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11 00:03:52瀏覽230|回應0|推薦1 | |
社論-部會「回應民怨」 不應等於施政全部
根據媒體報導,最近兩個月,行政院各部會首長每天都要趕在早上八點之前就到辦公室。因為部長們必須搶在院長吳敦義上班之前看到報紙,只要主管業務有負面消息見報,「祕書長的電話馬上就來了」,兩小時之內就得出面澄清;怕被院本部的長官盯得滿頭包,換言之,各部會首長無不戰戰兢兢,展開一場與媒體的「公關大作戰」。 部會首長出現這種「遇問題立即反應」的治理模式,當然是好事。讓所有人民都感受到,這是一個在乎「民怨」、面對「民意」的政府,本就是一個執政團隊最起碼該有的本份,吳揆上任以來一直釘著這一點,基本方向並沒有錯。問題在於:「回應民怨」並不等於一個政府的全部,如果所有部會首長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盯著自己所屬的部會有無惹出「民怨」,然後就是想著怎麼快馬加鞭的舉行澄清記者會,那「執政」也太簡單了,不是嗎?只須照著報紙指示就能施政,誰不會?更何況,人民對政策不滿所需要的回應,絕不只是一篇四平八穩的澄清稿,或是一場言之無物的記者會吧! 有句「過猶不及」的成語,其實最適合形容目前這種狀況。目前國內主要報紙的評論與投書版面,只要是登載了任何針對時政提出針砭或建言的文字,所涉及的相關部門就會立即長篇大論的要求回應,有的文字確實是在澄清誤會,但更多的文字卻是在「為澄清而澄清」,正如日前媒體所形容的,它快變成一種向上級交差的「績效」,甚至若干部會首長所關注的重點,已經是計較澄清內容究竟上了多少新聞版面。難道說相關部會的「澄清」成功搶佔了些許版面,或是多爭取了幾秒鐘的電視時段,問題就解決了,民怨就終結了?相信吳揆所要的施政績效,絕不會是這樣吧! 讓我們把問題弄得更清朗一些吧。部會首長會「忽然」開始這麼重視「澄清」的績效,其實也凸顯了其它幾件事:第一,原來行政部門一直以來並不重視什麼「民怨」,甚至也不曾積極「澄清」過什麼,到吳揆上台開始緊盯了,才「忽然」重視,這說明行政部門本身行之多年的「輿情反映」機制,根本沒落實;其次,這也顯示當下各部會內部相關主管已經失去了對民意「回饋」的功能,如果大小政策施行的差池與否,都得要勞駕院長親自緊盯,也都必須要所有部會首長親自出馬「澄清」,那顯示「分層負責」的行政原理已經形同完全荒廢!所有該負責的中階部門主管都只須等著上頭「交待」寫公文即可,何須再時時刻刻「上緊發條」?一旦此一模式相沿成習,試問高階部會首長誰還會從事更重要的大政方針思考? 令人擔心的還不只是這些,我們很怕這一切很可能變成是「五分鐘熱度」。對公務部門而言,「只有永遠的部屬,沒有永遠的長官」,行政院長又不是終身職,歷來上台下台快得很,往往位子還沒坐熱就走人了,加上不同閣揆的偏愛與喜好各有不同,下層公務員只要機靈的看風向配合就可以了,反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嘛!所以,今天吳揆既然重視民怨「澄清」,所有部會都一定會把這樁事當做施政重點,來日若是再換個新閣揆,馬上又會有新的重點需要配合,屆時原來「重視輿情反映」的施政重點,怕只會「人去政息」了! 回到問題的本質吧!「民怨」的存在,緣由或許是多重的,可能是政策內容確有缺失,也可能是個別利益受到傷害,有時候很可能純粹只是一種主觀的感覺。政府面對「民怨」,該做的是正確分析其緣由,該堅持就堅持,該調整就調整,主動澄清只是其中的一環,絕不是全部。至於媒體反映「民怨」,是其在民主社會中的天職,畢竟除了壓制一切民怨的專制政體外,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民主政體會不存在任何「民怨」,而所有執政的政府會面臨嚴酷的批評,也是它無可迴避的承擔之一。所以,與其計較「澄清」的績效,不如回到問題源頭,多從怎麼消弭民怨下手吧!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