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吳團隊現在要傷腦筋的,已經不只是健保費率或死刑存廢的問題了。楊志良仍然堅辭,王清峰已然走人,加上朱立倫即將投入選戰,目前的內閣雖不能說搖搖欲墜,但不少窟窿待補。再加以五都選舉硝煙漫起,執政黨卻連人馬都還未就定位。呂秀蓮批評民進黨內,一場選舉卡位使各方原形畢露。這句話若送給國民黨,目前人才窘迫的危機也真可謂「原形畢露」了!
政務官人才不足的問題,其實從馬總統上任之初即已顯現。當時的劉內閣成員,要不是伏櫪已久的老驥,就是與馬總統本人風格類似的精英學者,結果因與民意落差太大而受到各種褒貶。吳敦義接閣揆後,改走親民路線,但現在也遇到瓶頸。如今各方夸夸其言需求何種政務官,恐怕馬、吳只能暗暗叫苦:未必馬總統不識千里馬,而是志在千里的良驥不肯進政府了!
一個「準備好了」的施政團隊須有豐沛的人才資源,一來要有素質整齊的文官系統,二來要有具決策眼光和領導力的政務官。台灣過去本有非常穩定培養人才的文官體系,按部就班從中也訓練、拔擢出不少秀異的政策領導人。但民進黨執政八年,不僅上層唯「顏色」是用,更因此造成整體公務員無所適從和被迫觀風向的習氣,文官體系既有的優良傳統中斷,人才斷層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馬總統求才首重操守和形象,但如今王清峰的例子也證明,個人風格太強烈者可能無法配合整體政策取向。總之,執政至今呈現出來的風格是零零落落又十分慌亂,看不出來有上下一氣、厲行革新的氣象。
現在政府的「人才庫」十分窘迫,馬吳團隊要把人才培養當成一個基礎問題來思考。目前一方面要「救近火」,解決目前閣員出缺的當務之急;另方面也應該為長線布局,檢討一下,何以國外專家如佛里曼稱讚台灣最強的資源是人民腦力,但政府內高層人力來去如走馬燈,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擔當責任、前瞻改革?馬總統任期倏忽已過去一半,來不及做的事太多,要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