會被批
反正美國公佈的數據就是不正自明,俄國公佈的數據就是"你不能證明就請不要
用"

但是,面對不夠齊全的資料作出誇張甚至可能有違背常理推測,對於想要吸收新知的人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傷害,各位在閱讀上要小心。

(請各位留意,我修改過以下的描述,因為第一次撰寫的發現有錯誤,第二次的覺得有不恰當的地方。2/8/2008)

至於俄國的想法,在沒有更多資料前不敢確定是不是除了擴大涵蓋範圍以外還有別的目的。不過,Internation Air Power Review季刊中的Su-27專輯裡面有提到1990年代中期NIIR所打算的是擴大涵蓋角度。另外一個猜測的原因可能是要補償高偏角下的搜索距離的問題。

固定的被動天線需要讓波束轉動角度以達到對機身軸線兩側空域的掃描,理論上,這個偏離的角度可以到接近平行於天線的表面,可是實際上不然。因為角度愈大的時候,天線的有效孔徑,也就是大小就會變小,那麼,在偵測距離上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而不如小角度的區域。一般常見的角度限制是左右各60度的範圍,但是有些系統會限制到45度左右。

如果讓天線可以旋轉一個角度,那麼至少在某些角度下的有效孔徑不會降低太多,對於偵測距離的惡化可以彌補一些,對於訊號處理技術上偏弱的俄國來說,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但是,這個方法只是去補償損失的部分,並不能延伸最大偵測距離,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請各位批評指教。並祝大家和作者新年快樂。謝謝。

(後記:寫完之後想想,發現對於被動陣列與合成孔徑成像的描述有不少問題,找了資料和與朋友討論一下之後,得到的推測應該是在補償的作用上,因此趕緊作出修改。並且在此提醒各位,如果在閱讀的時候還是發現我的描述有問題,歡迎提出,好讓我不會傳播錯誤的資訊。謝謝各位)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cobrachen&aid=1600725

 回應文章

Luke-Sky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航電
2008/02/10 12:41

航電方面的東西我不太了解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