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發炎感染大不同
2017/06/15 04:55:14瀏覽398|回應0|推薦2
中文裡的發炎(inflammation)這個觀念很籠統,常常與細菌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分不清楚,以至於大家常常發生誤解。在醫學裡,anti-inflammation與antibacterial 是截然不同的觀念,inflammation是先天免疫系統為移除有害刺激或病源及促進修復的保護措施,反應常常是組織紅腫,但是inflammation並非等同於細菌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即使很多時後發炎反應是因細菌感染而發生,比如說移植時身體有排斥反應,痛風時腳關節紅腫,過敏燒傷或接受放射性治療也都會紅腫。

為了抑制發炎(anti-inflammation),最常使用的藥物是非類固醇抗發炎劑(NSAID, 如Advil)或類固醇(steroid),這些藥物會抑制身體的免疫系統反應。為了抑制細菌感染(antibacterial),最常使用的藥物是抗生素(antibiotic)。

比如說李敖先生這次得腦瘤接受放射性治療,腦部當然會紅腫,所以服用類固醇抑制身體免疫系統(anti-inflammation),但是因為免疫系統受抑制,身體就容易被細菌侵入,結果就得了嚴重的肺炎差一點送命,這時就要接受抗生素治療。

我不是醫療專業,但是發現以前一直把這些觀念搞混了,身邊很多朋友也都是一知半解,與醫生交換病情就牛頭不對馬尾,所以在這裡跟各位分享這些新搞清楚的觀念,也希望朋友中的醫生大大不吝指正。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ynepshen&aid=10455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