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16 21:06:55瀏覽661|回應0|推薦1 | |
朱敬一:推動國際醫療 根本不需「基金」 作者:朱敬一 出處: Web Only 2010/12 【聯合報 ╱ 葉金川/慈濟大學公衛系教授(花縣吉安)】 2011.04.07 國際醫療/不積極 醫界人才將被掏空 【聯合報 ╱ 朱敬一/行政院政務委員(台北市)】 2011.04.08 昨日乍見衛生署前署長葉金川「 國際醫療不設專區較可行 」一文,深感驚訝。 猶記得兩年前,曾與葉前署長討論,當時葉非但贊成以專區發展國際醫療,就連落腳地點金門都想好了。理念怎麼會突然轉向?細讀之後才理解,更多的是憂心,希許政府把配套做好。 葉前署長的擔心,強調的是「做了」,會如何、如何。但我的社會科學背景,卻強調「比較」多種取捨,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國際醫療,我更看重的是「不做」,台灣即將面臨的危機。 大陸三月正式核定的十二五計畫,將醫療列為「重點中的重點」項目,台資醫院正是其積極拉攏對象。中共衛生部二月底就來台灣招商,五月將在對岸辦大型招商會。換言之,台灣如果不做,不讓病人輸入,這些醫院、醫生就會輸出到大陸,屆時台灣名醫整批、整批到大陸定居,幫大陸有錢人看病。台灣醫生還得飛到大陸,去學技術;台灣病患得飛到大陸,掏腰包看醫生。面對大陸磁吸效應,如果政府毫不作為,放任彼岸這般掏空台灣醫界人才,才是對國人不起。對台灣而言,它不僅是一個產業,恐怕更有戰略意義。 面對大陸的崛起,國際醫療已變成如全球化般,不論你喜不喜歡都得面對的議題。全球化造成 M 型社會之弊,不面對更糟,與其鎖國,還不如積極面對,思索如何安排配套。 只允許專區內醫院設公司,是對台灣醫界倫理觀念,衝擊最小的小門。專區也是最容易管理,最不會排擠國人醫療資源的方法。政府將配套,未來台大、長庚等醫學中心,醫生在母醫院服務時段不可減少。初期全國也將只開放二至三張執照,占台灣現有 510 家醫院,不到百分之一。 放諸國際,除了新加坡以外,印度、杜拜、馬來西亞都以專區發展國際醫療;至於泰國,國際病患高度集中在兩家醫院,雖無專區之名,但卻有專區之實。未來專區醫院除了繳稅,稅後獲利一定比例將回饋健保,以求造福國人。 國際醫療是個跨政黨都認同的產業,大陸的磁吸效應,更是不論我們喜歡或不喜歡都得面對的事實。政府所能做的只有積極面對,思索如何安排配套,才是當為。【 2011/04/08 聯合報】 國際醫療/設專區 國內醫療相互排擠 【聯合報 ╱ 周麗芳/政大財政系教授兼研發處研發長(台北市)】 目前倡議的國際醫療專區,猶如租界或加工出口區,除了醫事人員外,區內區外儀器設備互不相通,以去除排擠效應。然而,怎麼可能不會相互排擠呢? 直接醫治外國病患的醫事人員,往往需具備外國證照或訓練資歷,能夠溝通無礙,方較具競爭優勢。如斯人員正是過往醫療院所重點栽培或羅致的對象,返歸故里貢獻所學服務鄉梓,果真是要服務有錢的外國人,當初留在國外不就得了。 此外,病重者豈有心觀光台灣?以此觀之,國際醫療專區可能多數只是收治輕症病患,技術要求不高,進入市場門檻亦不會太高,是以印度、泰國、菲律賓都能發展此類產業。 然而,低階醫療也不是不會沒有排擠效應。近年來,台灣醫界四大皆空,傳統內外婦兒科工作勞累,不受年輕醫師青睞,亟待衛生與健保當局有效解決。果真觀光醫療政策落實,為數不多的外科醫師恐將轉往美容手術發展,目前專科醫師人力分布的窘況不啻雪上加霜。 百年來,低廉的學費與尚稱優渥的診酬,台灣社會並不虧待醫師。誠然,多數醫學生就學時不免抱著經濟的盤算,醫界亦常有弊端聽聞。近年來,醫學院亦強調人文素養教育,辦理偏鄉、印度、非洲等地的體驗課程。相信每位醫事人員心中自有一把尺,孰是孰非,孰輕孰重,了然於心。以台北醫學大學為例,最讓師生引以為傲的是提供非洲醫療援助與在當地建立藥理學院,而不是北醫附設醫院的高級健檢設備,相信曾任北醫校長的邱署長亦會有同感。 國際醫療應該是台灣對於國際社會的責任與回饋,國際醫療專區應該是設在災區、非洲最需要醫療的地方。醫學的價值是存在於生命的意義,如何形塑台灣未來醫療制度的風貌與醫事人員的風範,值得主政者睿智思量。【 2011/04/08 聯合報】 先有病患口碑 才有國際醫療 【聯合報 ╱ 劉競明/醫(台北市)】 2011.04.09 國際醫療專區不做,台灣會有立即的風險嗎?年前曾赴上海、蘇州等地,考察其三甲級醫學中心醫院與基層醫療 — 地區衛生服務中心。筆者認為以大陸醫療現況,對台籍醫師的誘因不大。 如果台灣醫師真的願意去大陸工作,目前各台資醫院就是最好的選擇,但為何各院仍對醫師不足而頭痛呢? 台灣有許多偏遠地區,更需國際醫療專區,為何不選在因國光石化而聞名的彰化大城鄉與芳苑鄉呢?筆者每周一次去雲林麥寮長庚支援看診,為何其他的「名醫」不去那裏服務,即便是半天也好呢?為何國際醫療專區要選在桃園,而非選在麥寮與大城呢? 如果將來國際醫療專區的支援「名醫」,在同時負責醫學中心的臨床、研究與教學,卻還要分身去「服侍」來自全球各地的富翁,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吧! 況且整合式國際醫療作業,必須第一流的醫療團隊,包括手術、麻醉及護理、術後照顧及支援復健的團隊,必須醫院的醫療品質,達到相當熟練水準者,方不致出錯。這些大牌名醫除了照顧國內健保病患之餘,還要分心到國際醫療專區上班執業,除非有重金禮聘,否則誰願意犧牲自己休閒的時間去「額外加班」或「半夜手術」呢? 國際醫療專區最大之問題,在於醫院究竟能否歸屬於醫療產業,以「賺錢營利」為目的。筆者認為國際醫療專區並非不可做,衛生署應先加強現況下的醫學中心、署醫與基層醫療的醫療品質及看診水準,能夠與時俱進達到國際水平,達成醫療糾紛與爭議事件「最小化」的目標,用這樣的病患口碑來做「國際醫療」,才能有所本,才能長久。【 2011/04/09 聯合報】 別步竹北生醫園後塵… 【聯合報 ╱ 蘇益仁/成功大學合聘講座教授(台南市)】 2011.04.10 當政府釋出要由朱敬一當行政院政務委員時,學界不少人期待一位生醫產業界的李國鼎,能夠整合台灣群龍無首的生醫科技界上、中、下游產業。可是,八日對葉金川前署長投書的回應,有人認為對現今的台灣醫療及生醫產業開錯處方。 生醫產業的發展需要一流的基礎醫學研究、政府法規的鬆綁、資金的長期挹注、以及有經驗的產業人才。台灣的生醫產業,目前雖乏善可陳,但已曙光乍現,如行政院開發基金投注的台灣神隆、太景,及國光疫苗都已有產出,產品也已國際化。國家衛生研究院的 H5N1 禽流感疫苗、腸病毒七十一型疫苗,及抗癌藥,都是生醫研究的里程碑,政府如何在此萌芽期投入資金及整合上、中、下游學界及產業界才是要務。 目前台灣醫療問題需改進的很多,包括基層及社區醫療的蕭條不振、醫學中心大牌教授看小病而疏於研究與教學、醫療給付偏頗所導致的科際失衡、人口老化所衍生的長期照護等等。日前爆發的署立醫院弊病,也凸顯署醫的定位與營運問題。 在上述背景下,政府規劃的第一個大案,竟是國際醫療專區。其實國際醫療專區牽涉範圍,完全是一個綜合醫院的層級,就如癌症醫院不能只有腫瘤專科醫師一樣,而且國際醫療牽涉的範圍可能更廣,如法規及醫療糾紛與人保險等,間接成本比現行醫療更大。 我贊成葉前署長的意見,將國際醫療附設在各大醫院的健檢部門,這些醫療範疇本就不應由健保給付。 我不知道這個醫療專區,要花費多少預算,但千萬不要如竹北生醫園的下場,對台灣醫界的衝擊大。 【 2011/04/10 聯合報】 醫院向錢看 窮病人早受排擠 【聯合報 ╱ 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台北市)】 昨天高克培教授在民意論壇上說:「 倘若大醫院一院兩制 ,豈不是違背我輩醫師的誓詞和普世的醫學倫理!」 其實,早在二 ○○ 二年我就寫過「如果一家醫院投資高科技儀器做為自費健檢的工具,而不是放在照顧急、重症病人的用途上;投資於美容雷射中心,去滿足『無病』愛美族群的需求,卻罔顧該醫院急、重症照護品質的改善時,他們的動機和目標何在,可想而知。換句話說,如果你看到一家醫院擁有媲美五星級飯店的健檢美容中心,但它的急診室卻像難民營一樣的話,就不難判斷這家醫院所關心的或想照顧的是什麼樣的人了!」 全世界最早有國際醫療的美國,數十年來,梅約診所、紐約的史隆.凱特琳、德州的安德生癌症中心及各著名醫學院的附屬醫院,包括我任職的杜克醫院,經常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病人,為了追求最好的醫療遠道而來。絕大部分由國外來的病人都沒有美國的保險,他們就是自費病人。因為國際病人在陌生的國度就醫,在語言及生活安排方面須要特別的協助,就像行動不方便的殘障病人、有語言障礙的外籍新娘或由南部北上來院就醫的病人,我們就需要提供比一般病人更多的協助外,美國的醫院並沒有「一院兩制」的問題,美國的醫師都會在相同環境,以相同的態度及相同的方法照顧本國或國際病人。 所以,在人權意識堅強的美國,病人或人權團體從來不認為國際醫療影響了美國病人權益。那麼為什麼在台灣就會有「一院兩制」問題存在呢?主要就是醫療價值觀的偏差,因為醫院的管理階層「向錢看」,而在制度上給予病人差別待遇,健保病人就醫環境像難民營,只給兩分鐘,匆促打發病人。自費病人的就醫環境則媲美五星級飯店,且可以從容看診,而不是對所有病人一律提供合乎病人需求的醫療。 在這樣的醫院管理制度下,不容許「國籍、政見、人種、社會地位或其他因素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和我的病人之間」的醫師誓詞,就變成各醫學院大廳牆上的裝飾,而不存在於大多數醫師的日常思惟與執業行為中。所以,「沒錢病人被排擠」的現象早已存在,不可能因設立醫療專區而獲得解決。「一院兩制」的問題之所以會發生在台灣,根源在於台灣醫院管理思惟的偏差,及醫學教育沒有真正落實對病人一視同仁,提供負責任的醫療的觀念。【 2011/04/12 聯合報】 國際醫療醫院真能夠賺錢嗎(劉競明) 2011 年 04 月 15 日 蘋果日報 馬政府信誓旦旦的要推動其國際醫療醫院,但是其規模只有 200 床,若只論病床數,大概比目前台灣署立醫院還差;只能說是一般地區醫院的水準?卻要花上納稅人新台幣 20 億元,對政府官員來說,數目不多。然而若論及醫療經濟之規模效應時,以 200 床如何達到規模經濟的人才吸引與留用效應?一家國際醫療院所,不能只靠別人支援看診及手術,卻無法訓練自己的人才,發展自家醫院的核心能力,豈能開創核心價值;又如何能夠達成病患口碑,造成優質的品牌影響力。 近日來各路媒體都是「一面倒」的「拍馬」,且「報喜不報憂」,大家都心中揣想著將來一旦醫院落成開業,必可鴻圖大展且賺進大把鈔票?好像獲利盈餘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如果國際醫療醫院虧本經營且不賺錢時,該怎麼辦?開地區型的社區醫院,以台灣現況若無充足之病患來源,或經營得法時根本不能夠生存,哪能夠奢談賺錢呢!台灣在健保總額實施後,倒閉最多的就是「社區型醫院」。或許無人可以推測在營運初期,或可有很多的大陸客人士為「病患」來源,以台灣的醫療 文化 與語言障礙,很難吸引到歐美人士;或許其到台灣會由桃園機場直接到附近另一家「世界級醫學中心」的國際醫療部門求診,馬政府的「國際醫院」在市場競爭機制之下,可有經營與管理策略更勝於此附近的「勁敵」呢? 只顧營利反失民心 現在的健保法規及醫學倫理在這家「國際醫院」是否就不適用了?醫療品質與賺錢牟利如何兼顧?公司的董事會,是否會不顧病患的利益,用省錢的藥品、次等的材料或以名醫的「分身」來執行「幽靈手術」 ( 指主刀者非名醫本人 ) ,而造成病患及其家屬主動送「紅包」的後果呢?這些「後遺症」似乎都會產生,未來的衛生福利部如何去規範與「思患預防」呢? 【作者為長庚醫院總院婦產部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暨醫療政策碩士】 引用文章醫療市場化或專區化 http://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smu&aid=5093002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