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機械化科技化量產品質高的加州米
2016/07/06 10:56:36瀏覽1081|回應0|推薦3
加州開始種水稻是在1848-1850淘金潮後,因為引進了大約四萬中國工人要吃飯,就在沙加緬度河谷地開始種稻,一開始量不多,後來二十世紀開始增加,種的都是東方人愛吃的中短粒米,到了1948,開發出來適合加州氣候的Calrose種,現在大約85%都是Calrose米,產量很大,質量很高,所以單位國際賣價較高,現在是美國第二大的米產區(大約占總產量的四分之一,第一大是密西西比河下游,不過都是長粒米)。

種植水稻要黏土,這樣水比較不會流失,加州的水稻田在Sacramento以北,大約從Yuba City到Chico之間的谷區,有Sacramento River和Feather River流過,種植面積大約五六十萬公頃,大約是台灣水稻田的三倍多,但是因為台灣水稻很多區域可以種兩期,所以實際種植面積當量大約是加州的一半不到,另外台灣屬於精耕,所以單位面積產量較加州大約15-20%,所以總產量加州大約比台灣大一倍。

加州種稻當然不會是用台灣小塊田插秧的辦法,每年三月用機器整地,因為水稻田很大但是要求水平(否則田裡一邊水深一邊水淺就影響產量),所以這些農機都是配有GPS和Laser輔助的高科技產品。整完地,整個田地注水五吋,然後用飛機灑種,種子沉入水中,發芽成長,一年一期,大約需要4-5個月的成熟期,大約到九月收割,當然是全是機器收割。一公頃大約可產出8000磅的米。

加州這些產區的灌溉用水都是直接來自山區,這些區域也沒多少工廠或是大城市的環境汙染因子,又因為是大量生產的關係,對施肥除蟲除草所用的劑量比較容易控制,所以殘留物或是污染的疑慮是較少的。

加州過去兩年乾旱當然也會影響水稻,但是休耕面積沒有想像中大,大約25%,因為黏土滲水量有限,所以單位產出的用水量與蔬菜水果相當,用水量並沒有想像這麼高。

加州因為出產高品質的米,所以過去二三十年有很多清酒廠自日本整廠引進,現在也是美國清酒最大的製造地。當然美國一般Sushi店吃到的米,除了少部分進口的日本米,也多半是加州米。

另外查了一下國際米價,發現加州中粒白米的確價格要比泰國米或是美國長粒米高得多,但是還是沒有台灣政府的稻米收購保證價格高,台灣米的批發價自然還是比國際米價要高,這當然是全民買單的保護農業政策,是不是合宜當然還是見仁見智啦。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ynepshen&aid=6494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