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24 18:28:11瀏覽174|回應0|推薦1 | |
2011/08/24 | 王崑義「新世代台灣」(Taiwan Next)是蔡英文率先喊出的競選口號,但綜觀她推出的部分《十年政綱》,似乎沒有脫離「階級鬥爭」的思考,如果」台灣新世代「要不斷面臨「階級鬥爭」,這跟大陸在改革開放前30年的不斷鬥爭論又有何差別?台灣如果陷入這樣的困境,「台灣新世代」又有何前途? 早先大家都知道蔡英文的選戰主軸是主打馬英九執政無能、貧富懸殊等階級議題,而從她的《十年政綱》部分推出以後,似乎也是圍繞著這個主軸打轉,例如在財政部分,她要」4年內政府赤字減半,8年內財政平衡「的目標。這個目標不要說台灣難以達成,就連美國這樣的大國,也被國債弄得一個頭兩個大,甚至被標普調降債信評等,讓美國副總統拜登不得不到大陸去商談中美經濟合作的問題,以提升大陸對美債的信任。 如果台灣要政府赤字8年內達到平衡,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地對富人增稅,才有辦法完成目標。但如此一來,很可能把有錢人全部趕到國外去,結果留在台灣的都是窮人,政府就更難徵到稅,又如何能達到稅收平衡的目標呢? 赤字減半 配套闕如 事實上,在民進黨立委參選人的觀念裡,貧富差距似乎是馬總統施政3年的結果,這3年不但碰上全球金融海嘯,又不斷遭到「歐豬5國」面臨財政隨時可能崩潰的危機,今年又遇上美國債信危機,但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仍維持4.8%,如果不是因為大陸經濟還能有9%增長,台灣還能獨善其身嗎? 另一方面,蔡英文《十年政綱》的住宅政策與教育政策,都是要大花錢,例如政府要廣建住宅出租,這要花多少錢,民進黨有沒有算過?教育方面,希望半數學生都能就讀國立大學,政府又要出多少錢呢?這些花錢的大項目,又如何在4年內讓政府的財政赤字減半? 所以,理想與現實通常有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就像蔡英文自己說的,她不是「名校」畢業的,但在她成長的時代,中山女高、台大法律系,難道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名校」嗎?更不用提美國康乃爾大學及倫敦政經學院了。 因此,蔡英文所說的跟一般貧窮人家所想的,又有多大的差距?在她那個時代,許多留學生都要到餐館打工,賺學費,但蔡英文有類似經驗嗎?以她出身富裕之家,想必是不可能有的。 台灣文革 負面印象 從這裡可以看出,《十年政綱》的理想性多過於現實性,但這些理想在民進黨執政8年期間,為何都沒有實現過,反而不斷跟大陸進行「威嚇」,來博取深綠的選票呢? 這3年多來,蔡英文從「暴力小英」漸漸轉向「理性小英」,這當然是大家所樂見的轉變,但如果民進黨還是不斷挑起「階級鬥爭」,其結果是否又要讓陸客留下「怎麼台灣文革還在搞」的印象呢!這對台灣社會的和諧又有何好處? 雖然,這幾年台灣的失業率在5%左右,但總比美國的9%要好得多,若非大陸不斷對台「讓利」,台灣能有這樣的成效嗎?我們也不能因為看到台灣的薪資沒有成長,就以為大家都生活不下去了,這本來就是全球政經結構變化的問題。 當今全球政經形勢,已非過去西方大成長的年代,而是新興國家崛起,取代歐美國家大成長的結構,而新興國家之所以能崛起,都是靠低薪資來創造高利潤,這不只是大陸的問題,而是各新興國家共同的問題。所以,這個時代連美國人都要勒緊褲袋,何況是台灣。 因此,以「階級鬥爭」作為選戰的主軸,最後吃虧的還是台灣人民,民進黨忍心讓台灣走向大陸的「文革時代」嗎?這是值得民進黨深思的地方。(作者為台灣戰略學會祕書長、大學教授)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