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函館3日
2012/10/23 23:25:44瀏覽490|回應2|推薦0

算是第一次參加日本國內的自由行吧.. 僅管多年以前曾參加幾次hato bus的一日游.. 一直對參加旅行團抱著敬謝不敏的態度,總覺得行程老是被綁得死死的,而且不相信能和團友相處得來.. 這次也不算是參團,只是透過旅行社安排機票和旅館。價格倒是真的比自己分開訂,便宜不少; 就是時間還是比較沒彈性。

因為是和日本友人同行,所以又不用檢查証件.. 很奇怪耶。到東京時已知道錯估天氣; 來到函館時,更發現北海道沒想像中的寒冷.. 十月上旬只能算是初秋吧! 地圖上顯示函館位於北海道最南端,離本州只有幾十公里,而離北海道首府札幌則數百公里,聽說北海道的面積約為台灣的兩倍大.. 那麼南北溫差應該是相當大吧! 一堆冬天的衣服沒能派上用場。

費用約3萬日元,這樣的價格也就不能期待有什麼好的旅館.. 果然是家老舊的溫泉旅館,雖然它也有新館可利用,但價格高出許多.. 價格永遠決定品質,還是接受這個商業規則吧。

坐電車去五稜郭公園(是座5角形城堡改建的).. 這電車是Street Car,這名字肯定不是desire.. 兩年前在四國高知坐過; 奇怪,這裡也保留著這個古老的交通工具,街車的行車道上有軌道,其他車輛無法行駛,街車也只有一個車廂.. 想來也不符合經濟效益,而且票價200起跳,比電車或bus都還貴。為何沒被廢止呢? 函館的日語發音是hakodate.. 聽到hako總聯想到箱根(hakone)”,果然以前漢字的寫法是箱館” .. 難得的是,在日本各大都會區正體字幾乎全被簡體字取代的今日,此地仍保留著傳統漢字。五稜郭內現存唯一的建築(公廁除外)是座奉行館,據說是幕末的警察局,看到新選組的服裝,想起龍馬傳裡那些冷血殺手,有些毛毛的。這坐建築物有個大聽大門,左側另一小聽小門; 外表看起來不對稱.. 怪怪的.. 以前的建築不都是講求左右對稱嗎? 周遭有許多古老的松樹,這倒是符合對日本古城的印象。城郭外的護城河長著睡蓮,河面有點寬且深,雖然還開著白色的蓮花,但體會不出有什麼美感。岸上種滿櫻花,葉子仍然x緣,粗大的樹幹顯示出他們經歷過的歲月,可能是為了防止冬雪積壓,上頭的樹枝都被剪斷了,感覺像是果園,而非櫻木道.. 想來,此地的櫻花不會那麼迷人吧!

從山上看函館夜景聽說是日本三大夜景之一.. 臨時加入一個賞夜景的團,是坐bus去的,車上導遊挺敬業的,30分鐘的車程裡幾乎沒停止說話.. 讓我發覺自己的日本語真是退化太多了。雖然導遊說今晚人較少.. 今天他們公司只發2輛車,有時得發10輛中.. 來到觀景台後,還是覺得遊客太多了。一見人多,就覺得沒什麼風景可言了.. 夜景不都是燈光效果嗎? 山上燈害較少,抬頭想看看北斗七星和北極星以確定方位.. 月明星稀加上烏雲片片,就真得是找不到北。

翌日,主要去大沼公園.. 函館車站出發,快車20分後便來到一個小鎮。騎上租來的自行車,慢慢地沿著大沼湖騎著,一路清風徐來,空氣裡滿是自然的氣味,偶而有幾輛汽車掠過,更多的時候是幾乎不見人煙,感覺好極了; 第一個觀景台是個遠眺駒之岳的好所在.. 這駒之岳在火山爆發後形成很特殊的形狀.. 不知道該如何用日語發音駒之岳,便索性叫它為(choufuku-san).. 就是本人的名諱啦.. 正好碰到剛剛在租車店遇上的一家四口(想來是父母與二女),挺令人羨慕的和樂一家子。隨後一在個農場看馬羊和一大窩兔子; 難得一次看到這多麼多(50-60)的各種顏色的兔子,但味道可不好聞。農場主人擺了個攤子賣餵食的材料,每包100; 沒看到有人買,想想這裡可不好做生意呢,正好他也賣soft cream,標價比租車店的貴一點,但真買時他又少收100.. 為何不直接標確實的售價? 不是因為我的sunglasses看起來很上道的關系吧! 拿著soft cream回到湖邊,沒見到禁止餵食的標示,想想cookie也許會吸引一些鳥兒過來.. 但可能是此地人跡罕至,他們只是觀望著。剩下的一小片包裝紙卻找不到垃圾桶可放.. 整個一個半小時自行車程裡,還真得是一個垃圾桶也沒.. 沒有垃圾桶就沒有垃圾,只好放入自己的包包。過了一半路程時,來到一個標示著化為千風名曲的誔生地,這首詩不是翻自英文的嗎? 怎麼這兒會是它的故鄉.. 又不是韓國人把每個好東西都說是自己的發明.. 這有一個小神社和一塊巨石; 巨石高約3m,直徑應超過5m,立在這個沼澤地有些突兀。原來也是火山的噴出物,而且就是幾百年前而已; 大沼湖也是因火山而來的啊,難怪水的ph值不是很協調,估計是酸性的吧,地質有些生銹的樣子,也幾乎見不到水中的生物。過了20多分鐘後,來到一=處廣闊的園子,牌子上寫著:”熊出沒三個漢字,原來真的有熊出沒的,車站附件幾隻熊標本是真的,不是人造的.. 多年前曾夢見被熊追逐過,想來心有餘悸,可別真的在此被追殺啊。

函館三大美食應該是- 牛奶,哈密瓜和帝王蟹。知名的白色戀人就是牛奶巧克力,車站周遭許多商店都賣著瓜和蟹; 瓜很大顆,蟹也大隻,雖有提供宅配,但對於外人而言,實在沒法下手.. 事後才想起來- 為何不買些小量的,當場下肚呢? 也許那時只顧著欣賞吧。奶製品不便宜,哈密瓜也挺貴的- 一顆約在2-3000元之間。旅館buffet有煮的帝王蟹,不過既然是吃到飽的,品質也就不是很高檔。早晚的Buffet是含在房費裡,還是被這種形式 打敗了,竟然違反少吃的原則,反而弄得肚子不舒服。在餐廳裡看人性是件挺無聊的事,偏偏斜對桌的兩個肥婆卻是一盤又一盤的狼吞虎咽.. 不由得想起千與千尋裡,那對貪吃的夫婦變成豬的場景。


在青函遂道未開通且飛機不普及的年代裡,函館是北海道來往本州的門戶; 津輕海峽冬景色這首動人的歌曲,就是描繪無奈歸鄉的最好寫照。原本以為連絡船就像是香港天星碼頭的渡輪,看到停泊在港口當博物館的船後,才驚覺是這麼大的船,不僅可容納數千旅客和千百噸貨物,而且航程竟然要四個小時.. 不就是一道窄窄的海峽嗎? 青森也是觸目可及啊! 為何需要這麼長的時間? 怪不得以前聽tom: 一年才回北海道老家一次; 如果他老家還不是在函館,那恐怕得花好幾十個小時,才能從東京回來吧。港內的水幾乎是靜止的,海水看來挺不宜人的,還漂浮著一台電視機,日本人應該不會隨隨便便把東西扔入海裡,不會是去年 tsunami的遺物吧? 岸上有幾個人在釣魚,堤岸上畫著好多squid.. 說是本地的吉祥物.. 大白天應該沒有squid浮上來,果然釣上的是其他魚種。 ps青函隧道(せいかんトンネル)意思就是連接青森(aomori)與函館(hakodate),但發音卻是seikan而不是aohako.. 真是被漢字唸法打敗了。朋友說他小時候曾發生颱風吹翻連絡船,告成上千人死亡的事故,而且以學生居多.. 這也是後來隧道興建的原因之一.. 颱風也會吹到北海道啊?


下了street car的終點站,走個10來分鐘,就到達立待岬.. (為何不是那首歌裡的龍飛岬呢?) 這裡觀望津輕海峽最好的地點,以前回家一趟果然真不容易,一知道親友返鄉,都會迫不及待跑到這裡來看船何時入港。崖下的浪不小,遠處的海水是深藍色的,近 處的是鮮綠色的,真是漂亮極了.. 這是我在日本見過最美的海水。如果可以真希望可天天來此看海,只是秋冬時節海風實在有些大。有塊石碑上刻著潮騷兩字,以前見過這兩個字但不明白何意.. 現在才知道是本書的名字; 而且潮與浪還是有點區別,騷與聲也不同.. 浪聲是指wave拍岸,潮騷則是tide淘沙的聲音。


旅館裡有數個免費的karaoke室,利用率好像不是很高。終於可以唱谷村的sarai了,而且在津輕海峽附近唱津輕海峽冬景色是最合適的地方.. 還有港町burusu.. 就當做真的從hakodate一直航行到kakoshima吧。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cfwcf&aid=6975475

 回應文章

WCF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Ishigaki
2014/10/17 13:45
D2
翌日,換到tyk-inn,午後四點才能check-in; 對面停著麗星號,下船的人紛紛朝ferry port方向走去,不會吧? 下大船上小船,不暈嗎? Ferry port大廳竟有免費wifi,而且不限時間,tablet總算沒白帶。起初沒決定待幾天,就先買了張3日間套票(下次該買6日間),先到船班最多的竹富島。10來分鐘的航程又是一下子就到了,奇怪明明是到日本鮮為人知的小島,怎麼只需這麼短的時間? 原來距離台灣只有200多公里。下船後,先在大廳詢問旅遊資訊: 租自行車是最好的方式。外頭有7-8輛接客的車,就近上了輛,轉個彎就到租車處: 好簡陋的一個小棚子,老闆是個精明的個體戶,8輛自行車早自一子排開等著租客,等搞清楚狀況時,只剩最後一輛破舊的,沒別的了,只好上它.. 真的很不好騎啊! 房子都聚集在島的正中央,靜悄稍地,不見人影,也不聞雞犬,只見扶桑花參差座落在石垣上.. 這就是石垣島名字的由來(嚴格說來,此島是竹富島).. 岩石堆疉與肩同高的石牆,說是防颱用的。往海灘的路上,有數座墳墓,和我老家的墳地滿相似的,不同的是: 上面是以水泥覆蓋,寸草不生.. 這樣掃墓就方便許多,也不用擔心老鼠鑽到棺材裡。來到一座很清潔的海灘: 車山人海.. 岸上自行車和泡在海裡的人一樣多.. 還在找個人少的地方去。來到”星砂之浜”,是個佈滿岩礁的海岸,看著好看,走來費勁.. 離剛才那個海水浴場約1-2km,是個步行範圍,好久不見的寄居蟹到處紦行,都是1-2公分大小,真怕一不小心就踩到… 砂是軟的,殼是硬的,踩上也沒事吧。好個碧海藍天,風平浪靜,陽光燦爛的好天氣好所在.. 但還是得解決民生問題。回到停車處,看到有人掉下小皮包,檢起來追上還啊! 多次的經驗,錢財損失倒好,就怕証件或卡片不見。

吃飯的地方不多,繞了幾圈,就只看到一家半家庭式的餐廳。還是點了最貴的a套餐(1200).. 這錢還真不好花.. 滿豐盛的; 餐廳裡放著男聲的淚光閃閃.. 是原作曲者begin的聲音吧,也有女聲版的,不像是夏川里美,可能是桑山良子.. 也不時播放著一些三味線的調子,但聽起來,怎麼就像是台灣民間的招魂曲.. 怪怪的.. 好想聽聽夏川的歌啊! 飯後在聚落內閒逛: 沈默的燒陶工匠,無人值班的郵局,懶散的水牛車,無名的小花… 像是被文明遺忘的島嶼。午後3-4點,陽光突然不見,白日退到烏雲後,似是暴風雨的前兆,趕緊還了自行車,跳上渡輪,就才沒多少時間,狂風暴雨取代風和日麗,雷電波浪劃破秋水長天.. 才想著這樣的天氣不知要持續多久,船靠岸了,雨停風止,又見晴空萬里.. 第一次經歴到海象變化如此迅速... 蕞爾小島只合短遊,不適長居.. 晚餐又是問題,最終是在”大街”上的一家拉麵店解決: 6個煎餃,半碗米飯,一盆拉面.. 一大堆澱粉,卻沒半顆青菜.. 差點沒把肚皮撐破。

D3
Tyk的早餐還不錯,就是人多了點.. 可能是遊客為主,加上本地物產不足.. 這裡的早餐氛圍和東京的商務旅館比起來,算是不很文明..

PS. 這篇是2013年9月底首度造訪石垣島所寫的, 實際上停留了7天。 其中有3天在竹富島, 一天在西表島, 一天在黑島。

cf
Ishigaki
2014/10/10 22:18
石垣-八重山群島
D1
原想好好地規劃行程: 住到舒適的旅店,乘坐合宜的交通工具.. 最重要的是良好天氣。原定9月1 日.. (還來不及回老家省親便又離台).. 但時間倉促,沒訂到車子 (據說租車是在石垣島唯一的選擇) .. 只好取消這個行程。匆匆又過數日,租車公司還是沒正面消息.. 不過就是個島嗎? 為何非有車不行? 重新訂好機位,準備當個行腳人.. 怎料 – 好天氣時,旅店全客滿; 有空房時,卻是颱風天。就這樣等著等著,機票快過期,假期也該結束.. 風調雨順才去播種,猴年馬月也難收割!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策略,也無萬無一失的計畫.. 一身清風,了無牽掛,說走就走吧! 就這樣開始一次幾乎沒任何計畫的旅程。
到桃機時離起飛不到30分,還好是坐小航空公司的小飛機到一個小島,竟然可以check-in.. 無行李托運和自助通關,還勉強擠出一點時間去買條煙: “去哪? 石垣島? 在哪國? 韓國? 大陸”.. 好無聊的問答。班機上沒多少人,20個人頭不到,難怪出發前兩天,也訂得到機位。午後的航班總是特別想小睡片刻,沒多久便被即將抵達的通知叫醒,看樣子真正飛行時間只約30多分鐘… 超短的國際航班。通關時,忘了假裝不會日本語,又得打開行李箱和關員閒聊幾句.. 好吧! 就當是warm-up本地語言。這新石垣機場應該擁有全世界最小國際航站樓,出入口竟是同一個,還被等著check-in返航班機的旅客堵滿了,擠了出來後,不到10公尺就是巴士站牌.. 先坐到終點站再想辨法。沿途是鄉間小路,偶爾可看見海景,車行速度不快,反正就是個小島,一不小心就走沒路走了吧。下車後,似乎沒什麼可咨詢的單位或人,只好進了家土產店找guide book或地圖,旦那樣說了個書店的位置,又劃了個路線圖; 本屋樣說沒有石垣的書,只有八重山的.. 大略翻翻後,才知道石垣島屬八重山群島.. 後來才知道我的目的地不是石垣島,而是竹富島。

第一天先住到一家網咖,覺得有得上錯船.. 都這把年紀了,還跟小朋友混這種地方: 90cm的單人床,小茶机,小板凳.. 就只有這些了; 這是我20年來在日本住過最便宜(3500/含早)的地方.. 比kapuseru還便宜500.. 沒想到路邊廣告還有1000-2000的住宿.. 無法想像是怎麼樣的場所.. 都說石垣牛好,回市中心(就是下車處)找了家看來不錯的餐廳,menu上最貴的定食就是燒石垣牛,才1200.. 果然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