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反求諸己, 黃光國, 初版一刷, 洪葉文化, 2010
2012/05/10 09:55:38瀏覽182|回應0|推薦0

 

 

反求諸己, 黃光國, 初版一刷, 洪葉文化, 2010

 

第一章, 本土心理學, 開宗明義, 作者認為這本書適合所有在大學開通識課程的老師閱讀, 認為臨床心理學教授有責任整合中外心理學, 建立台灣本土心理學特有之核心價值.

 

第二章, 作者將儒家學說分成官方儒家, 新儒家和他自己的儒家關係主義, 認為在價值真空的時期, 特別顯示出回歸儒家思想, 配合西方實證主義來做研究之必要.

 

第三章, 反求諸己的修養, 先以Kernis 2003所稱最適自我---個人克服困難所帶來之正向價值感, 回歸到真誠面對自己, 誠意正心之修身開始, 達到中庸之道, 並且時時反省, 堅持下去, 遇到困難, 不會怨天尤人, 而是反求諸己. 最適自我, 也就是自我感覺良好, 問心無愧, 量力而為, 有所為有所不為, 對得起自己, 就會有這種感覺.

 

第四章, 格致誠正與創新, 由王建民和李安的故事, 來說明至誠無息的道理, 也就是為了追求卓越, 就是要有日新月異的努力創意, 回報雙親, 盡心盡力地找出路, 追求完美.

 

第五章 忠恕與推己及人, 以孔子所說忠恕之道, 推己及人到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對比康德所述完全義務不欺騙不殺人不偷盜, 不完全義務諸善奉行, 再舉企業家由剝而復的例子, 如何把工具性的關係轉化為混合性關係, 可以說是成功之關鍵. 無論是歐悅, 國揚建設皆如此.

 

第六章, 道德倫理教育的危機, 舉出最近上報的醜聞, 包括: 中華職棒假球案, 洪蘭教授罵台大, 假罹癌真開刀, 教授詐領研究費, 等等新聞事件, 以佐證道德教育之危機

 

第七章, Kohlberg, 1981. 認為道德判斷之認知, 分成三個層次六個階段, 1. 懲罰服從, 2, 功利取向, 3, 取悅做好孩子, 4. 順從權威, 5. 順從法律, 6. 個人良知. 第六階段非常人可及, 所以作者後來拿掉了. 但是孔子說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己”, 應該就是這樣, 已經到達不必還怕處罰或道德, 而是自己可以拿捏得宜的狀態. 道德教育之失敗, 造成自我中心的道德觀, 學生可以告老師侵占, 校園黑道入侵詐賭, 乃至於阿扁總統之貪瀆, 都來自於道德意識薄弱所致, 阿扁的水準僅止於第四, 對於權威之順服而已, 其實他藐視法律,曾說法律千萬條, 不比金條一條.” 至於個人良知, 可能是他這輩子很難了解的層級了.

 

第八章, 儒家以孝道為本, 和基督教以上帝為本不同, 所以家庭內互相包庇在儒家是認可緘默, 但是在道德淪喪之今日, 親子謀害事件不斷發生, 完全不知孝道為何物? 而後舉阿扁家庭之貪瀆事件, 一家人荒腔走板地演出為錢拼命之醜聞, 映照道德之淪喪.

 

第九章, 志於道和忠於君之抉擇, 儒家論理是一種義務論, 不是目的論那樣只求最高價值, 君王是可以汰換的, 但是倫理道德不行, 明朝儒者黃宗羲開始反省君主制度, 認為要用學術來制衡政治. 彭淮南與葉茂盛之對照, 可以看出一個有操守的政務官和一條總統的忠狗, 寧為全民公敵, 也不能放棄專業之良心, 才是現代社會所追求的道德標準.

        人類不但會反省自己存在的意義, 也會追索過去事務對於自己的意義, 結合中西方之道德銓釋, 透過反省和批判, 建立本土化之臨床心理學, 正是作者做為本書最後結尾的期待和用心. 我看完本書, 魂縈夢牽了好幾天, 受教甚多, 非常感佩, 也很感謝.051012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kwo&aid=6440696