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8/20 23:12:29瀏覽119|回應0|推薦1 | |
2011/08/20 | 范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支持度,能夠在短短兩個月內再次匯流,導因於國民兩黨都還未對真實議題提出政見並相互辯論,人民對此感到很悶,宋主席趁隙提出他的看法,並獲得了人民的回應。 為什麼國民黨與民進黨膽敢迴避人民真正想了解的議題?說來弔詭,那是為了選票。台灣的選票主要分為三大板塊:鐵票或基本盤、利益盤、中間盤。兩黨都相信,鐵票不需要護盤,利益盤就是分權和分錢的問題,需要傾全力宣傳的只有「中間選民」及「首投族」;而這塊灰色地帶的選民,兩黨都認為,用迷惑的手法比用認真辯論的手段更為有效。 嗅到民意再現江湖 於是,選票政治把台灣帶入了一個自我埋葬民主的怪圈:沒有一個選票板塊需要辯論真實的議題! 缺少了真實議題的選戰,人民很悶。悶久了,就會見異思遷,家花不比野花香。 曾有大內高手之稱,並已在野十餘年的宋先生,嗅到了人民的悶。宋再出江湖,將迫使國民兩黨的選戰回到台灣的真實議題。這是一件好事。但這也要看「內野兼修」的宋先生的自我靈魂交戰;倘若中途他的「大內元素」壓倒「大野元素」,在傳統的「大內」利益交換下,放棄真實議題,那他不過還是一位「大內為體、大野為用」的過氣政客罷了。 倘若他將攸關台灣命運的真實議題一路堅持到底:結束立法院密室協商、誰執政誰通吃、行政體制群龍無首、國土水利統籌立法等等,即使他不選總統或選輸總統,他都將在台灣民主發展史上留下地位,徹底洗淨「大內高手」之譏。 至今,宋先生令人動容的話語中,其實混合著兩個本質矛盾的切入點,只是聽眾還不查,然而隨著選戰的白熱化,這種矛盾的價值論述將難逃顯微鏡的檢視。這將是宋先生的「軟肋」或「阿基里斯腱」( Achilles’ heel)。 其一,就是他整合了國民黨系統內的幾股怨氣,這包含失權元老的怨氣、地方派系的怨氣。其二,就是他整合了行政系統內的無力感、人民對「無感施政」的悶氣,以及人民對兩黨惡鬥的怒氣。 前者是「大內元素」,而後者是「大野元素」。在價值取向上,兩者是矛盾的;後者是台灣前途的希望,而前者是台灣前途的包袱。 著眼大利扭轉乾坤 宋先生是否能夠在他的「大野感悟」之下,憑著他的「大內技能」,一鼓作氣的連跳三級,使得國民黨內的怨氣轉向一種以台灣真實議題為重的積極力量,使得地方派系終於能看到眼前小利將葬送台灣的終極大利?若是,宋先生將成為扭轉台灣乾坤的歷史人物,一位「大野為體、大內為用」的奇才。 宋先生的正面招牌,就是他懂得如何照顧人民。然而,從歷史的長河來看,台灣人民要被「照顧」到哪一年?由於台灣社會還未洗淨「把政府當官府」、「選舉就是票選父母官」的潛意識,因此不管哪一黨當政,財務窟窿都會越來越大,人民創造力都無法爆發。宋先生若能明確告訴選民,哪些是政府必須做到的,哪些是人民應該自治自理的,來自人民的稅收如何不被密室分贓,那麼,宋楚瑜將不一樣。 大內或大野,何為體,何為用?哈姆雷特還是浮士德?這是2012的宋式選題。 其實,宋式選題不是宋楚瑜的專利,它同樣可以應用在馬英九和蔡英文,以及他們的黨身上。如果一個已經脫離權力核心的宋楚瑜可以定義選題,身在權力核心的馬、蔡何以不能?他們是不是已經被黨內利益結構或小圈子或自我形象綁架了?一個被綁架的領導人,為什麼還值得追隨? 為時未晚,若宋楚瑜現象能夠激出國民兩黨對真實議題的公開表態,或許誰先表態誰就勝出,也未可知。(作者為戰略顧問公司負責人,2020bluesea@gmail.com)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