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漁船的設計
2011/08/05 23:47:58瀏覽3790|回應0|推薦0

台灣漁船真的很特別,也很好看,這次去澎湖照了很多相片,也參觀了一些船廠,寫下一些感想以供分享。

這些漁船設計成這樣當然也是從實務不斷改善的結果,漁船因為要載捕獲的魚貨,所以吃水要深;浪大時還是要作業所以船首高高翹起,才容易在滿載時提供足夠浮力過浪,船舷高所以可以擋浪保護人員安全。作業時要從側面船舷起漁獲,所以船的船型穩定度(form stability)要大,在海裏起漁獲傾斜才小;漁船又常需要拖網,所以必須有很長的龍骨(keel), 拖網時才容易維持方向而不側滑,而且船尾的舵和螺旋槳必須內縮才不會纏到漁網,妨礙作業;另外船尾方而且翹起,收網時才有空間,而且提供足夠的浮力拉起漁獲。



船首船尾高高翹起,船中間部分的船底基本是平的,以增加form stability,在海裏起漁獲傾斜才小。


船首船尾高高翹起,船首下的船殼成U型而不是V型,這樣當然破浪要耗更多油料,但是漁獲滿載時可以提供船首更多浮力,過浪時較安全。

甲板以下的空間,除了引擎室水箱油箱,都是魚貨艙,這樣可以降低重心。甲板上的空間其實很小。


漁船常需要拖網,所以必須有很長的龍骨(keel), 拖網時才容易維持方向而不側滑,而且船尾的舵和螺旋槳必須內縮才不會纏到漁網,妨礙作業;另外船尾方而且翹起,收網時才有空間,而且提供足夠的浮力拉起漁獲。這樣的船轉彎不易,半徑會很大,而且倒車時操控不易。這樣方的船底,如果引擎馬力夠大,空船時是會planning的,可以快些到魚場捕魚,不過會很耗油。


側面船中間的船底基本是方的,增加form stability,因為作業時要從側面船舷起漁獲,船型穩定度(form stability)要大,在海裏起漁獲傾斜才小。另方面說,這樣的平底在海裏有浪時會很顛,不會舒服,跟很多比賽帆船的情況有點類似。

漁船轉彎影片
上面的連結是一艘漁船努力轉彎的影片,注意迴轉半徑有多大。這樣單引擎又long keel的船轉彎不易,而且轉彎會外傾。一定要善用prop walk / prop wash,如果是右旋的螺旋槳,前進中的轉彎應向左(to port),用burst一加一停產生prop wash來推船尾會比向前衝只用舵轉的快。若是要轉更小的半徑,就應該用back-n-fill的技巧,這時右旋的螺旋槳轉彎應向右(to starboard),利用倒車時的prop walk轉彎,可以做到1-1.5個船身的轉彎,要注意風向。back-n-fill 技巧影片




一些新的船開始用Bulbous Bow,這樣的設計船首波(bow wave)比較小,比較省油,船速也較快。


慢速行進中的水線。


慢速行進中的水線。注意船首上方另加擋浪排水的蓋子,更加安全。


停靠碼頭的漁船。





修船上架的斜坡




台灣漁船的尾部船底和很多海港中的大型拖船(tug boat)很像,這些船也需要拖或推重物,防止側傾。不同的是拖船需要更靈活的操控,為了改善倒車時的操控,所以在螺旋槳之前多加一個舵(flanking rudder),而且是雙引擎,又沒有long keel,當然靈活的多。


Flanking rudder的近照。

這樣船最大的問題會是滿載時過浪的穩定性會很差,因為滿載船一定開不快力量也較小不可能Planning,浪從前方來還好因為船會被推成進入浪的方向。若是有尾浪,這樣的方平尾的船底很容易被推成側浪Boaching,然後瞬間翻覆。這樣如果要改進操控和過浪能力,把尾部的hard chine改圓成soft bilge,加一點點deadrise,船中仍然維持Hard Chine,這樣應該好處多而性能改變不大。

下圖是一艘美式漁船做參考, 台灣漁船設計很多是以前try and errorr,加上以前木船製作限制所產生的遺跡,也有日本的影響。漁業文化很保守。現代船隻設計非常發達,當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其實就算船底現代化,水線以上的風格還是可以保持呀。



我從小就很喜歡台灣漁船,每一艘都有個好名字,形狀特別粗曠,然後漆的顏色花紋各不相同,真是酷到爆。以後我在台灣買條船,要取好個名字,金惠發三號,大滿福二號,海富祥一號,然後漆上我喜歡的花紋圖案.....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